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填土防沉降的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312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填土防沉降的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路基结构包括基体、边坡模块、底板模块、顶板模块和挤压柱,基体由碎石层和灰土夯土层,顶板模块上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所述挤压柱可以通过圆形通孔打入灰土夯土层中。所述施工方法使用上述路基结构,首先对原地面进行处理,然后浇筑形成底板模块,在底板模块上设置基体,再浇筑形成边坡模块和顶板模块,最后使用挤压柱将灰土夯土层挤压紧密。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底板模块、边坡模块和顶板模块对基体形成有效保护,较少因外界影响而发生塌陷、断裂和滑动等现象,排水管将基体中的水排出,避免路基受水浸泡而稳定性下降,挤压柱用于挤压灰土夯土层,使灰土夯土层更加紧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填土防沉降的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高填土防沉降的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路基是指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结构物,是路面的基础。从材料上,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和土石路基三种,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铺设、路面铺设和交通工具运行提供必要条件,承受来自轨道、路面和交通工具的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高填土路基是指在水稻田或长年积水地带,用细粒仁填筑路基高度大于6m,在其他地带填方总高度超过18m(土质)或超过20m(石质)的路基。由于高填土路基填土高度较大,使高填土路基容易受到自身区域环境、天气、人类活动和地质运动等方面的破坏,导致失去路基应有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特别是路基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容易受到雨水的冲刷,路基的基体容易受到水的渗透而发生膨胀或者松动,导致路基失稳,从而出现路基整体沉陷或局部沉陷的情况,阻碍交通或使行车不安全,所以路基需要频繁维护,路基维护耗时耗力,人工劳动强度大,路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填土防沉降的路基结构,包括基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模块(2)、底板模块(3)、顶板模块(4)和若干挤压柱(5);/n所述底板模块(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模块(3)通过浇筑设置在原地面(6)上;/n所述边坡模块(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边坡模块(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边坡模块(2)分别位于底板模块(3)上方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两个边坡模块(2)的下端与底板模块(3)的上表面通过浇筑成整体;/n所述两个边坡模块(2)靠近下端的位置均设有排水管(21),所述两个排水管(21)的进水端位于两个边坡模块(2)之间,两个排水管(21)的出水端分别延伸至两个边坡模块(2)外侧,且两个排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填土防沉降的路基结构,包括基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模块(2)、底板模块(3)、顶板模块(4)和若干挤压柱(5);
所述底板模块(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模块(3)通过浇筑设置在原地面(6)上;
所述边坡模块(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边坡模块(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边坡模块(2)分别位于底板模块(3)上方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两个边坡模块(2)的下端与底板模块(3)的上表面通过浇筑成整体;
所述两个边坡模块(2)靠近下端的位置均设有排水管(21),所述两个排水管(21)的进水端位于两个边坡模块(2)之间,两个排水管(21)的出水端分别延伸至两个边坡模块(2)外侧,且两个排水管(21)的出水端均倾斜向下;
所述基体(1)位于底板模块(3)的上方,且基体(1)位于两个边坡模块(2)之间,基体(1)的上表面与两个边坡模块(2)的上端齐平,所述基体(1)自下而上由碎石层(11)和灰土夯土层(12)构成;
所述顶板模块(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模块(4)位于基体(1)和两个边坡模块(2)的上方,两个边坡模块(2)的上端与顶板模块(4)的下表面通过浇筑成整体;
所述顶板模块(4)上竖直设有若干圆形通孔(41);
所述若干挤压柱(5)与若干圆形通孔(41)一一对应,所述挤压柱(5)穿过圆形通孔(41)位于灰土夯土层(12)中,挤压柱(5)与圆形通孔(41)间隙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土防沉降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1)的进水端设有过滤网(22),所述过滤网(22)与排水管(21)的进水端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填土防沉降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圆形通孔(41)的直径均为8-12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填土防沉降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柱(5)的下端为锥形。


5.一种高填土防沉降的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填土防沉降的路基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S100:清理原地面(6),抽干原地面(6)积水,压实原地面(6);
S200:在原地面(6)搭建钢筋网并使用混凝土浇筑得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瑜丁丁毕靖王超林李佳申全大国滕明阳杨进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