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HPC预制件配筋定位模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10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HPC预制件配筋定位模腔,包括支撑板和模具本体,支撑板的顶部连接有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对称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部,第一侧板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之间的连接形成了模腔,且模腔内分别等距连接有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相互垂直,且纵向钢筋位于横向钢筋的上方,第一侧板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此预制件定位模腔无需对钢筋的捆扎即可实现对钢筋的定位,节省了大量的对钢筋绑扎的时间预制件成型后,通过提前设置好的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分别向外部移动,实现快速脱模的效果,提高了预制件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HPC预制件配筋定位模腔
本技术涉及定位模腔
,具体为一种UHPC预制件配筋定位模腔。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支撑强度,通常在房屋、桥梁等建筑物的建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现浇时,通常现将钢筋绑扎好,模板支护好后现场进行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了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对于板式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现浇时,对钢筋的绑扎十分的费时费力,且大大降低了预制件的加工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UHPC预制件配筋定位模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HPC预制件配筋定位模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HPC预制件配筋定位模腔,包括支撑板和模具本体,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连接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对称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之间的连接形成了模腔,且模腔内分别等距连接有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相互垂直,且纵向钢筋位于横向钢筋的上方,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侧板表面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侧板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二侧板表面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侧板内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凹槽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压板,且第一压板的底部与纵向钢筋接触,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液压缸,且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伸入第一凹槽内与第一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内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凹槽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压板,且第二压板的底部与横向钢筋接触,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且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伸入第二凹槽内与第二压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均贯穿密封板。优选的,所述横向钢筋位于密封板内部一端的底部与第二凹槽内壁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纵向钢筋位于密封板内部一端的底部与第一凹槽内壁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底部的防滑垫分别与纵向钢筋及横向钢筋接触。优选的,所述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截面的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压板的四个侧壁分别与第一凹槽的四个内壁贴合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四个侧壁分别与第二凹槽的四个内壁贴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加工预制件的模腔,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分别等距设置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将横向钢筋的两端穿过两个第二侧板上的第二连接孔,纵向钢筋的两端穿过两个第一侧板上的第一连接孔实现对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初步连接,无需对钢筋的捆扎即可实现对钢筋的定位,节省了大量的对钢筋绑扎的时间。2、本技术然后控制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工作,使两个第一压板将纵向钢筋的两端压紧,两个第一压板将横向钢筋的两端压紧,实现对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固定,最后在模腔内缓慢浇铸混凝土即可,预制件成型后,通过提前设置好的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分别向外部移动,实现快速脱模的效果,提高了预制件加工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侧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侧板剖面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侧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侧板剖面图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A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模具本体;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横向钢筋;6、纵向钢筋;7、第一连接孔;8、密封板;9、第二连接孔;10、第一液压缸;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第二液压缸;14、第一压板;15、第二压板;16、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UHPC预制件配筋定位模腔,包括支撑板1和模具本体2,支撑板1的顶部连接有模具本体2,模具本体2包括两个第一侧板3和两个第二侧板4,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分别起到了固定支撑的作用,第一侧板3对称连接在支撑板1的顶部,第一侧板3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侧板4,第二侧板4和第一侧板3之间的连接形成了模腔,且模腔