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11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显示面板、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衬底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层、第二发光层、第三电极层、第三发光层和第四电极层,其中,三个发光层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且上下相邻的两个发光层共用一个电极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显示面板采用垂直像素结构设计,可使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提升至少三倍以上,并且中间的电极层同时复用为下面发光层的阴极和上面发光层的阳极,从而有利于垂直像素结构设计的显示面板的轻薄化。此外,三个发光层的形状可以完全相同,且上下相邻的两个电极间有绝缘层隔离以防止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像素结构,主要包括RGB(红绿蓝)并排(Side-by-side)结构和白光OLED与彩膜(WOLED+CF)结构。其中,前者主要应用于小尺寸便携式装置等,而后者主要应用于大尺寸电视(TV)等装置。并且,这两种结构均以R/G/B/(W)并排设计为一组像素,且通过调整R/G/B的相对强度得到需要的光色,虽然将子像素水平并排排列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但是造成其分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垂直像素结构设计,每个像素单元中由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子像素垂直层叠设置,且上下相邻的两个发光层共用一个电极层,如此,垂直结构的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PPI)能够提升多倍,且共用的电极层同时复用为下面发光层的阴极和上面发光层的阳极,从而使垂直像素结构设计的显示面板的厚度更薄。此外,三个发光层的形状可以完全相同,如此,三个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层、第二发光层、第三电极层、第三发光层和第四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和所述第三发光层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且所述第二电极层复用为所述第一发光层的阴极和所述第二发光层的阳极,所述第三电极层复用为所述第二发光层的阴极和所述第三发光层的阳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层、第二发光层、第三电极层、第三发光层和第四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和所述第三发光层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且所述第二电极层复用为所述第一发光层的阴极和所述第二发光层的阳极,所述第三电极层复用为所述第二发光层的阴极和所述第三发光层的阳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发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发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都完全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发出绿光,所述第二发光层发出红光,且所述第三发光层发出蓝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与所述第一发光层之间设置有像素界定层,且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像素界定层的第一开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第三电极层之间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栋闫华杰黄清雨焦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