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90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丝、软头和包覆层,所述芯丝包括头端、中端和尾端,所述中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头端和所述尾端固定连接,所述芯丝的头端具有锥度,所述包覆层包覆于所述芯丝的中端和尾端,所述软头包覆于所述芯丝的头端;所述软头和所述包覆层之间连接有显影弹簧,所述显影弹簧涂设有显影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包覆层和和软头之间容易发生折断裂开的现象,从而不便于患者的治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
技术介绍
目前,在将导管插入非血管腔道如消化管、泌尿道和气管等生物体管腔时,为了将该导管引导至生物体管腔的目标部位,可以使用导丝。导丝在医疗手术中的作用,通常是辅助导管和其他医疗装置在体腔内的前进和正确定位。另外,在使用内窥镜观察、治疗的生物体管腔等的情况下,也使用导丝,将该插入到内窥镜的管腔中的导管引导至生物体管腔等目标部位。在腔体中插入导管时会使用到导丝,首先将导丝插入腔体中,然后将导管沿导丝前进,这样导丝可以将导管引导至病变部。现有的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一般包括包覆层和软头,但是包覆层和软头之间容易发生折断裂开的现象,因而不便于患者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包覆层和和软头之间容易发生折断裂开的现象,从而不便于患者的治疗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其包括芯丝、软头和包覆层,所述芯丝包括头端、中端和尾端,所述中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头端和所述尾端固定连接,所述芯丝的头端具有锥度,所述包覆层包覆于所述芯丝的中端和尾端,所述软头包覆于所述芯丝的头端;所述软头和所述包覆层之间连接有显影弹簧,所述显影弹簧涂设有显影层。可选的,所述软头的外侧面和所述包覆层的外侧面均设有亲水涂覆层。可选的,所述亲水涂覆层为交联PVP涂覆层。可选的,所述包覆层的外表设有倾斜式斑马纹。可选的,所述软头的材质为聚氨酯。可选的,所述显影层为硫酸钡或者氧化铋。可选的,所述包覆层和所述软头均设有若干刻度标记,相邻的所述刻度标记之间的距离相同。可选的,相邻的所述刻度标记之间的距离为45~55mm。可选的,所述刻度标记的数量为6~8个。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其包括芯丝、软头和包覆层,软头和包覆层之间连接有显影弹簧,显影弹簧能增强软头和包覆层之间的连接紧固性,从而将软头和包覆层紧固地连接在一起,避免软头和包覆层发生折断裂开的现象;通过在显影弹簧处涂设有显影层,从而便于对导丝进行定位;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具有使用稳定和定位效果好的优点,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芯丝;2、软头;3、包覆层;4、显影弹簧;5、刻度标记;7、斑马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其包括芯丝1、软头2和包覆层3,芯丝1包括头端、中端和尾端,中端的两端分别与头端和尾端固定连接,芯丝1的头端具有锥度,包覆层3包覆于芯丝1的中端和尾端,软头2包覆于芯丝1的头端;软头2和包覆层3之间连接有显影弹簧4,显影弹簧4涂设有显影层。基于上述设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其包括芯丝1、软头2和包覆层3,软头2和包覆层3之间连接有显影弹簧4,显影弹簧4能增强软头2和包覆层3之间的连接紧固性,从而将软头2和包覆层3紧固地连接在一起,避免软头2和包覆层3发生折断裂开的现象;通过在显影弹簧4处涂设有显影层,从而便于对导丝进行定位;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具有使用稳定和定位效果好的优点,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软头2的外侧面和包覆层3的外侧面均设有亲水涂覆层,亲水涂覆层能降低软头2与输尿管之间的摩擦,以及降低包覆层3与输尿管之间的摩擦,进而降低软头2对输尿管的损伤以及包覆层3对输尿管的损伤,因此,软头2和包覆层3具有极好的滑动性能;其中,亲水涂覆层为交联PVP涂覆层,交联PVP涂覆层在遇水后,由于交联PVP涂覆层在遇水后在软头2的表面或者包覆层3的表面会形成一层水膜,从而提高软头2或者包覆层3的滑动性能。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包覆层3的外表设有倾斜式斑马纹6。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软头2的材质为聚氨酯,从而使得软头2和包覆层3能很好的热熔结合在一起,增强软头2和包覆层3之间的连接效果,进一步降低软头2和包覆层3之间脱落的风险。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影层为硫酸钡或者氧化铋,硫酸钡和氧化铋在B超下的显影效果很好。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包覆层3和软头2设有若干刻度标记5,相邻的刻度标记5之间的距离相同,其中,以设置在软头2头端的刻度标记5为起始端,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在镜下观察导丝进入人体的长度,从而可以判断导丝置入的部位。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相邻的刻度标记5之间的距离为45~55mm,刻度标记5的数量为6~8个,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相邻的刻度标记5之间的距离为50mm,刻度标记5的数量为7个,从而总的刻度长度为350mm。综上,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其包括芯丝1、软头2和包覆层3,软头2和包覆层3之间连接有显影弹簧4,显影弹簧4能增强软头2和包覆层3之间的连接紧固性,从而将软头2和包覆层3紧固地连接在一起,避免软头2和包覆层3发生折断裂开的现象;通过在显影弹簧4处涂设有显影层,从而便于对导丝进行定位;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具有使用稳定和定位效果好的优点,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丝、软头和包覆层,所述芯丝包括头端、中端和尾端,所述中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头端和所述尾端固定连接,所述芯丝的头端具有锥度,所述包覆层包覆于所述芯丝的中端和尾端,所述软头包覆于所述芯丝的头端;/n所述软头和所述包覆层之间连接有显影弹簧,所述显影弹簧涂设有显影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丝、软头和包覆层,所述芯丝包括头端、中端和尾端,所述中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头端和所述尾端固定连接,所述芯丝的头端具有锥度,所述包覆层包覆于所述芯丝的中端和尾端,所述软头包覆于所述芯丝的头端;
所述软头和所述包覆层之间连接有显影弹簧,所述显影弹簧涂设有显影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头的外侧面和所述包覆层的外侧面均设有亲水涂覆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涂覆层为交联PVP涂覆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导丝,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漉平刘巧清郑立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泰睿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