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砂轮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87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砂轮除锈装置,属于回转体类零件的机械加工领域,解决现有的除锈装置会产生多次重新夹持的额外操作,造成工时浪费的问题,该装置包括连接杆、壳体、进给螺栓、螺帽、进给套筒;连接杆(1)一端侧面加工有砂轮装配孔,另一端底面加工出右旋螺纹盲孔;壳体(2)内腔截面形状尺寸与连接杆(1)底面相同;进给螺栓(3)与连接杆(1)的右旋螺纹盲孔配合连接;螺帽(4)内螺纹为左旋,与进给螺栓(3)上的左旋螺纹相配合;进给套筒(5)内部光孔与进给螺栓(3)光轴部分配合连接;使用了螺纹旋进旋退的结构,一次夹持的情况下只需旋转进给套筒便可调整砂轮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砂轮除锈装置
本技术属于回转体类零件的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为对零件圆周面进行打磨除锈的工序。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回转体类零件表面除锈操作中使用的除锈装置由连接杆与砂轮组成,如图1所示,用螺钉将砂轮固定在金属连接杆上,使用时将连接杆夹持固定在刀架或其他夹持装置上,开动车床或其他机械带动零件旋转,零件表面与砂轮接触从而实现表面打磨除锈。此装置结构简陋,在连接杆夹持固定后除非松开夹持装置,否则无法调节砂轮位置,实际除锈过程中往往需要少量多次打磨,每次打磨操作都需要给砂轮一定的进给量,使用此装置时,会产生多次重新夹持的额外操作,造成工时浪费。此装置调节砂轮位置的操作为为松开夹持装置,挪动连接杆。操作不便,且移动距离完全依靠手感经验,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式砂轮除锈装置,即一种可调节砂轮位置的除锈装置,实现在回转体零件除锈操作中,除锈装置一次夹持固定后,可随时通过简单操作调整砂轮与待除锈表面间距,从而完成多次打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砂轮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壳体、进给螺栓、螺帽、进给套筒;连接杆整体为长杆,一端侧面加工有砂轮装配孔,另一端底面加工出右旋螺纹盲孔;壳体一侧无底,另一侧底面为U形开口,内腔截面形状尺寸与连接杆底面相同;进给螺栓一端加工有右旋外螺纹,与连接杆的右旋螺纹盲孔配合连接;另一端靠近底部部分为光轴,接光轴部分为一段左旋螺纹;左旋螺纹左侧为圆形凸台;螺母内螺纹为左旋,与进给螺栓上的左旋螺纹相配合;进给套筒内部光孔与进给螺栓光轴部分配合连接,并进行固定。进一步地,进给套筒盲与进给螺栓通过销和对应圆柱销孔进行固定。进一步地,连接杆整体为四方柱体。进一步地,壳体为四方柱筒结构,具有三面包围,即有一面开口。进一步地,连接块一端装配砂轮并用螺钉固定。进一步地,进给螺栓中部圆台置于壳体内部来限位。进一步地,进给套筒外圆面加工出滚花。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一种可调式除锈装置,使用了螺纹旋进旋退的结构,一次夹持的情况下只需旋转进给套筒便可调整砂轮位置,进给量连续可调,操作简便。连接块1与进给螺栓3的进给部位螺纹为右旋螺纹,起定位作用的螺母4与进给螺栓3连接部分为左旋螺纹,螺母4旋紧定位后实现锁定效果,有效防止了砂轮震动导致螺纹松动回退,使除锈过程具有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当前使用的砂轮除锈装置二维模型图2为本技术二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杆1、壳体2、进给螺栓3、螺帽4、进给套筒5、砂轮6、螺钉7、夹持装置8、回转体零件9、销10、A-旋转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可调式砂轮除锈装置,主要由连接杆1、壳体2、进给螺栓3、螺帽4、进给套筒5组成。连接块1整体为长四方柱体,一端侧面加工有砂轮装配孔,另一端底面加工出右旋螺纹盲孔。壳体2为三面包围式结构,一侧无底,另一侧底面为U形开口,内腔截面形状尺寸与连接块1底面相同。进给螺栓3一端加工有右旋外螺纹,与连接杆1的右旋螺纹孔配合连接;另一端靠近底部部分为光轴,加工有圆柱销孔,接光轴部分为一段左旋螺纹;中部(左旋螺纹左侧)为圆形凸台。螺母4内螺纹为左旋,与进给螺栓3上的左旋螺纹相配合;外圆面加工出滚花方便手持。进给套筒5内部光孔与进给螺栓3光轴部分配合连接,并与进给螺栓配做出圆柱销孔,外圆面加工出滚花方面手持。装配时,如图3所示,连接块1嵌入壳体2内,一端装配砂轮并用螺钉固定,另一端右旋螺纹孔与进给螺栓3右旋螺纹部分旋合;进给螺栓3穿过壳体2底部U形开口,中部圆台置于壳体内部来限定螺栓位置;进给螺栓3左旋螺纹部分旋入螺母4;进给螺栓3尾部光轴部分装入进给套筒5,在销孔中插入圆柱销进行固定。使用时,选合适位置将壳体夹持固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进给套筒5,带动螺栓3转动从而推动连接杆(连接块)向外延伸或向内收缩,实现砂轮位置的调节;砂轮位置调节适中后,扶住进给套筒5不动,将螺帽4拧紧至壳体2右端面,使位置固定;再次调整时重复操作即可。本技术的关键在于:进给螺栓与定位块相配合的螺纹为右旋,与螺母相配合的螺纹为左旋。还在于,定位块底面与壳体内腔截面形状尺寸相同,且均为正方形。还在于,壳体侧面为三面包围式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砂轮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壳体(2)、进给螺栓(3)、螺帽(4)、进给套筒(5);/n连接杆(1)整体为长杆,一端侧面加工有砂轮装配孔,另一端底面加工出右旋螺纹盲孔;壳体(2)一侧无底,另一侧底面为U形开口,内腔截面形状尺寸与连接杆(1)底面相同;进给螺栓(3)一端加工有右旋外螺纹,与连接杆(1)的右旋螺纹盲孔配合连接;另一端靠近底部部分为光轴,接光轴部分为一段左旋螺纹;左旋螺纹左侧为圆形凸台;螺帽(4)内螺纹为左旋,与进给螺栓(3)上的左旋螺纹相配合;进给套筒(5)内部光孔与进给螺栓(3)光轴部分配合连接,并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砂轮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壳体(2)、进给螺栓(3)、螺帽(4)、进给套筒(5);
连接杆(1)整体为长杆,一端侧面加工有砂轮装配孔,另一端底面加工出右旋螺纹盲孔;壳体(2)一侧无底,另一侧底面为U形开口,内腔截面形状尺寸与连接杆(1)底面相同;进给螺栓(3)一端加工有右旋外螺纹,与连接杆(1)的右旋螺纹盲孔配合连接;另一端靠近底部部分为光轴,接光轴部分为一段左旋螺纹;左旋螺纹左侧为圆形凸台;螺帽(4)内螺纹为左旋,与进给螺栓(3)上的左旋螺纹相配合;进给套筒(5)内部光孔与进给螺栓(3)光轴部分配合连接,并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砂轮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进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芳赵浩王磊陈涛郑晓迪马文斌豆亚峰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第八〇三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