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093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包括耳机、听力计和应答器,还包括记录装置,记录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转换接口和第二转换接口,第一转换接口和第二转换接口其中之一与耳机连接,第一转换接口和第二转换接口其中之二与应答器连接,听力计与第一转换接口和第二转换接口均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记录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受试者应答的次数、应答时的刺激声强度以及相邻两次应答的间隔时间等数据,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受试者的反应敏感性以及应答质量,进而判断这些数据的准确程度,并指导操作技师快速识别有用数据,排除不良数据的干扰,最终提高主观测听获得结果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
本技术涉及听力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
技术介绍
主观测听是需要受试者对听到的声音信号(测试声)进行主观判断,作出行为反应,需要受试者主观配合,反映其对测试声感受能力的测听方法,又称为行为测听。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并且最可靠的主观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是由受试者作出主观的行为响应来告知操作技师的,反过来说,就是操作技师通过观察受试者的行为反应来记录测试结果的。由此可见,测试虽然是以受试者的主观行为反映获得结果,但实际上是由操作技师经过自身观察判断后所记录的结果,这个过程就很有可能掺杂了操作技师的主观印象,测试结果将变得不那么客观准确了。等到后续的听力康复中,再次使用这个不准确的数据作为验配基准,就会导致助听器验配效果不佳,满意度低等不良结果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该记录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受试者应答的次数、应答时的刺激声强度以及相邻两次应答的间隔时间等数据,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受试者的反应敏感性以及应答质量,进而判断这些数据的准确程度,并指导操作技师快速识别有用数据,排除不良数据的干扰,最终提高主观测听获得结果的准确度,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包括耳机、听力计和应答器,还包括记录装置,记录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转换接口和第二转换接口,第一转换接口和第二转换接口其中之一与耳机连接,第一转换接口和第二转换接口其中之二与应答器连接,听力计与第一转换接口和第二转换接口均连接。由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该记录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受试者应答的次数、应答时的刺激声强度以及相邻两次应答的间隔时间等数据,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受试者的反应敏感性以及应答质量,进而判断这些数据的准确程度,并指导操作技师快速识别有用数据,排除不良数据的干扰,最终提高主观测听获得结果的准确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转换接口与耳机连接,第一转换接口与应答器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记录装置还包括采样电路、前置放大器、频率计权电路、二次放大器、有效值检波器和时间计权电路,采样电路、前置放大器、频率计权电路、二次放大器、有效值检波器依次连接,时间计权电路与有效值检波器连接,采样电路通过第二转换接口与耳机和听力计连接,有效值检波器与控制器连接。由此,采样电路用于采集听力计发出的刺激声;前置放大器用于对声音信号进行放大;频率计权电路用于记录听力计发出的刺激声的频率以及受试者通过应答器应答时的刺激声的频率;二次放大器用于对前置放大器放大后的声音信号进行再次放大;时间计权电路用于记录听力计发出的刺激声的时间间隔以及受试者通过应答器应答时的刺激声的时间间隔,控制器还同时记录听力计发出的刺激声的次数和强度以及受试者通过应答器应答时的刺激声的次数和强度等。采样电路可以防止信号被控制器处理后再输出耳机时产生干扰;在到控制器之前先由有效值检波器进行处理,可以简化控制器的运算,加快运行速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记录装置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由此,显示器可以是触摸式的显示屏,并可以在控制器中嵌入与显示器相连接的控制软件,通过显示屏实现设置参数、校准、显示等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听力计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一转换接口连接,第二接口与第二转换接口连接。由此,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为听力计上的连接孔,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将耳机、应答器与听力计连接,本技术是将听力计与记录装置连接,耳机和应答器也与记录装置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应答器为按钮式应答器、触摸式应答器或者触屏式应答器。由此,应答器可以为市面上出现的各种应答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31为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器31),又称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Unit,简称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该记录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受试者应答的次数、应答时的刺激声强度以及相邻两次应答的间隔时间等数据,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受试者的反应敏感性以及应答质量,进而判断这些数据的准确程度,并指导操作技师快速识别有用数据,排除不良数据的干扰,最终提高主观测听获得结果的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的应用方法的流程图。图1~2中的附图标记:1-应答器;2-听力计;3-记录装置;4-耳机;21-第一接口;22-第二接口;30-显示器;31-控制器;32-第一转换接口;33-第二转换接口;34-采样电路;35-前置放大器;36-频率计权电路;37-二次放大器;38-有效值检波器;39-时间计权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该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包括耳机4、听力计2和应答器1,还包括记录装置3。记录装置3包括控制器31以及与控制器31连接的第一转换接口32和第二转换接口33。第一转换接口32和第二转换接口33其中之一与耳机4连接。第一转换接口32和第二转换接口33其中之二与应答器1连接。听力计2与第一转换接口32和第二转换接口33均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转换接口33与耳机4连接,第一转换接口32与应答器1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器31可以为MCU。由此,控制器31为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器31),又称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Unit,简称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MCU为控制器31,体积小且功能强大。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3还包括集成安装于控制器31的采样电路34、前置放大器35、频率计权电路36、二次放大器37、有效值检波器38和时间计权电路39。采样电路34、前置放大器35、频率计权电路36、二次放大器37、有效值检波器38依次连接,时间计权电路39与有效值检波器38连接,采样电路34通过第二转换接口33与耳机4和听力计2连接,有效值检波器38与控制器31连接。由此,采样电路34用于采集听力计2发出的刺激声;前置放大器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包括耳机(4)、听力计(2)和应答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记录装置(3),所述记录装置(3)包括控制器(31)以及与控制器(31)连接的第一转换接口(32)和第二转换接口(33),所述第一转换接口(32)和第二转换接口(33)其中之一与耳机(4)连接,所述第一转换接口(32)和第二转换接口(33)其中之二与应答器(1)连接,所述听力计(2)与第一转换接口(32)和第二转换接口(33)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包括耳机(4)、听力计(2)和应答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记录装置(3),所述记录装置(3)包括控制器(31)以及与控制器(31)连接的第一转换接口(32)和第二转换接口(33),所述第一转换接口(32)和第二转换接口(33)其中之一与耳机(4)连接,所述第一转换接口(32)和第二转换接口(33)其中之二与应答器(1)连接,所述听力计(2)与第一转换接口(32)和第二转换接口(33)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接口(33)与耳机(4)连接,所述第一转换接口(32)与应答器(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观测听用数据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3)还包括采样电路(34)、前置放大器(35)、频率计权电路(36)、二次放大器(37)、有效值检波器(38)和时间计权电路(39),所述采样电路(34)、前置放大器(35)、频率计权电路(36)、二次放大器(37)、有效值检波器(38)依次连接,所述时间计权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天翔姜鸿彦赵非李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博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