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慧群专利>正文

一种扩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40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径扩展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扩管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部左侧活动安装有扩管装置,扩管装置内部上端开设有上油腔,上油腔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触发块,扩管装置内部下端开设有下油腔,下油腔内部活动安装有刮渣杆,通过第一触发块左侧固定安装有出油块,且出油块为两侧倾斜的倒梯形设置,使得第一触发块向上移动后能带动出油块一同向上移动,以致上油腔内的润滑油能从出油块两侧与扩管装置的间隙中向下移动,在管子与扩管杆接触之前覆盖在扩管杆外侧,从而达到自动涂抹润滑油的效果,进而提高装置主体的扩管效率,通过装置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滚球,使得能对扩管装置移动进行限位的同时能减小与装置主体的摩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径扩展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扩管装置。
技术介绍
管子在生产时为了生产效率与生产成本,通常会直接生产固定直径的管子,但制冷、石油、化工、造船、电力等行业各类管子与容器连接时,通常需要改变管子的直径以适应容器,从而需要用到扩管装置对管子直径进行扩大。现有的扩管装置在扩管之前为了减小扩管杆与管子之间的摩擦力,通常会在扩管杆外侧涂抹一层润滑油,以此提高扩管效率与扩管质量,但现有的润滑油涂抹大都是人工手动进行,使得每次扩管完成后都需等待工人涂抹润滑油,导致大大降低扩管效率,且同时现有的润滑油涂抹上之后多余的就直接排出,无法对润滑油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提高扩管所需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扩管装置,该装置可对扩管杆进行自动涂油提高扩管效率的同时,能将涂抹后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扩管所需的成本。一种扩管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左侧活动安装有扩管装置,所述扩管装置内部上端开设有上油腔,所述上油腔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触发块,所述扩管装置内部下端开设有下油腔,所述下油腔内部活动安装有刮渣杆。作为优选的,所述扩管装置内部中端固定安装有扩管杆,所述第一触发块下端一侧为倾斜弧形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块左侧固定安装有出油块,所述出油块为两侧倾斜的倒梯形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扩管装置内部两侧活动安装有第二触发块,所述第二触发块与第一触发块为相同形状设置,所述第二触发块朝向扩管装置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出气口固定安装有出气管。作为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一端穿出扩管装置内部,且角度为与扩管杆外侧相切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刮渣杆左端活动连接在装置主体内部。作为优选的,所述刮渣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刮渣板,所述下油腔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作为优选的,所述下油腔内壁两侧开设有移动槽,所述下油腔内壁两侧相对移动槽的上侧开设有弧形设置复位槽。作为优选的,所述移动槽两端与复位槽两端为相连通设置,所述移动槽左活动安装有弧形设置的转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扩管装置内部中端固定安装有扩管杆,第一触发块下端一侧为倾斜弧形设置,使得扩管装置在液压杆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时,能将扩管杆捅入管子内完成管径的扩展,其中通过管子接触扩管杆前能先与第一触发块接触,则能通过管子对第一触发块的弧面施加作用力,从而驱使第一触发块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上移动,通过第一触发块左侧固定安装有出油块,且出油块为两侧倾斜的倒梯形设置,使得第一触发块向上移动后能带动出油块一同向上移动,以致上油腔内的润滑油能从出油块两侧与扩管装置的间隙中向下移动,在管子与扩管杆接触之前覆盖在扩管杆外侧,从而达到自动涂抹润滑油的效果,进而提高装置主体的扩管效率,通过装置主体内部相对扩管装置的上下两侧固定安装有滚球,使得能对扩管装置移动进行限位的同时能减小与装置主体的摩擦效率。2.通过扩管装置内部两侧活动安装有第二触发块,且第二触发块与第一触发块为相同形状设置,使得当管子与第二触发块接触时,能同样驱使其向扩管装置内部移动,再通过第二触发块朝向扩管装置内壁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囊,且气囊出气口固定安装有出气管,使得第二触发块向内移动后能对气囊施加作用力,让气囊产生进入出气管内部的气流,其中通过出气管一端穿出扩管装置内壁内部,且角度为与扩管杆外侧相切设置,则能让气流以与扩管杆外侧相切的角度接触,从而能将从扩管杆上端流下的润滑油向扩管杆下端与底部吹动,以致提高润滑油覆盖扩管杆外侧的速度,保证扩管杆与管子接触时的润滑效率。3.