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62282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其能够有效减少甚至完全避免放射线的使用,并且克服了操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从而能够大大降低手术风险,有效的保护医生和患者的身体健康;在直视或超声/X线等影像学手段引导下,将导丝置入人体内正确位置,在后续的过程中,将穿刺针、导管或内窥镜等器械沿导丝置入到尾端与导丝体部上设定的环状标线重合,即可完成导丝引导下的器械置入过程,从而有效避免了器械置入过浅造成的治疗失败以及器械置入过深造成的临近器官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医用导丝的作用是将导管,支架等器械引导到血管或其他腔隙内的特定位置,以便继续进行后续的医学操作,从而达到诊断或治疗的目的。广泛用于心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和介入治疗科等。医疗实践过程中,一旦完成导丝的留置,需要在导丝的限定下将导管,支架等器械引导到所需部位。然而,此操作过程一般无法在直视下观察器械在人体内的位置。目前,沿导丝引导下的器械置入过程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对于操作精度要求严格的手术,如心、血管介入手术等,通过放射线等影像学手段的间断或连续监视,从而达到器械的精准施放。此种方法难以避免的给医务人员和患者带来辐射损害。如何尽量减少医疗中使用的辐射剂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种,对于操作精度要求稍低的手术,如体腔内引流管置入,泌尿外科导管置入手术等,虽然也可在超声/X线等影像学手段监视下进行,达到器械的精准施放,但考虑到设备投入大,学习曲线长,射线暴露损害等问题,大多数操作者选择依靠手感和经验。此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无法准确控制器械施放精度,器械推送过浅,无法达到引流、支撑等治疗目的。器械推送过深,将失去导丝的引导和限制,甚至会损伤周围组织,造成严重并发症。如何提高器械施放精度成为此类方法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二十年来,随着制造水平、成像技术的进步,以及辅助取石网篮、碎石激光设备的不断改进,输尿管软镜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上尿路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并作为<2cm肾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案,写进中国、欧洲及美国的诊疗指南中。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手术中推荐使用输尿管鞘,可以起到保护手术器械,持续引流肾盂液体及碎石,有效降低肾盂内压,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作用。输尿管鞘沿导丝置入到泌尿道的合适位置是决定后续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在X射线透视下置入,此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需专用手术间,设备投入资金大,同时给医务人员和患者带来辐射损伤;依靠手术者的手感和经验置入,此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采用,但无法做到精准施放,输尿管鞘过深或过浅的插入可能造成围手术期出血、输尿管或肾盂肾盏损伤、肾盂内高压相关感染甚至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甚至完全避免放射线的使用,并且克服了操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从而能够大大降低手术风险,有效的保护医生和患者的身体健康的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包括靠近导丝头端处的环状标线,代表拟置入器械的头端位置,导丝体部特定长度处的环状标线,代表拟置入器械的尾端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其选用的基础导丝,不应使用全长具有亲水性润滑涂层的导丝,因为此类导丝很难固定于患者体内的特定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所述环状标线可以通过不同颜色超薄颜料涂层实现,也可通过在不影响导丝稳定性及光滑度的前提下,金属导丝上刻痕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在同一条导丝上,可通过环状标线的宽度、数量、颜色等不同特征,分别对多个器械进行标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所述环状标线与导丝之间形成平滑不间断的外表面过渡。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所述靠近导丝头端处的环状标线,应位于导丝软丝部与硬丝部交界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所述靠近导丝头端处的环状标线,宽度应等于拟置入器械尖锐头端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第一种应用导丝标记的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7要求所述的导丝,在直视或超声/X线等影像学手段引导下,将导丝置入人体内正确位置,在后续的过程中,将穿刺针、导管或内窥镜等器械沿导丝置入到尾端与导丝体部上设定的环状标线重合,即可完成导丝引导下的器械置入过程,从而有效避免了器械置入过浅造成的治疗失败以及器械置入过深造成的临近器官损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第二种应用导丝标记的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7要求所述的导丝,在直视或超声/X线等影像学手段引导下,将穿刺针、导管或内窥镜等器械置入人体内正确位置,此时,将导丝沿器械的工作通道插入,直至器械尾端与导丝体部上设定的环状标线重合,即可完成导丝的置入,从而安全、有效的引导后续的器械更替过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医学治疗过程中的导丝的特殊标记方法,设计思路是将拟置入器械的全长映射到导丝的特定位置,并加以标记。在现用导丝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加工即可完成,不会大幅增加制作工艺及成本,不影响医用导丝的技术指标参数。临床使用时操作简便易行,使用此技术标记的医用导丝所引导的器械置入过程,能够有效减少甚至完全避免放射线的使用,并且克服了操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从而能够大大降低手术风险,有效的保护医生和患者的身体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示意图;图2是经标记过的导丝与不同规格输尿管鞘的对比示意图;图3是术中沿导丝放置输尿管鞘具体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将穿刺器械的全长映射到导丝的特定位置,并通过环状标线加以标记。具体包括靠近导丝头端处的环状标线,代表拟置入器械的头端位置,导丝体部特定长度处的环状标线,代表拟置入器械的尾端位置。临床实践中,首先在直视或超声/X线等影像学手段引导下,将导丝置入人体内正确位置,在后续的操作过程中,仅需将穿刺针、导管或内窥镜等器械沿导丝置入到尾端与导丝上设定的环状标线重合,即可完成导丝引导下的器械置入过程。如图2所示以波士顿科学公司的不同尺寸混合导丝以及输尿管鞘为例,展示此技术标记导丝的具体实施方法。距离导丝头端3cm处开始喷涂多道连续超薄颜料环状标线,总宽度为2.7cm,此处代表组合后的输尿管鞘,内芯探出外鞘的尖端部分。距离导丝头端37.3cm处喷涂2道超薄颜料环状标线,此处代表组合后的28cm规格输尿管鞘的尾端位置。距离导丝头端45.3cm处喷涂3道超薄颜料环状标线,此处代表组合后的36cm规格输尿管鞘的尾端位置。距离导丝头端55.3cm处喷涂4道超薄颜料环状标线,此处代表组合后的46cm规格输尿管鞘的尾端位置。如图3所示,手术具体实施过程:在输尿管镜直视下或超声/X线等影像学手段监视下,将上述导丝置入输尿管内正确位置,导丝头端应位于患侧肾脏集合系统内,导丝头端环状标线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保持导丝位置与人体相对固定,将36cm规格的输尿管鞘润湿以激活亲水涂层,把内芯和外鞘组合后,在导丝引导下插入人体泌尿道中,直至输尿管鞘尾端与导丝上设定的环状标线重合,完成导丝引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近导丝头端处的环状标线,代表拟置入器械的头端位置,导丝体部特定长度处的环状标线,代表拟置入器械的尾端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近导丝头端处的环状标线,代表拟置入器械的头端位置,导丝体部特定长度处的环状标线,代表拟置入器械的尾端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选用的基础导丝,不应使用全长具有亲水性润滑涂层的导丝,因为此类导丝很难固定于患者体内的特定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标线可以通过不同颜色超薄颜料涂层实现,也可通过在不影响导丝稳定性及光滑度的前提下,金属导丝上刻痕来实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条导丝上,可通过环状标线的宽度、数量、颜色等不同特征,分别对多个器械进行标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标线与导丝之间形成平滑不间断的外表面过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丝标记方法及在置入输尿管鞘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毅殷小涛林茂虎高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