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及变形车
本技术属于变形车及其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及变形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轮通常不具有变形的功能,在各种路面上行驶均保持同一形状。车辆宽度大的车辆由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适合在沙地或泥泞的地面行进,但是在平坦的地面行进时,由于大的摩擦力,造成车辆的动力性能损失大,油耗增加;而车辆宽度小的车辆由于与地面接触面积小,又不适合在沙地或泥泞的地面行进。现有技术即使存在可变形的车轮通常也是改变车轮的轮径,轮径的改变可以提高车辆的越障能力,而不能实现车辆宽度的调整,进而不能实现在不同路况下的稳定行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该变形车轮包括第一轮辐、第二轮辐和变形电机;所述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之间铰接有若干连杆;所述变形电机通过连接套筒固定于所述第二轮辐上;所述变形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一轮辐滑动连接。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均由若干长杆件组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车轮包括第一轮辐(10)、第二轮辐(20)和变形电机(30);所述第一轮辐(10)和第二轮辐(20)之间铰接有若干连杆(40);所述变形电机(30)通过连接套筒(50)固定于所述第二轮辐(20)上;所述变形电机(30)的电机轴(31)与所述第一轮辐(10)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车轮包括第一轮辐(10)、第二轮辐(20)和变形电机(30);所述第一轮辐(10)和第二轮辐(20)之间铰接有若干连杆(40);所述变形电机(30)通过连接套筒(50)固定于所述第二轮辐(20)上;所述变形电机(30)的电机轴(31)与所述第一轮辐(10)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辐(10)和第二轮辐(20)均由若干长杆件(11)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0)的两端分别设有球副(41);所述长杆件(11)的两端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青松,张娜,张亚娟,乔彩颖,荀致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