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25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过滤仓、出料仓,所述过滤仓与所述出料仓相连,所述过滤仓与所述出料仓所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输送螺旋;所述过滤仓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筛筒,所述出料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输送螺旋上设置有堵料锥。所述仓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堵料锥通过扇形架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所述仓体的侧壁设置有调节油缸,所述调节油缸的活塞杆与扇形架相连。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所述调节油缸相连,所述仓体的正面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液压站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更改出料口的大小,进而改变出料的干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干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挤干机又被称为脱水机,该设备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适合于含粗纤维类物料的脱水、脱汁过程,如淀粉行业的纤维和胚芽,木薯薯渣,酒精行业的酒糟,甘蔗渣、果渣、啤酒糟、沼气渣液、餐厨残渣等。但现有的挤干机只能将出料的含水率保持在特定范围内,无法进行调节,并且因为进料流量的大小不同,导致出料的干度极不稳定,如果进料流量发生变化则导致出料干度产生变化,从而达不到需求的出料干度。同时固定的出料结构导致出料干度单一,而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物料需要的出料干度是不同。因此,现有的挤干机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无法根据实际需求更改出料干度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包括支架、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本体,所述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本体包括过滤仓、出料仓、输送螺旋,所述过滤仓与所述出料仓相连,所述输送螺旋设置在所述过滤仓与所述出料仓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输送螺旋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出料仓的侧壁连接。所述过滤仓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筛筒,所述出料仓包括仓体和设置在仓体内的堵料锥、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一扇形架、第二扇形架、第一调节油缸、第二调节油缸,所述仓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堵料锥套在所述输送螺旋上且可沿着输送螺旋左右移动。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在仓体顶部且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在仓体底部且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扇形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上且另一端与所述堵料锥相连,所述第二扇形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滑道上且另一端与所述堵料锥相连。所述第一调节油缸、第二调节油缸设置在仓体的侧壁上且通过输油管相连,所述第一、第二调节油缸的活塞杆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扇形架、第二扇形架相连。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所述第二调节油缸相连,所述仓体的正面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液压站相连。进一步,所述过滤仓与所述出料仓通过连接结构相连。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为螺栓,所述螺栓均匀分布在以所述输送螺旋的轴线为圆心的圆上。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轴承、轴承盖,所述轴承设置在仓体的侧壁上,所述输送螺旋穿过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盖设置在仓体的侧壁上。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固定钳、定位螺栓、第一夹紧螺栓、第二夹紧螺栓,所述固定钳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且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第一扇形架、第二扇形架穿过所述固定槽,所述定位螺栓贯穿所述固定钳与扇形架,所述第一、第二夹紧螺栓设置在固定槽的两端。进一步,所述液压站包括液压泵、储油柜、电磁阀,所述液压泵分别与所述储油柜、电磁阀相连,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第二调节油缸相连。进一步,所述电磁阀的型号为:JOIISA不锈钢电磁阀。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若干个控制按钮、显示屏,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按钮、显示屏、液压泵相连。进一步,所述PLC控制器的型号为:西门子1215C。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堵料锥和调节油缸的配合来更改出料口的大小,进而可以对出料的干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本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的更改出料的干度,实现了一机多用,可以灵活的更改生产线,而不用像现有技术那样同一型号的挤干机只能适用于特定领域。此外,本技术还还具有出料干度的稳定、价格低廉、结构简单、便于推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就示意图。图中,1、支架;2、输送螺旋;3、堵料锥;4、过滤仓;5、过滤筛筒;6、仓体;7、第一限位板;8、第一扇形架;9、固定钳;10、第一调节油缸;11、输油管;12、轴承;13、轴承盖;14、第二调节油缸;15、第二扇形架;16、第二限位板;17、储油柜;18、液压泵;19、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包括支架1、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本体,所述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本体包括过滤仓4、出料仓、输送螺旋2,所述过滤仓4与所述出料仓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所述连接结构为螺栓,所述螺栓均匀分布在以所述输送螺旋2的轴线为圆心的圆上。