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443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该无线充电系统用于车辆且包括:内饰板,所述内饰板上开设有手机槽;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手机槽内,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具有升起状态和下降状态;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在所述升起状态和所述下降状态之间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无线充电模块处于下降状态时,可以增加手机槽的可用空间,从而为手机留出更多存放空间,行车过程中,手机不易从手机槽内掉落出来,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上的手机无线充电系统暴露在外面,结构形式比较粗糙,导致整车品质感较差,且行车过程中手机容易掉落,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可以更加安全地为手机充电。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无线充电系统的车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用于车辆且包括:内饰板,所述内饰板上开设有手机槽;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手机槽内,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具有升起状态和下降状态;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在所述升起状态和所述下降状态之间移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无线充电模块处于下降状态时,可以增加手机槽的可用空间,从而为手机留出更多存放空间,行车过程中,手机不易从手机槽内掉落出来,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充电模块本体和充电模块托盘,所述充电模块本体安装在所述充电模块托盘的背向所述手机槽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充电模块托盘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模块托盘与所述内饰板枢转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充电模块托盘固定,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具体地,所述手机槽的槽壁包括:盘状部和扇形部,所述扇形部位于所述盘状部的下方,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扇形部的圆心,且所述充电模块托盘适于在所述扇形部内绕所述转轴转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为举升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充电模块托盘上升或下降。可选地,所述手机槽的槽壁为直筒结构,所述充电模块托盘适于在所述直筒结构内升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模块托盘与所述手机槽的槽壁之间的间隙为3mm-7mm。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车辆初始上电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移动至所述下降状态;所述车辆还包括电量检测单元,在所述电量检测单元检测到手机电量充满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移动至所述升起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饰板为扶手箱上饰板。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内饰板、无线充电模块、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内饰板、无线充电模块、驱动装置的仰视图;图3是内饰板、无线充电模块、驱动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图4是图3的A向视图;图5是内饰板、无线充电模块、驱动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右视图;图6是内饰板、无线充电模块、驱动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是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策略图。附图标记:内饰板1、槽壁111、盘状部11、扇形部12、无线充电模块2、充电模块本体21、充电模块托盘22、驱动装置3、电机31、转轴32、控制器4、线束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图1-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用于车辆,方便用户乘车时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参照图1-图2所示,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内饰板1、无线充电模块2和驱动装置3,内饰板1上开设有手机槽,无线充电模块2设置在手机槽内,当把手机放置在手机槽内时,无线充电模块2可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手机槽具有槽壁111,无线充电模块2可沿槽壁111移动,换言之,无线充电模块2可移动地设置在手机槽内,槽壁111对无线充电模块2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无线充电模块2具有升起状态和下降状态,驱动装置3适于驱动无线充电模块2在升起状态和下降状态之间移动。在车辆行车过程中,无线充电模块2可处于下降状态,从而增加手机槽的可用空间,这样,当手机放置在手机槽内时,手机不易掉落出来,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此外,驱动装置3自动控制无线充电模块2上升和下降,增强了整车品质感、客户感知度,提高了驾乘和充电的仪式感。需要说明的是,升起状态为无线充电模块2的最高位置,下降状态为无线充电模块2的最低位置。并且升起状态时,无线充电模块2可以呈现水平,也可以呈现倾斜;下降状态时,无线充电模块2可以呈现水平,也可以呈现倾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无线充电模块2处于下降状态时,可以增加手机槽的可用空间,从而为手机留出更多存放空间,行车过程中,手机不易从手机槽内掉落出来,从而更加安全地为手机充电。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模块2包括:充电模块本体21和充电模块托盘22,充电模块本体21安装在充电模块托盘22的背向手机槽的一侧,如图3所示,充电模块本体21安装在充电模块托盘22的下侧。驱动装置3驱动充电模块托盘22移动,充电模块托盘22移动时,带动充电模块本体21同步移动。手机放置在手机槽内时,手机直接与充电模块托盘22接触,也就是说,充电模块托盘22可对手机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手机直接压在充电模块本体21上导致充电模块本体21的电器元件损坏。在图3-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充电模块托盘22与内饰板1枢转连接。结合图2所示,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31、转轴32,转轴32与充电模块托盘22固定,电机31用于驱动转轴32转动。电机31和控制器4可以固定安装在内饰板1的下表面,且电机31与控制器4通过线束5实现电连接。具体地,参照图3所示,手机槽的槽壁111包括:盘状部11和扇形部12,扇形部12位于盘状部11的下方,盘状部11和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饰板(1),所述内饰板(1)上开设有手机槽;/n无线充电模块(2),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手机槽内,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具有升起状态和下降状态;/n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适于驱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在所述升起状态和所述下降状态之间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饰板(1),所述内饰板(1)上开设有手机槽;
无线充电模块(2),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手机槽内,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具有升起状态和下降状态;
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适于驱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在所述升起状态和所述下降状态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包括:充电模块本体(21)和充电模块托盘(22),所述充电模块本体(21)安装在所述充电模块托盘(22)的背向所述手机槽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3)驱动所述充电模块托盘(22)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托盘(22)与所述内饰板(1)枢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31)、转轴(32),所述转轴(32)与所述充电模块托盘(22)固定,所述电机(31)用于驱动所述转轴(3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槽的槽壁(111)包括:盘状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