车载举升机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45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5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载举升机构及车辆。车载举升机构包括泵送机构、支撑套件和用于固定设置于车身的缸体。缸体设置有具有流通口的容纳腔,支撑套件设置有第一活塞端。第一活塞端可滑动地插入容纳腔中,且将容纳腔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流通口设置于无杆腔的侧壁,泵送机构与流通口连通,用于向容纳腔中供应流体以推动支撑套件。可以通过该车载举升机构将车辆举升,方便检修车辆的底部,而且可以不受场地的限制,可根据维修需求,启动该车载举升机构,将车辆举升到合适位置,提高了车辆检修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举升机构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举升机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在需要对车辆底部进行维修或查看时,需将车辆驾到举升机上,借助外在的举升机将车举起,这样必须有固定的场所,固定的设备。若汽车底盘在公路上出现故障,则需借助叉车及拖车将车辆托运至维修站,置于举升机进行维修,维修耗费时间长,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举升机构及车辆,能够在需要时对车辆进行举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载举升机构,其包括泵送机构、支撑套件和用于固定设置于车身的缸体,所述缸体设置有具有流通口的容纳腔,所述支撑套件设置有第一活塞端,所述第一活塞端可滑动地插入所述容纳腔中,且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流通口设置于所述无杆腔的侧壁,所述泵送机构与所述流通口连通,用于向所述容纳腔中供应流体以推动所述支撑套件。可选地,所述支撑套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缸体、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从外向内依次套设,所述第一活塞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泵送机构(10)、支撑套件(20)和用于固定设置于车身的缸体(30),所述缸体(30)设置有具有流通口(32)的容纳腔(31),所述支撑套件(20)设置有第一活塞端(211),所述第一活塞端(211)可滑动地插入所述容纳腔(31)中,且将所述容纳腔(31)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流通口(32)设置于所述无杆腔的侧壁,所述泵送机构(10)与所述流通口(32)连通,用于向所述容纳腔(31)中供应流体以推动所述支撑套件(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泵送机构(10)、支撑套件(20)和用于固定设置于车身的缸体(30),所述缸体(30)设置有具有流通口(32)的容纳腔(31),所述支撑套件(20)设置有第一活塞端(211),所述第一活塞端(211)可滑动地插入所述容纳腔(31)中,且将所述容纳腔(31)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流通口(32)设置于所述无杆腔的侧壁,所述泵送机构(10)与所述流通口(32)连通,用于向所述容纳腔(31)中供应流体以推动所述支撑套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件(20)包括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所述缸体(30)、所述第一支撑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2)从外向内依次套设,所述第一活塞端(21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1)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件(21)设置有具有连通孔(212)的推送腔(213),所述连通孔(212)将所述容纳腔(31)与所述推送腔(213)连通,所述第二支撑件(22)设置有第二活塞端(221),所述第二活塞端(221)将所述推送腔(213)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连通孔(212)设置于所述无杆腔的侧壁,所述第二活塞端(22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推送腔(2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212)处设置有第一阀门(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1)的无杆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排出口(215),所述排出口(215)设置有第二阀门(42),所述第一阀门(41)为单向阀,且所述第一阀门(41)仅允许流体从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华孙保华李维增谷伟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