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材料补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53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材料补粉装置,包括机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料桶、滤网板、导流圈、放置板、防护盖、转动机构和限位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机构的使用,可以对防护盖的位置进行固定,保证了防护盖对进料桶的防护效果,通过转动机构的使用,可以使防护盖进行转动,方便了使用者对防护盖进行打开放料,通过滤网板、导流圈和放置板的使用,可以对物料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解决了现有双螺杆挤出机在上料的过程中没有对物料进行筛选的功能,容易导致大颗粒物料进入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同时也缺少对进料桶的顶部防护的功能,容易导致双螺杆挤出机在闲置时灰尘沾染进料桶的内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材料补粉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心玻璃微珠
,尤其涉及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材料补粉装置。
技术介绍
空心玻璃微珠是一种经过特殊加工处理的玻璃微珠,其主要特点是密度较玻璃微珠更小,导热性更差,空心玻璃微珠具有抗压强度高、熔点高、电阻率高、热导系数和热收缩系数小等特点,空心玻璃微珠具有明显的减轻重量和隔音保温效果,使制品具有很好的抗龟裂性能和再加工性能,被广泛地使用在玻璃钢、人造大理石、人造玛瑙等复合材料以及石油工业、航空航天、新型高速列车、汽车轮船、隔热涂料等领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传统的矿粉填充聚丙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双螺杆挤出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双螺杆挤出机在上料的过程中没有对物料进行筛选的功能,容易导致大颗粒物料进入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同时也缺少对进料桶的顶部防护的功能,容易导致双螺杆挤出机在闲置时灰尘沾染进料桶的内腔,降低了双螺杆挤出机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材料补粉装置,具备便于对进料桶进行防护和对杂质进行过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双螺杆挤出机在上料的过程中没有对物料进行筛选的功能,容易导致大颗粒物料进入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同时也缺少对进料桶的顶部防护的功能,容易导致双螺杆挤出机在闲置时灰尘沾染进料桶的内腔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材料补粉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桶,所述进料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进料桶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防护盖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弯板,所述弯板远离进料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进料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滤网板,所述滤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圈。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顶部与防护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旋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靠近弯板的一侧与弯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板,所述限位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稳定板的一侧与稳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稳定板的一侧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远离进料桶的一侧延伸至外壳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拉块。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与轴承配合使用的凹槽,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孔,所述弯板靠近外壳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孔,所述进料桶的右侧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杆靠近进料桶的一侧依次穿过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稳定板靠近外壳内壁的一侧与外壳的内壁接触,且稳定板靠近外壳内壁的一侧做光滑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导流圈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环。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滤网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进料桶内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料桶、滤网板、导流圈、放置板、防护盖、转动机构和限位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机构的使用,可以对防护盖的位置进行固定,保证了防护盖对进料桶的防护效果,通过转动机构的使用,可以使防护盖进行转动,方便了使用者对防护盖进行打开放料,通过滤网板、导流圈和放置板的使用,可以对物料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解决了现有双螺杆挤出机在上料的过程中没有对物料进行筛选的功能,容易导致大颗粒物料进入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同时也缺少对进料桶的顶部防护的功能,容易导致双螺杆挤出机在闲置时灰尘沾染进料桶的内腔的问题,该空心玻璃微珠材料补粉装置,具备便于对进料桶进行防护和对杂质进行过滤的优点,值得推广。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动机构,能够对防护盖的位置进行旋转调节,方便了使用者及时对进料桶的顶部进行防护,保证了进料桶的内腔在闲置时不会沾染灰尘。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对防护盖的位置进行固定,保证了防护盖在调节过后的稳定性,避免了防护盖在调节后仍发生晃动的现象,提高了对进料桶的防护效果。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凹槽,能够使轴承在转动时不会发生晃动的现象,提高了旋转杆和防护盖在调节过程中的流畅性,避免了防护盖发生偏折的现象。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和限位槽,能够使限位杆依次穿过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并插入限位槽对防护盖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对防护盖的位置进行固定的目的。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稳定板,能够使限位杆带动稳定板移动,因稳定板靠近外壳内壁的一侧做光滑处理,提高了限位杆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流畅性。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拉环,使用者需要对导流圈和滤网板进行拆卸时,通过拉动拉环即可实现对滤网板和导流圈拆卸的目的。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使滤网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腔移动,提高了滤网板和导流圈在移动时的流畅性,方便了使用者对滤网板进行拆卸和对杂质进行清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进料桶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防护盖与进料桶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主视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进料桶的局部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外壳的主视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图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机体;2、进料桶;3、防护盖;4、转动机构;401、旋转杆;402、轴承;403、固定板;5、弯板;6、限位机构;601、外壳;602、限位杆;603、稳定板;604、弹簧;605、拉块;7、放置板;8、滤网板;9、导流圈;10、凹槽;11、第一限位孔;12、第二限位孔;13、限位槽;14、拉环;15、滑块;16、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材料补粉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桶2,进料桶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3,进料桶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4,防护盖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弯板5,弯板5远离进料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6,进料桶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放置板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滤网板8,滤网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圈9。参考图5,转动机构4包括旋转杆401,旋转杆401的顶部与防护盖3的底部固定连接,旋转杆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402,轴承402的内圈与旋转杆401的底部固定连接,进料桶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转动机构4,能够对防护盖3的位置进行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材料补粉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桶(2),所述进料桶(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3),所述进料桶(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4),所述防护盖(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弯板(5),所述弯板(5)远离进料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6),所述进料桶(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滤网板(8),所述滤网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圈(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材料补粉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桶(2),所述进料桶(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3),所述进料桶(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4),所述防护盖(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弯板(5),所述弯板(5)远离进料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6),所述进料桶(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滤网板(8),所述滤网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圈(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材料补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旋转杆(401),所述旋转杆(401)的顶部与防护盖(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402),所述轴承(402)的内圈与旋转杆(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桶(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材料补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外壳(601),所述外壳(601)靠近弯板(5)的一侧与弯板(5)固定连接,所述外壳(6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602),所述限位杆(6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板(603),所述限位杆(60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弹簧(604),所述弹簧(604)靠近稳定板(603)的一侧与稳定板(60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04)远离稳定板(603)的一侧与外壳(6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602)远离进料桶(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恒杰崔保平李联峰顾可可徐宁舒航黄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神马华威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