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弯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50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弯管机,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旋转液压缸,所述旋转液压缸上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旋转液压缸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三定位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用于将产品推进第一定位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弯管机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弯管机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弯管机。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弯管机主要是人工与设备结合单动步骤来完成单弯和双弯成型,其缺点是:只能靠手工插装取放料,手工涂刷拉伸油,重复及生产频率会导致反应迟缓,极易产生安全隐患;现有的弯管机包括液压动力电机、对夹模具、圆孔滑动定型珠仔、珠仔连接拉杆、平面旋转0°-100°可调油压摆臂以及双位启动按钮。弯管时,左手提起珠仔及连接拉杆高于模具干涉遮挡位,由人工右手用毛刷沾取拉伸油液,360°涂刷至珠仔及连接拉杆上,右手再换取不锈钢直管,由肉眼识别管内焊缝方向,以焊缝朝成型弯管内弯中线正负10°-45°范围,将不锈钢直管插装在珠仔连接拉杆至距离限位标示线位,双手同时按下启动开关,模具对夹油压摆臂回转,在模具摆臂回转过程中,右手握住露出模具的直管部分,待油压摆臂回转单程停止,模具退开完成单弯成形。右手取出单弯成品,双手同时按下启动开关,模具对夹油压摆臂回转,退旋回至起始状态。再掉转单弯成品将未成形直管段插装在珠仔连接拉杆至模具凹槽限位处,手工如未插装到位,需用辅助重力块敲推到位为准。双手同时按下启动开关,模具对夹油压摆臂回转,模具退开完成双弯成形。待油压摆臂回转单程停止,双手同时再按下启动开关,模具对夹油压摆臂回转,退旋回至起始状态,右手取出双弯成品。现有的弯管机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自动弯管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自动弯管机,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旋转液压缸,所述旋转液压缸上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旋转液压缸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三定位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用于定位产品,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用于将产品推进第一定位槽内。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模具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珠仔,所述连接杆通过该珠仔与产品连接而进行定位。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弯管机还包括刷油装置,所述刷油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竖直的第四气缸和水平的第五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连接杆,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五气缸平行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五气缸的推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刷油机,所述刷油机的刷油口均匀设置有毛刷。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弯管机还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取放产品。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机械手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基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第三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上设置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上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上设置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第一手指气缸和第二手指气缸。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弯管机还包括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的第四定位槽。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的转动轴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定位产品。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弯管机还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储料仓,所述储料仓的下方设置有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L型推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下料仓,所述下料仓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限位板。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视觉检测相机,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七气缸,所述第七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轴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的转动轴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用于带动产品转动。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视觉检测相机和可视化视觉检测显示器,所述视觉检测相机用于检测直管产品内壁的焊痕位置。综上所述,运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自动弯管机结构简单紧凑,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高,节省了人工成本,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而避免产生安全隐患。该弯管机通过刷油装置自动给连接杆和珠仔涂刷拉伸油,上料装置自动排料下料,视觉检测相机精准识别产品表面的焊缝方位,第二马达通过滚轮带动产品旋转而将产品表面的焊缝准确停留在所需方位,机械手代替人工自动夹取产品并投放在模具上进行弯管成型,从而实现工业自动化生产的目的,提高生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弯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刷油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刷油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刷油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提供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提供上料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提供上料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提供上料装置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刷油装置,3-机械手,4-上料装置,5-模具,6-连接杆,8-可视化视觉检测显示器,9-第四气缸,10-夹持部,11-第二固定座,12-旋转气缸,13-产品,14-第一马达,15-第三气缸,16-推板,17-第一气缸,18-第一推块,19-第二气缸,20-第二推块,21-第五气缸,22-刷油机,23-第四定位槽,24-限位块,25-第一定位槽,26-旋转液压缸,27-第二定位槽,28-第一固定座,29-导轨,30-珠仔,31-第三定位槽,32-第二手指气缸,33-第一手指气缸,34-第五电机,35-第四连杆,36-第三连杆,37-第四电机,38-第二连杆,39-第一连杆,40-基座,41-第一电机,42-第二电机,43-第三电机,44-储料仓,45-产品,46-第六气缸,47-支架,48-L型推板,49-视觉检测相机,50-下料仓,51-轴承,52-限位板,53-第七气缸,54-支撑板,55-滚轮,56-第二马达,57-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弯管机,包括一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旋转液压缸,所述旋转液压缸上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旋转液压缸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三定位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用于定位产品,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用于将产品推进第一定位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弯管机,包括一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旋转液压缸,所述旋转液压缸上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旋转液压缸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三定位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用于定位产品,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用于将产品推进第一定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模具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珠仔,所述连接杆通过该珠仔与产品连接而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动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机还包括刷油装置,所述刷油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竖直的第四气缸和水平的第五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连接杆,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五气缸平行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五气缸的推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刷油机,所述刷油机的刷油口均匀设置有毛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自动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机还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取放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自动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基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吉邦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