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块状软木压制脱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07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块状软木压制脱模设备,涉及到软木生产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下端设置有上模压板,所述上模压板位于下模块的正上方,所述上模压板的下端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的底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槽相适配的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模压板上设置有风机,风机通过抽气通道、连通槽、滑槽和连接槽,能够将压制成型的软木块吸附在上模压板上,使得软木块能够快速的脱模,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块状软木压制脱模设备
本技术涉及软木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块状软木压制脱模设备。
技术介绍
聚合软木是由软木颗粒(原生软木或其加工后剩下的边角料通过破碎、筛分、去杂的产品)加胶粘剂通过搅拌、压模、固化、分切等工序加工而成。软木板具有密度低、可压缩、有弹性、不透气、隔水、防潮、耐油、耐酸、减振、隔音、隔热、阻燃、绝缘、耐磨等一系列优良特性,其防霉、保温、吸音、静音的特点,更加深受人们喜爱。是最珍贵的绿色可再生资源。软木是由许多充满空气的木栓质细胞组成,细胞壁上有纤维素质的骨架,其上覆盖木栓质和软木蜡,使其成为一种不透水物质,因而不会腐朽,也没有明显的老化迹象,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可用于加工成各类软木产品。而软木压模、脱模一般都是采用软木压模成型与脱模作业的设备。现有的软木压模设备在压模过后都是通过人工进行脱模工作,这种方式降低了软木块加工的效率,同时在脱模的过程中会照成软木块的损伤。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块状软木压制脱模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块状软木压制脱模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块状软木压制脱模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下端设置有上模压板,所述上模压板位于下模块的正上方,所述上模压板的下端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的底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槽相适配的凸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上模压板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同步气缸,所述同步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贯穿上模压板上开设的通槽并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压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风机,所述上模压板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抽气通道,所述抽气通道的上端开口与风机连接,所述抽气通道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滑槽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滑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滑槽以抽气通道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抽气通道的顶端开口通过连接软管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的底端通过撑板与上模压板固定连接。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滑槽之间通过弧形槽连接,所述弧形槽开设于上模压板的内部,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两端均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控推杆,所述电控推杆的底端与上模压板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压板的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贯穿支撑架上开设的导向槽并延伸至支撑架的上方。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上模压板上设置有风机,风机通过抽气通道、连通槽、滑槽和连接槽,能够将压制成型的软木块吸附在上模压板上,使得软木块能够快速的脱模,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通过在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底端的凸块与连接槽相适配,使得软木块在压制时上模压板不会讲软木块挤压到连接槽和滑槽内,提高了软木块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模压板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模压板结构俯剖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下模块;3、支撑架;4、上模压板;5、滑槽;6、滑块;7、连接槽;8、凸块;9、连接块;10、同步气缸;11、推杆;12、通槽;13、风机;14、抽气通道;15、连通槽;16、支撑板;17、连接软管;18、弧形槽;19、弧形杆;20、电控推杆;21、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块状软木压制脱模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块2,底座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中部下端设置有上模压板4,上模压板4位于下模块2的正上方;具体的,支撑架3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控推杆20,电控推杆20的底端与上模压板4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电控推杆20能够带动上模压板4上下移动,上模压板4的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1,导向杆21的顶端贯穿支撑架3上开设的导向槽并延伸至支撑架3的上方,导向杆21对上模压板4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上模压板4保持竖直上下移动。如图2所示,上模压板4的下端内部开设有滑槽5,滑槽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6,滑块6起到密封连通槽15的作用,滑槽5的底端开设有连接槽7,滑块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槽7相适配的凸块8,凸块8的设置使得上模压板4在压制软木块时,不会讲软木块压到连接槽7和滑槽5内,滑块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上模压板4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同步气缸10,同步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1,推杆11的底端贯穿上模压板4上开设的通槽12并与连接块9固定连接,同步气缸10通过推杆11能够带动连接块9移动,上模压板4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风机13,上模压板4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抽气通道14,抽气通道14的上端开口与风机13连接,抽气通道14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槽15,连通槽15与滑槽5相连通,抽气通道14的顶端开口通过连接软管17与风机13连接,连接软管17起到了连接的作用,风机13的底端通过支撑板16与上模压板4固定连接,支撑板16起到了固定支撑的作用。如图3所示,滑槽5设置有多个,多个滑槽5以抽气通道14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多个滑槽5的设置使得上模压板4能够更好的吸附软木块,相邻两个滑槽5之间通过弧形槽18连接,弧形槽18开设于上模压板4的内部,弧形槽18内设置有弧形杆19,弧形杆19的两端均与连接块9固定连接,弧形杆19的设置使得多个连接块9能够同时上下移动。本技术工作原理:本装置在工作时,首先启动电控推杆20,电控推杆20带动上模压板4向下移动,进行软木块的压制工作,当软木块压制完成后,启动同步气缸10,同步气缸10带动推杆11向上移动,推杆11通过连接块9带动滑块6移动,直至滑块6上的凸块8与连接槽7分离,此时滑块6将连通槽15与滑槽5相连通,然后启动风机13,风机13通过连接软管17、抽气通道14和连通槽15向滑槽5内抽风,使得滑槽5内形成负压,滑槽5通过连接槽7将软木块吸附在上模压板4的下表面上,然后启动电控推杆20,电控推杆20带动上模压板4向上移动,使得软木块脱模。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块状软木压制脱模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块(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中部下端设置有上模压板(4),所述上模压板(4)位于下模块(2)的正上方,所述上模压板(4)的下端内部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槽(5)的底端开设有连接槽(7),所述滑块(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槽(7)相适配的凸块(8),所述滑块(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上模压板(4)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同步气缸(10),所述同步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1),所述推杆(11)的底端贯穿上模压板(4)上开设的通槽(12)并与连接块(9)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压板(4)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风机(13),所述上模压板(4)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抽气通道(14),所述抽气通道(14)的上端开口与风机(13)连接,所述抽气通道(14)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槽(15),所述连通槽(15)与滑槽(5)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块状软木压制脱模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块(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中部下端设置有上模压板(4),所述上模压板(4)位于下模块(2)的正上方,所述上模压板(4)的下端内部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槽(5)的底端开设有连接槽(7),所述滑块(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槽(7)相适配的凸块(8),所述滑块(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上模压板(4)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同步气缸(10),所述同步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1),所述推杆(11)的底端贯穿上模压板(4)上开设的通槽(12)并与连接块(9)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压板(4)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风机(13),所述上模压板(4)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抽气通道(14),所述抽气通道(14)的上端开口与风机(13)连接,所述抽气通道(14)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槽(15),所述连通槽(15)与滑槽(5)相连通。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晓林黄天林戴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财纳阔柯软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