通过刮渣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刮渣板,且下油腔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通过过滤网使得当扩管杆外侧多余的润滑油移动到下油腔内部时,能将润滑油内部的杂质过滤,以致当抽油泵将下油腔内的润滑油向上油腔内引导时能保证杂质不会进入上油腔内,同时当扩管装置向右移动时,刮渣杆与刮渣板能相对下油腔内部向左移动,将过滤网上过滤下杂质向左刮动,其中通过下油腔内壁两侧开设有移动槽,且下油腔内壁两侧相对移动槽的上侧开设有弧形设置复位槽,使得当刮渣板移动时能沿着移动槽进行移动,保证刮渣板对过滤网的贴合,再通过移动槽两端与复位槽两端为相连通设置,移动槽左活动安装有弧形设置的转动板,使得当扩管装置完成管子向左移动时,能让刮渣板相对下油腔内部向右移动,以致刮渣板能在转动板弧面的作用向向上移动进入复位槽内,避免将过滤网上向左刮动的杂质在向右推回原位,从而随着扩管装置的不断移动,刮渣板能不断带动杂质向左端刮动排出下油腔内部,达到杂质自动排出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主体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主体内部透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扩管装置右视透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扩管装置正面透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扩管装置俯视透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下油腔内部透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处A出放大图。图1-7中:1-装置主体、2-扩管装置、3-抽油泵、4-刮渣杆、5-滚球、6-上油腔、7-第一触发块、8-第二触发块、9-出气管、10-扩管杆、11-下油腔、12-刮渣板、13-移动槽、14-出油块、15-气囊、16-复位槽、17-转动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7,一种扩管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以及立体结构示意图。一种扩管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内部左侧活动安装有扩管装置2,扩管装置2内部上端开设有上油腔6,上油腔6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触发块7,扩管装置2内部下端开设有下油腔11,下油腔11内部活动安装有刮渣杆4。在具体实施中,扩管装置2内部中端固定安装有扩管杆10,第一触发块7下端一侧为倾斜弧形设置,使得扩管装置2在液压杆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时,能将扩管杆10捅入管子内完成管径的扩展,其中通过管子接触扩管管10前能先与第一触发块7接触,则能通过管子对第一触发块7的弧面施加作用力,从而驱使第一触发块7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上移动。在具体实施中,第一触发块7左侧固定安装有出油块14,出油块14为两侧倾斜的倒梯形设置,使得第一触发块7向上移动后能带动出油块14一同向上移动,以致上油腔6内的润滑油能从出油块14两侧与扩管装置2的间隙中向下移动,在管子与扩管杆10接触之前覆盖在扩管杆10外侧,从而达到自动涂抹润滑油的效果。在具体实施中,扩管装置2内部两侧活动安装有第二触发块8,第二触发块8与第一触发块7为相同形状设置,第二触发块8朝向扩管装置2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囊15,气囊15出气口固定安装有出气管9,使得当管子与第二触发8块接触时,能同样驱使其向扩管装置2内部移动,再通过第二触发块8朝向扩管装置2内壁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囊15,且气囊15出气口固定安装有出气管9,使得第二触发块8向内移动后能对气囊15施加作用力,让气囊15产生进入出气管9内部的气流。在具体实施中,出气管9一端穿出扩管装置2内部,且角度为与扩管杆10外侧相切设置,则能让气流以与扩管杆10外侧相切的角度接触,从而能将从扩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管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左侧活动安装有扩管装置(2),所述扩管装置(2)内部上端开设有上油腔(6),所述上油腔(6)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触发块(7),所述扩管装置(2)内部下端开设有下油腔(11),所述下油腔(11)内部活动安装有刮渣杆(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管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左侧活动安装有扩管装置(2),所述扩管装置(2)内部上端开设有上油腔(6),所述上油腔(6)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触发块(7),所述扩管装置(2)内部下端开设有下油腔(11),所述下油腔(11)内部活动安装有刮渣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管装置(2)内部中端固定安装有扩管杆(10),所述第一触发块(7)下端一侧为倾斜弧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块(7)左侧固定安装有出油块(14),所述出油块(14)为两侧倾斜的倒梯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管装置(2)内部两侧活动安装有第二触发块(8),所述第二触发块(8)与第一触发块(7)为相同形状设置,所述第二触发块(8)朝向扩管装置(2)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囊(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慧群
申请(专利权)人:余慧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