内分别等距连接有横向钢筋5和纵向钢筋6,便于增加预制件的支撑强度,横向钢筋5与纵向钢筋6相互垂直,且纵向钢筋6位于横向钢筋5的上方,第一侧板3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一连接孔7,纵向钢筋6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侧板3表面的第一连接孔7,通过纵向钢筋6的两端穿过两个第一连接孔7,便于纵向钢筋6的初步连接,第二侧板4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二连接孔9,横向钢筋5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二侧板4表面的第二连接孔9,通过横向钢筋5的两端穿过两个第二侧板4上的第二连接孔9,便于横向钢筋5的初步连接,第一侧板3内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连接孔7与第一凹槽11内部连通,第一凹槽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压板14,且第一压板14的底部与纵向钢筋6接触,便于纵向钢筋6的压紧固定,第一侧板3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液压缸10,且第一液压缸10的活塞杆端部伸入第一凹槽11内与第一压板14固定连接,第二侧板4内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2,第二连接孔9与第二凹槽12内部连通,第二凹槽1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压板15,且第二压板15的底部与横向钢筋5接触,便于对横向钢筋5的压紧固定,第二侧板4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13,且第二液压缸13的活塞杆端部伸入第二凹槽12内与第二压板15固定连接,通过两个第一侧板3和两个第二侧板4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加工预制件的模腔,将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上分别等距设置第一连接孔7和第二连接孔9,将横向钢筋5的两端穿过两个第二侧板4上的第二连接孔9,纵向钢筋6的两端穿过两个第一侧板3上的第一连接孔7实现对横向钢筋5和纵向钢筋6的初步连接,然后控制第一液压缸10和第二液压缸13工作,使两个第一压板14将纵向钢筋6的两端压紧,两个第一压板14将横向钢筋5的两端压紧,实现对横向钢筋5和纵向钢筋6的固定,最后在模腔内缓慢浇铸混凝土即可,预制件成型后,通过提前设置好的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第一侧板3和两个第二侧板4分别向外部移动,实现快速脱模的效果。第一连接孔7和第二连接孔9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板8,横向钢筋5和纵向钢筋6均贯穿密封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HPC预制件配筋定位模腔,包括支撑板(1)和模具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连接有模具本体(2),所述模具本体(2)包括两个第一侧板(3)和两个第二侧板(4),所述第一侧板(3)对称连接在支撑板(1)的顶部,所述第一侧板(3)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侧板(4),所述第二侧板(4)和第一侧板(3)之间的连接形成了模腔,且模腔内分别等距连接有横向钢筋(5)和纵向钢筋(6),所述横向钢筋(5)与纵向钢筋(6)相互垂直,且纵向钢筋(6)位于横向钢筋(5)的上方,所述第一侧板(3)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一连接孔(7),所述纵向钢筋(6)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侧板(3)表面的第一连接孔(7),所述第二侧板(4)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二连接孔(9),所述横向钢筋(5)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二侧板(4)表面的第二连接孔(9),所述第一侧板(3)内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连接孔(7)与第一凹槽(11)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凹槽(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压板(14),且第一压板(14)的底部与纵向钢筋(6)接触,所述第一侧板(3)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液压缸(10),且第一液压缸(10)的活塞杆端部伸入第一凹槽(11)内与第一压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4)内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连接孔(9)与第二凹槽(12)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凹槽(1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压板(15),且第二压板(15)的底部与横向钢筋(5)接触,所述第二侧板(4)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13),且第二液压缸(13)的活塞杆端部伸入第二凹槽(12)内与第二压板(1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HPC预制件配筋定位模腔,包括支撑板(1)和模具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连接有模具本体(2),所述模具本体(2)包括两个第一侧板(3)和两个第二侧板(4),所述第一侧板(3)对称连接在支撑板(1)的顶部,所述第一侧板(3)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侧板(4),所述第二侧板(4)和第一侧板(3)之间的连接形成了模腔,且模腔内分别等距连接有横向钢筋(5)和纵向钢筋(6),所述横向钢筋(5)与纵向钢筋(6)相互垂直,且纵向钢筋(6)位于横向钢筋(5)的上方,所述第一侧板(3)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一连接孔(7),所述纵向钢筋(6)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侧板(3)表面的第一连接孔(7),所述第二侧板(4)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二连接孔(9),所述横向钢筋(5)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二侧板(4)表面的第二连接孔(9),所述第一侧板(3)内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连接孔(7)与第一凹槽(11)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凹槽(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压板(14),且第一压板(14)的底部与纵向钢筋(6)接触,所述第一侧板(3)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液压缸(10),且第一液压缸(10)的活塞杆端部伸入第一凹槽(11)内与第一压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4)内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连接孔(9)与第二凹槽(12)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凹槽(1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压板(15),且第二压板(15)的底部与横向钢筋(5)接触,所述第二侧板(4)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纳智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