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16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天线的主体部分具有带开口的环形,并具有形成开口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面对部分具有设置在第一端部上的第一面对部分和设置在第二端部上的第二面对部分。第一面对部分和第二面对部分布置成彼此分开且彼此面对。第一馈电端子、第二馈电端子和附加端子设置在主体部分上,并且用于当天线安装在目标物上时固定到目标物上。在主体部分上,与第二馈电端子相比,第一馈电端子更靠近第一端部,而与第二馈电端子相比,附加端子更靠近第二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天线具有更好的稳定特性,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在目标物上的天线,尤其涉及具有开口环谐振器结构的天线。
技术介绍
JP2016-225956A(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有开口环谐振器结构的天线。如在图15中所示,专利文献1的天线90具有电介质层910、形成在电介质层910的一对主表面之一上的导电层920、形成在电介质层910的另一个主表面上的馈线930。导电层920以C形形成。另外,导电层920的两个端部布置成彼此分开并彼此面对,以形成电容器940。导电层920和馈线930由穿透电介质层910的通孔950彼此连接。详细地,通孔950将馈线930的末端部分连接到导电层920的末端部分之一的附近。专利文献1的天线通过使用印刷电路板来制造。如果通过使用印刷电路板制造的天线由于制造变化而不具有期望的特性,则需要将匹配电路(例如电感器,电容器等)改进到天线,或者重制印刷电路板。相应地,专利文献1的天线存在成本趋于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并获得稳定特性的天线。专利文献1的天线的问题可以通过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安装在目标物上的天线,其特征在于:/n所述天线包括主体部分、面对部分、第一馈电端子、第二馈电端子和附加端子;/n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带开口的环形,并且具有形成所述开口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n所述面对部分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上的第一面对部分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上的第二面对部分;/n所述第一面对部分和所述第二面对部分布置成彼此分开并且彼此面对;/n所述第一馈电端子、所述第二馈电端子和所述附加端子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上,并且当所述天线安装在所述目标物上时,所述第一馈电端子、所述第二馈电端子和所述附加端子均固定在所述目标物上;/n与所述第二馈电端子相比,所述第一馈电端子更靠近所述主体部分上的所...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05 JP 2019-0394471.一种可安装在目标物上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包括主体部分、面对部分、第一馈电端子、第二馈电端子和附加端子;
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带开口的环形,并且具有形成所述开口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面对部分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上的第一面对部分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上的第二面对部分;
所述第一面对部分和所述第二面对部分布置成彼此分开并且彼此面对;
所述第一馈电端子、所述第二馈电端子和所述附加端子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上,并且当所述天线安装在所述目标物上时,所述第一馈电端子、所述第二馈电端子和所述附加端子均固定在所述目标物上;
与所述第二馈电端子相比,所述第一馈电端子更靠近所述主体部分上的所述第一端部;以及
与所述第二馈电端子相比,所述附加端子位更靠近所述主体部分上的所述第二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加端子和所述第二面对部分之间具有第一最短距离,而所述附加端子和第二馈电端子之间具有第二最短距离;以及
所述第一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最短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口徹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