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具体是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由于人脸识别装置通常应用于较为密集的人群场所起安保作用,因此,人脸识别装置如果一直处于通电状态下就会浪费大量的电能,而且由于人群众多,每个人的身高体型不同,如果人脸识别装置安装位置固定的话,每个待测的人通常会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如果有一些身体存在缺陷,动作不便的人,那么该人脸识别装置就很难进行人脸识别操作。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全新结构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自动供断电以及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的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包括:支架(1)、踏板(10)、底座(12)以及激光接收器(1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安装固定在踏板(10)左侧上端,激光接收器(17)设置在踏板(10)右侧上端,踏板(10)下端左右两侧通过缓冲组件(11)与底座(12)连接,踏板(10)下端中间通过自动开关组件(13)与底座(12)连接;所述支架(1)右侧开设有活动槽(5),活动槽(5)内部安装有人脸识别组件,支架(1)下端内部设有驱动组件,人脸识别组件下端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自动开关组件(13)包括导电柱(25)以及固定筒(26),导电柱(25)上端与踏板(10)连接,导电柱(25)下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包括:支架(1)、踏板(10)、底座(12)以及激光接收器(1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安装固定在踏板(10)左侧上端,激光接收器(17)设置在踏板(10)右侧上端,踏板(10)下端左右两侧通过缓冲组件(11)与底座(12)连接,踏板(10)下端中间通过自动开关组件(13)与底座(12)连接;所述支架(1)右侧开设有活动槽(5),活动槽(5)内部安装有人脸识别组件,支架(1)下端内部设有驱动组件,人脸识别组件下端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自动开关组件(13)包括导电柱(25)以及固定筒(26),导电柱(25)上端与踏板(10)连接,导电柱(25)下端活动安装在固定筒(26)内部,固定筒(26)安装在底座(12)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0)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14),底座(12)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5),控制电路板(14)通过自动开关组件(13)与蓄电池(15)实现电性连接,踏板(10)右侧开设有信息端口(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组件包括滑块(3)、人脸识别模块(4)以及激光发射器,人脸识别模块(4)以及激光发射器均安装在滑块(3)上,所述活动槽(5)内部设有限位杆(2),限位杆(2)的数量为两根,滑块(3)同时活动安装在两根限位杆(2)上,两根限位杆(2)之间设有驱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杆(6)、减速箱(7)以及电机(8),丝杆(6)在活动槽(5)内部的部分上表面设有螺纹,滑块(3)通过螺纹过盈配合方式与丝杆(6)实现活动连接;丝杆(6)下端连接减速箱(7),减速箱(7)下端安装有电机(8),电机(8)上设有继电器(9),丝杆(6)在活动槽(5)内部的部分上端设有缓冲垫(18),缓冲垫(18)上端通过第一压缩弹簧(19)与活动槽(5)上端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脸识别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水,宋良,张光柏,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迈越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