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及变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36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及变形车,该变形车轮包括第一轮辐、第二轮辐和变形电机;所述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之间铰接有若干连杆;所述变形电机通过连接套筒固定于所述第二轮辐上;所述变形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一轮辐滑动连接;该变形车轮和变成车通过内外设置的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的相对转动,实现调节车轮宽度的功能;通过调整车轮宽度的大小,进而调整车体的支撑面积从而提高不同地形的行进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及变形车
本技术属于变形车及其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及变形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轮通常不具有变形的功能,在各种路面上行驶均保持同一形状。车辆宽度大的车辆由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适合在沙地或泥泞的地面行进,但是在平坦的地面行进时,由于大的摩擦力,造成车辆的动力性能损失大,油耗增加;而车辆宽度小的车辆由于与地面接触面积小,又不适合在沙地或泥泞的地面行进。现有技术即使存在可变形的车轮通常也是改变车轮的轮径,轮径的改变可以提高车辆的越障能力,而不能实现车辆宽度的调整,进而不能实现在不同路况下的稳定行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该变形车轮包括第一轮辐、第二轮辐和变形电机;所述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之间铰接有若干连杆;所述变形电机通过连接套筒固定于所述第二轮辐上;所述变形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一轮辐滑动连接。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均由若干长杆件组成。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球副;所述长杆件的两端侧壁分别成型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成型有与所述球副配合的球槽。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每一所述连杆上均套设有麦轮;所述麦轮的两端成型有圆形的齿轮结构,所述连杆上通过嵌槽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结构啮合的小齿轮。本技术另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该变形车包括车身、4个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和行进控制电机,所述行进控制电机固定于车身上,所述行进控制电机的电机轴与连接套筒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通过内外设置的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的相对转动,实现调节车轮宽度的功能。2)本技术提供的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通过调整车轮宽度的大小,进而调整车体的支撑面积从而提高不同地形的行进稳定性。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在行进过程中,调整车轮宽度变宽,车轮变宽后与地面支撑面积变大,稳定性增强,适合沙地,泥泞的地面行进;而车轮在行进过程中,调整车轮变窄,与地面支撑面积变小,可在良好无障碍的路况下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杆的主视图;图3为第一轮辐的主视图;图4为长杆件的主视图;图5为宽轮状态下的变形车轮的侧视图;图6为宽轮状态下的变形车轮的主视图;图7为窄轮状态下的变形车轮的侧视图;图8为窄轮状态下的变形车轮的主视图;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的侧视图;图10为连杆与麦轮连接结构的局部剖面放大图;图11为宽度可调的变形车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宽轮状态下的变形车的侧视图;图13为窄轮状态下的变形车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该变形车轮包括第一轮辐10、第二轮辐20和变形电机30,所述第一轮辐10和第二轮辐20之间铰接有若干连杆40,如图2所示,所述连杆40的两端一体成型有球副41,如图3所示,第一轮辐10和第二轮辐20均由若干长杆件11组成,长杆件11的端部均成型为半球形结构,且为柔性材料,具有减震的效果;优选由7个长杆件11中间一体成型为圆形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长杆件11的两端侧壁分别成型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侧壁成型有与所述球副41配合的球槽13;所述凹槽的尺寸足够大,保证连杆具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继续参考图1,所述变形电机30通过连接套筒50固定于第二轮辐20上;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结或卡接;优选固定于第二轮辐20的中心位置;所述变形电机30的电机轴31穿过所述第一轮辐10的中心并且所述第一轮辐10可沿所述变形电机30的电机轴31滑动。变形电机的电机轴足够长,保证第一轮辐具有足够宽的滑动距离。本技术提供的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的变形原理如下:如图5和图6所示,此时变形车轮的宽度最大,为宽轮状态,需要变形时,变形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二轮辐一起传递动力,变形电机30旋转使得第一轮福和第二轮辐发生相对转动,并且相互靠近从而改变轮子宽度,变形后的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为窄轮状态。本技术提供的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通过内外设置的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的相对转动,实现调节车轮宽度的功能;通过调整车轮宽度的大小,进而调整车体的支撑面积从而提高不同地形的行进稳定性;此外,该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相比于连杆变形的结构而言,受力更加均衡。如图9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杆40上均套设有麦轮60;如图10所示,所述麦轮60的两端成型有圆形的齿轮结构61,所述连杆40上通过嵌槽(图中未示出)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结构61啮合的小齿轮42。麦轮侧外壁的材质优选为柔性材料,优选为橡胶。通过设置麦轮提高了变形车轮的越障能力。如图11所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所述变形车包括车身1、4个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2和固定于车身1上的行进控制电机3,所述行进控制电机3的电机轴与连接套筒50固定连接。其中,4个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两两对称设置于车身的两侧;行进控制电机用于控制变形车的行进。通过设置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可以调整整个变形车的宽度,变形图参考图12和图13所示,宽轮状态下履带车适合沙地泥泞路面低速行进,窄轮状态下适合地面良好无障碍情况下行进;该变形车具有在不同路况下行进稳定性的优点。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车轮包括第一轮辐(10)、第二轮辐(20)和变形电机(30);所述第一轮辐(10)和第二轮辐(20)之间铰接有若干连杆(40);所述变形电机(30)通过连接套筒(50)固定于所述第二轮辐(20)上;所述变形电机(30)的电机轴(31)与所述第一轮辐(10)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车轮包括第一轮辐(10)、第二轮辐(20)和变形电机(30);所述第一轮辐(10)和第二轮辐(20)之间铰接有若干连杆(40);所述变形电机(30)通过连接套筒(50)固定于所述第二轮辐(20)上;所述变形电机(30)的电机轴(31)与所述第一轮辐(10)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辐(10)和第二轮辐(20)均由若干长杆件(11)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度可调的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0)的两端分别设有球副(41);所述长杆件(11)的两端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青松张娜张亚娟乔彩颖荀致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