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管道移送及对口焊接定位机构及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2445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口径管道移送及对口焊接定位机构及定位方法,解决了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完成大口径管道的移送和精准焊接对口的问题。将每根管道采用两窄体小车抬拉的方式,运送到既有车间的管道安装处,克服了既有车间无法通过吊装和运送通道受限的缺陷,同时,在每辆小车上设置弧形托板,使对焊的两管道定位在弧形托板中;设置弧形托板外侧立面、小车车体外侧立面、对口焊接的管口,三者处于同一个立面上,并通过前小车组的后小车的车体外侧立面与后小车组的前小车的车体外侧立面的靠接,完成两焊接管口的准确对接对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两焊接管口的焊接对口定位,转化成了两小车的两外侧立面的对接定位,降低了对位操作的难度,现场实施简单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口径管道移送及对口焊接定位机构及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管道移送及对口焊接定位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在既有车间的有限空间内进行大口径焊接管道的移送以及对口焊接定位机构及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发电厂车间内的小型机组逐渐被大型机组所取代,小型机组被大型机组取代后,需要在已有车间内进行管道更换施工,由于既有厂房内各种设施较多,无法使用吊车进行管道的更换移送和对口焊接,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完成大口径管道的移送成为施工现场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另外,由于两大口径管道的对口焊接精度要求较高,如何完成两大口径管道的准确对接,也是现场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口径管道移送及对口焊接定位机构及定位方法,解决了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完成大口径管道的移送和精准焊接对口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思是:将每根管道采用两窄体小车抬拉的方式,运送到既有车间的管道安装处,克服了既有车间无法通过吊装和运送通道受限的缺陷,同时,在每辆小车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口径管道移送及对口焊接定位机构,包括第一窄体平板小车(1)、第二窄体平板小车(2)、第三窄体平板小车(3)、第四窄体平板小车(4)、对焊前管道(8)、对焊后管道(9)、车体前端弧形顶面托板(5)和车体后端弧形顶面托板(6),第一窄体平板小车(1)的结构、第二窄体平板小车(2)的结构、第三窄体平板小车(3)的结构和第四窄体平板小车(4)的结构完全相同,车体前端弧形顶面托板(5)的结构与车体后端弧形顶面托板(6)的结构完全相同,其特征在于,在每辆窄体平板小车的车体前端均设置有车体前端弧形顶面托板(5),在每辆窄体平板小车的车体后端均设置有车体后端弧形顶面托板(6),在每辆窄体平板小车的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口径管道移送及对口焊接定位机构,包括第一窄体平板小车(1)、第二窄体平板小车(2)、第三窄体平板小车(3)、第四窄体平板小车(4)、对焊前管道(8)、对焊后管道(9)、车体前端弧形顶面托板(5)和车体后端弧形顶面托板(6),第一窄体平板小车(1)的结构、第二窄体平板小车(2)的结构、第三窄体平板小车(3)的结构和第四窄体平板小车(4)的结构完全相同,车体前端弧形顶面托板(5)的结构与车体后端弧形顶面托板(6)的结构完全相同,其特征在于,在每辆窄体平板小车的车体前端均设置有车体前端弧形顶面托板(5),在每辆窄体平板小车的车体后端均设置有车体后端弧形顶面托板(6),在每辆窄体平板小车的车体中央处固定设置有龙门架(15),在龙门架(15)上设置有手拉倒链(16),在第一窄体平板小车(1)与第二窄体平板小车(2)之间设置有对焊前管道(7),在第三窄体平板小车(3)与第四窄体平板小车(4)之间设置有对焊后管道(9),对焊前管道(7)的对焊后管口(8)、第二窄体平板小车(2)上的车体后端弧形顶面托板后端侧立面(12)和第二窄体平板小车(2)的车体板后端侧立面(11)设置在同一侧立面中;对焊后管道(9)的对焊前管口(10)、第三窄体平板小车(3)上的车体前端弧形顶面托板前端侧立面(14)和第三窄体平板小车(2)的车体板前端侧立面(13)设置在同一侧立面中;第二窄体平板小车(2)的车体板后端侧立面(11)与第三窄体平板小车(3)的车体板前端侧立面(13)靠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管道移送及对口焊接定位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辉军杜会兵牛玉宝张帅郭金梅梁林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