所述输送螺旋2设置在所述过滤仓4与所述出料仓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输送螺旋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出料仓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轴承12、轴承盖13,所述轴承12设置在仓体6的侧壁上,所述输送螺旋2穿过所述轴承12,所述轴承盖13设置在仓体6的侧壁上。所述过滤仓4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筛筒5,所述出料仓包括仓体6和设置在仓体6内的堵料锥3、第一限位板7、第二限位板16、第一扇形架8、第二扇形架15、第一调节油缸10、第二调节油缸14,所述仓体6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堵料锥3套在所述输送螺旋2上且可沿着输送螺旋2左右移动。所述第一限位板7设置在仓体6顶部且第一限位板7上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限位板16设置在仓体6底部且第二限位板16上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扇形架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上且另一端与所述堵料锥3相连,所述第二扇形架1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滑道上且另一端与所述堵料锥3相连。所述第一调节油缸10、第二调节油缸14设置在仓体6的侧壁上且通过输油管11相连,所述第一、第二调节油缸的活塞杆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扇形架8、第二扇形架15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固定钳9、定位螺栓、第一夹紧螺栓、第二夹紧螺栓,所述固定钳9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且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第一扇形架8、第二扇形架15穿过所述固定槽,所述定位螺栓贯穿所述固定钳与扇形架,所述第一、第二夹紧螺栓设置在固定槽的两端。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所述第二调节油缸14相连,所述液压站包括液压泵18、储油柜17、电磁阀19,所述液压泵18分别与所述储油柜17、电磁阀19相连,所述液压泵18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电磁阀19与所述第二调节油缸14相连。所述仓体6的正面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若干个控制按钮、显示屏,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按钮、显示屏、液压泵18相连。进一步,所述电磁阀19的型号为:JOIISA不锈钢电磁阀。进一步,所述PLC控制器的型号为:西门子1215C。具体的,本技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液压泵18和电磁阀19的开启关闭来控制调节油缸,从而使堵料锥3在扇形架的带动下在输送螺旋2上左右移动,以此达到控制出料口大小的目的。初次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本体,所述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本体包括过滤仓、出料仓、输送螺旋,所述过滤仓与所述出料仓相连,所述输送螺旋设置在所述过滤仓与所述出料仓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输送螺旋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出料仓的侧壁连接;所述过滤仓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筛筒,所述出料仓包括仓体和设置在仓体内的堵料锥、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一扇形架、第二扇形架、第一调节油缸、第二调节油缸,所述仓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堵料锥套在所述输送螺旋上且可沿着输送螺旋左右移动;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在仓体顶部且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在仓体底部且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扇形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上且另一端与所述堵料锥相连,所述第二扇形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滑道上且另一端与所述堵料锥相连;所述第一调节油缸、第二调节油缸设置在仓体的侧壁上且通过输油管相连,所述第一、第二调节油缸的活塞杆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扇形架、第二扇形架相连;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所述第二调节油缸相连,所述仓体的正面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液压站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本体,所述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本体包括过滤仓、出料仓、输送螺旋,所述过滤仓与所述出料仓相连,所述输送螺旋设置在所述过滤仓与所述出料仓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输送螺旋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出料仓的侧壁连接;所述过滤仓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筛筒,所述出料仓包括仓体和设置在仓体内的堵料锥、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一扇形架、第二扇形架、第一调节油缸、第二调节油缸,所述仓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堵料锥套在所述输送螺旋上且可沿着输送螺旋左右移动;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在仓体顶部且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在仓体底部且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扇形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上且另一端与所述堵料锥相连,所述第二扇形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滑道上且另一端与所述堵料锥相连;所述第一调节油缸、第二调节油缸设置在仓体的侧壁上且通过输油管相连,所述第一、第二调节油缸的活塞杆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扇形架、第二扇形架相连;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所述第二调节油缸相连,所述仓体的正面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液压站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仓与所述出料仓通过连接结构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挤干机出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邦武王乃栋贺晓龙宗明龙
申请(专利权)人:坚纳森青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