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59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新生儿听力筛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听力筛查装置,底座底部设置万向结构的移动轮,底座上端对称固定连接两组支撑柱,两组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框架,框架通过两侧的转动销分别转动连接两组支撑板,两组支撑板的外侧面对称设置限位箍,框架内可收纳设置对支撑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可折叠收纳的支撑板配合限位箍对新生儿进行筛查时的放置和简单的限位固定,利用调整的卡箍对筛查设备进行固定限位,对支撑板通过转动销进行转动便于折叠收纳,配合可收纳的支撑机构进行支撑,大大减少整体摆放时占据的空间,操作简单方便,值得现市场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生儿听力筛查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新生儿听力筛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新生儿听力损失如不能被及时发现,不但影响儿童及家庭,而且还会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对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早期听力检测和诊断,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新生儿在听力筛查时多数通过固定床对新生儿进行放置固定,便于检测的进行。目前,申请号为CN200720021256.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生儿听力筛查用床,包括床板、床架,床板两端装有摆架,摆架上开有吊轴孔,并开有摆架挡销孔;床架中线上部装有吊轴,吊轴的另一端安装在摆架上开有的吊轴孔内;床架上设有多个挡销孔,各挡销孔直径相同,且挡销孔中心位于与吊轴圆心重合的同一圆周线上,摆架挡销孔和床架挡销孔装有同一个挡销,床架下端装有带锁紧装置的万向轮;床板上设有头枕和固定带。但是现有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固定床在筛查时,对于新生儿和筛查设备的放置固定效果不佳,使用时可能发生移动产生声音从而吵醒熟睡或者安静状态下的新生儿,影响筛查结果;此外其占据过多的空间,不便于折叠收纳,在使用时有着诸多的不便,以至其试剂的使用体验效果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固定装置,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新生儿听力筛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听力筛查装置,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万向结构的移动轮,所述底座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且听力筛查装置设置于两组支撑柱之间,两组所述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两侧转动设置有转动销,且框架通过两侧的转动销分别转动连接有两组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限位箍,所述框架内可收纳设置有对支撑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均横向螺纹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侧端固定连接把手,所述螺纹杆内侧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箍,所述卡箍与听力筛查装置外侧卡接配合,且卡箍内壁与听力筛查装置的接触面设置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框架内侧端中间位置纵向固定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外侧对称螺纹套设有两组限位螺母。优选的,所述限位箍的内侧面填充设置有海绵层,一组所述限位箍的外侧面设置有粘扣带,另一组所述限位箍的外侧面设置有与粘扣带粘接配合的粘扣毛。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组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支撑座与支撑板底部接触配合,两组所述连接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活动套设于螺纹柱的外侧,所述限位螺母分别设置于安装块的上下端。优选的,所述安装块内腔设置有通孔,且安装块通过通孔活动套设于螺纹柱外侧,所述安装块内腔通孔的侧壁设置有橡胶摩擦垫,且摩擦垫与螺纹柱摩擦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可折叠收纳的支撑板配合限位箍对新生儿进行筛查时的放置和简单的限位固定,利用调整的卡箍对筛查设备进行固定限位,配合卡箍内壁的橡胶垫进行减震保护,避免筛查时影响到新生儿从而影响筛查结果。此外,针对支撑板通过转动销进行转动便于折叠收纳,可大大减少整体摆放时占据的空间,在使用时仅仅需要转动支撑机构进行支撑即可完成装配使用,并且支撑机构也可以进行快速收纳,操作简单便携,更加方便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收纳示意图。图中:1-底座,2-移动轮,3-支撑柱,31-螺纹杆,32-卡箍,4-框架,41-螺纹柱,42-限位螺母,5-转动销,6-支撑板,7-限位箍,71-海绵层,72-粘扣带,8-支撑机构,81-连接杆,82-支撑杆,83-支撑座,84-安装块,9-听力筛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新生儿听力筛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和听力筛查装置9,底座1底部设置有万向结构的移动轮2,底座1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3,且听力筛查装置9设置于两组支撑柱3之间,两组支撑柱3上端固定连接有框架4,框架4的两侧转动设置有转动销5,且框架4通过两侧的转动销5分别转动连接有两组支撑板6,两组支撑板6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限位箍7,框架4内可收纳设置有对支撑板6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8。具体的,两组支撑柱3的外侧均横向螺纹贯穿有螺纹杆31,螺纹杆31外侧端固定连接把手,螺纹杆31内侧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箍32,卡箍32与听力筛查装置9外侧卡接配合,且卡箍32内壁与听力筛查装置9的接触面设置有橡胶垫。框架4内侧端中间位置纵向固定设置有螺纹柱41,螺纹柱41外侧对称螺纹套设有两组限位螺母42。限位箍7的内侧面填充设置有海绵层71,一组限位箍7的外侧面设置有粘扣带72,另一组限位箍7的外侧面设置有与粘扣带72粘接配合的粘扣毛。支撑机构8包括两组连接杆81,两组连接杆81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2,支撑杆82上端设置有支撑座83与支撑板6底部接触配合,两组连接杆8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84,且安装块84活动套设于螺纹柱41的外侧,限位螺母42分别设置于安装块84的上下端。安装块84内腔设置有通孔,且安装块84通过通孔活动套设于螺纹柱41外侧,安装块84内腔通孔的侧壁设置有橡胶摩擦垫,且摩擦垫与螺纹柱41摩擦接触。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底座1底部的万向移动轮2进行移动,随后通过移动轮2上的脚刹将整体进行固定。转动两组支撑板6通过转动销5调整角度使两组支撑板6水平对接,随后用力转动安装块84调整连接杆81在框架4内的位置,利用连接杆81外侧端的支撑杆82配合支撑座83分别对两组支撑板6的底部进行支撑,完成整体结构的装配。而安装块84内壁的摩擦垫与螺纹柱41外侧的螺纹摩擦接触,可增加连接杆81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在外界因素下而自发转动。随后将新生儿放置于两组限位箍7组成的通腔内,限位箍7内壁的海绵层71可有效对新生儿进行接触保护,必要时也可以通过粘扣带72粘接限位箍7外侧的粘扣毛面实现限位固定。在筛查时,通过底座1上端的听力筛查装置9进行筛查,其中听力筛查装置9外侧的通过卡箍32卡接,卡箍32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生儿听力筛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和听力筛查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万向结构的移动轮(2),所述底座(1)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3),且听力筛查装置(9)设置于两组支撑柱(3)之间,两组所述支撑柱(3)上端固定连接有框架(4),所述框架(4)的两侧转动设置有转动销(5),且框架(4)通过两侧的转动销(5)分别转动连接有两组支撑板(6),两组所述支撑板(6)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限位箍(7),所述框架(4)内可收纳设置有对支撑板(6)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生儿听力筛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和听力筛查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万向结构的移动轮(2),所述底座(1)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3),且听力筛查装置(9)设置于两组支撑柱(3)之间,两组所述支撑柱(3)上端固定连接有框架(4),所述框架(4)的两侧转动设置有转动销(5),且框架(4)通过两侧的转动销(5)分别转动连接有两组支撑板(6),两组所述支撑板(6)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限位箍(7),所述框架(4)内可收纳设置有对支撑板(6)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柱(3)的外侧均横向螺纹贯穿有螺纹杆(31),所述螺纹杆(31)外侧端固定连接把手,所述螺纹杆(31)内侧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箍(32),所述卡箍(32)与听力筛查装置(9)外侧卡接配合,且卡箍(32)内壁与听力筛查装置(9)的接触面设置有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内侧端中间位置纵向固定设置有螺纹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献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坪科技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