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255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及其制备方法,以涤纶为原料,包括经压制成型为一体的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所述涤纶底层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涤纶面层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位置、尺寸均与凸起部相配合的凹槽部,所述凸起部为具有弹性的低弹丝粘贴在涤纶底层的表面而成,所述凹槽部为涤纶面层的底面经压制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长久保持低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弹力布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弹力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同领域的弹力要求也不一致,低弹的面料逐渐成为主流,如何更有效的保持低弹的效果是本领域设计人员一直探讨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及其制备方法,以达到能够长久保持低弹效果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以涤纶为原料,包括经压制成型为一体的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所述涤纶底层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涤纶面层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位置、尺寸均与凸起部相配合的凹槽部,所述凸起部为具有弹性的低弹丝粘贴在涤纶底层的表面而成,所述凹槽部为涤纶面层的底面经压制而成,所述凸起部的凸起头端小于凹槽部的凹陷槽。优选的,所述涤纶底层为涤纶丝与涤纤维或棉纤维通过经线与纬线混纺而成。优选的,所述涤纶面层为涤纶丝通过经线与纬线纺织而成。优选的,所述涤纶面层的表面涂覆有抗静电弹力纤维层,其为纳米粒子填充的弹性氨纶纤维层,其厚度尺寸为0.15-0.35um。优选的,所述涤纶底层还包括银纤维的经线与纬线混纺。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的制备方法,以涤纶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混纺,混纺形成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并将具有弹性的低弹丝制得的凸起部粘贴在涤纶底层的表面,将涤纶面层通过压型机的压制形成凹槽部;2)低张力除油,通过低张力除油机利用除油剂对上述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进行除油,具体为将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完全浸泡在除油剂内1-3小时,在利用低张力除油机的辊轮以低速进行缓慢挤压,反复挤压两次后进行水洗;3)烘干,将上述水洗后的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以松弛状态放入烘箱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35-145℃,时间为2-3个小时;4)初始原纤化,将上述烘干后的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放入托盘内,进入助剂,将托盘放入原纤化缸内,升温至80℃,原纤化2个小时;5)压制成型,将上述原纤化后的涤纶底层和涤纶面放在压型机的上下模内,进行成型压制。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涤纶底层为涤纶丝与涤纤维或棉纤维通过经线与纬线混纺而成,涤纶丝占比为80-90%,所述涤纶面层为涤纶丝通过经线与纬线纺织而成。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压型机的成型温度为50-6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凸起部与凹槽部的结合方式,利用凸起部低弹丝的低弹使其在与凹槽部的结合后可以长久的保持低弹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涤纶底层;2、涤纶面层;3、凸起部;4、凹槽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如图1所示,以涤纶为原料,包括经压制成型为一体的涤纶底层1和涤纶面层2,所述涤纶底层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起部3,所述凸起部3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涤纶面层2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位置、尺寸均与凸起部3相配合的凹槽部4,所述凸起部3为具有弹性的低弹丝粘贴在涤纶底层1的表面而成,所述凹槽部4为涤纶面层2的底面经压制而成,所述凸起部3的凸起头端小于凹槽部4的凹陷槽,所述涤纶底层1为涤纶丝与涤纤维或棉纤维通过经线与纬线混纺而成,所述涤纶面层2为涤纶丝通过经线与纬线纺织而成,所述涤纶面层2的表面涂覆有抗静电弹力纤维层,抗静电弹力纤维层为纳米粒子填充的弹性氨纶纤维层,其厚度尺寸为0.15-0.35um。凸起部3的底端与凹槽部4的顶端大小尺寸相配合,凸起部3的凸起头端小于凹槽部4的凹陷槽,凸起头的曲线端与凹陷槽的曲线端不接触,具有保持低弹的效果。所述涤纶底层1还可以包括银纤维的经线与纬线混纺,即涤纶丝和银纤维与涤纤维或棉纤维通过经线与纬线混纺而成。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的制备方法,以涤纶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混纺,混纺形成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并将具有弹性的低弹丝制得的凸起部粘贴在涤纶底层的表面,将涤纶面层通过压型机的压制形成凹槽部,涤纶底层为涤纶丝与涤纤维或棉纤维通过经线与纬线混纺而成,涤纶丝占比为80-90%,所述涤纶面层为涤纶丝通过经线与纬线纺织而成;2)低张力除油,通过低张力除油机利用除油剂对上述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进行除油,具体为将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完全浸泡在除油剂内1-3小时,在利用低张力除油机的辊轮以低速进行缓慢挤压,反复挤压两次后进行水洗;3)烘干,将上述水洗后的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以松弛状态放入烘箱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35-145℃,时间为2-3个小时;4)初始原纤化,将上述烘干后的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放入托盘内,进入助剂,将托盘放入原纤化缸内,升温至80℃,原纤化2个小时;5)压制成型,将上述原纤化后的涤纶底层和涤纶面放在压型机的上下模内,进行成型压制,压型机的成型温度为50-6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以涤纶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经压制成型为一体的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所述涤纶底层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涤纶面层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位置、尺寸均与凸起部相配合的凹槽部,所述凸起部为具有弹性的低弹丝粘贴在涤纶底层的表面而成,所述凹槽部为涤纶面层的底面经压制而成,所述凸起部的凸起头端小于凹槽部的凹陷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以涤纶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经压制成型为一体的涤纶底层和涤纶面层,所述涤纶底层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涤纶面层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位置、尺寸均与凸起部相配合的凹槽部,所述凸起部为具有弹性的低弹丝粘贴在涤纶底层的表面而成,所述凹槽部为涤纶面层的底面经压制而成,所述凸起部的凸起头端小于凹槽部的凹陷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底层为涤纶丝与涤纤维或棉纤维通过经线与纬线混纺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面层为涤纶丝通过经线与纬线纺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面层的表面涂覆有抗静电弹力纤维层,其为纳米粒子填充的弹性氨纶纤维层,其厚度尺寸为0.15-0.35u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底层还包括银纤维的经线与纬线混纺。


6.一种涤纶双层四面弹力布的制备方法,以涤纶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英周佳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双盈化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