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越宏专利>正文

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2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主要包括一筒盒,该筒盒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是包括一设于上方的开口及一可与筒盒结合在一起的筒盖,该筒盖是以一连接装置与筒盒结合成一体,而使该多用途随身筷筒具有可启闭操作的筒盖,且该筒盖与该筒盒间进一步设有用以相互结合的卡制机构,又该多用途随身筷筒上方两侧分别设有一增加筒盒弹性的凹口;藉此,以达到使该多用途随身筷筒具有极佳置放、取用筷子的便利性,并使其具有任意启闭的功能而便利其内部的清洁操作及具有收藏置物如药品、牙签、牙线等附加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多用途随身筷筒,特别是指一种便利筷子的收藏,且能便利 保持该随身筷筒内部清洁及便利置物、取物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
技术介绍
习知相关伸縮筷(组合筷)及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如台湾专利公告第M274043号 「伸縮筷」专利案,其包括了一成对组合的筷子与一可供容纳该筷子的本体,该筷子 具有上、下半部,该下半部的二端具不同的外径,其较大外径的一端设有一结合段, 该上半部为一中空组件,其二端分别设有一上端开口与一下端开口,该下端开口可供 与该下半部的结合段相套合,于该上半部上端开口处可套设一按压组件,且于该上半 部邻近上端开口处内侧设有一相对的第一凸出物及一第二凸出物,该第凸出物是供下 半部收縮容置于上半部内侧时抵顶之用,而该第二凸出物为卡固该按压组件,俾使该 按压组件可与上半部结合;上述结构该容纳筷子的本体与二筷子间并无任何定位结构, 致使该筷子极易由本体内向外滑出而遗失,且该本体周边是呈封闭,在使用一段时间 后易因不便清洁而藏污纳垢,导至有卫生不良的问题,再者,该本体除了容置该筷子 外,并无其它功能的附加,使得其使用附加价值无法提升,影响消费者使用意愿,仍 有一并加以改良的必要。有鉴于习见的收纳筷筒使用上的缺点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专利技术人乃 针对该等缺点加以研究改进,终于有本专利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其具有极佳的置放、取用筷子 的功能,且能有效将筷子稳固定位,进而便利其携带使用。.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其具有启闭功能的筷筒结 构而便利其内部清洁、整理的操作,俾使该多用途随身筷筒能保持较佳的清洁卫生。本专利技术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其能使该多用途随身筷筒 内部具有收藏置物如药品、牙签、牙线等之功能,进而积极提升该多用途随身筷筒的附加价值。本专利技术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其具有架置筷子的功能, 俾用餐过程中不用筷子时,筷子仍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本专利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其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有一筒盒,该筒盒内部 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包括一供筷子插入于其内的上方开口; 一筒盖,该筒盖 是以连接装置与该筒盒相连结,而使该多用途随身筷筒具有开启与闭合操作的功能, 且该筒盖与该筒盒间是设有用以相互结合的卡制机构。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该连接装置为与该筒盖与该筒盒连成一体的薄料带 绞链构成。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该连接装置为可使该筒盖与该筒盒分离与结合的绞 链装置。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该连接装置为可使该筒盖与该筒盒以滑动方式分离 与结合的滑道与滑轨。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该卡制机构包括该筒盖侧边至少一卡制部及该筒盒 侧边对应的至少一卡制槽。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该容置空间内侧顶部设有一横向的抵肋。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该容置空间底部设有一用以将该容置空间进行分隔 一小容置空间的分隔板。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该筒盒至少一侧设有弧凹部,而该筒盖对应该弧凹 部处也设有弧凹部。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该筒盖内侧面适当位置设有一用以嵌置物品的嵌槽, 该嵌槽由两块体所中夹形成。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该多用途随身筷筒两侧分别设有一凹口,使纳筷筒 盖合时其顶部形成具弹性的延伸片状体,进而使该筷本体插入收藏于该多用途随身筷 筒内时,该多用途随身筷筒的抵肋可有效底卡制于该筷本体的定位环槽,用以定位并 防止该筷本体离脱,且当欲使用而外拉该筷本体时,亦容易使该抵肋脱离定位环槽, 以便于取用该筷本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便利筷子的收藏,且能便利保持该随 身筷筒内部清洁及便利置物、取物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至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功效、作用与详细构造,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 的说明即可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装入筷子的整体外观立体图1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开启状态的立体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装入筷子的开启状态立体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用以架置筷本体的立体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立体分解图5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使用收藏时的剖视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装入伸縮筷子的开启状态立体示意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立体分解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多用途随身筷筒3详细结构及配合 一般筷子5的使用状态,该多用途随身筷筒3是包括有一筒盒31及筒盖32,该筒盒 31及筒盖32是以一薄料带绞链33的连接装置相连结,以使该多用途随身筷筒3具有 简易侧向打开及盖合的功能,该筒盒31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311,该容置空间311是 包括上方一开口 310,该筒盒31于容置空间311内侧顶部是设有一横向的抵肋312及 垂向的分隔条313,在较佳实施应用中,该分隔条313是位于最顶部(可以分离该抵肋 312),以便利该筷子l的插置分隔,该容置空间311底部是设有一分隔板314,用以将 该容置空间311分隔成上方一容筷空间311a及下方一置物空间311b,该置物空间311b 是可容置如定时定量取用之药品等而特别设置(如图2所示),以提供使用者外出用餐 后提醒用药的便利性,该容置空间311侧边及下方顶部是分别设有一卡制槽315、 316; 再者,该筒盒31上方(开口 310)两侧是设有凹口 317及下方两侧是设有可供架置筷子 的复数弧凹部318 (如图3所示)。该筒盖32相对该筒盒31的内侧面是设有一对应该抵肋312的抵肋321,而对应该 筒盒31的卡制槽315、 316处是分别设有一卡制部322、 323,该卡制部322、 323是可分别呈一横向及纵向的条状肋,用以与该卡制槽315、 316形成盖合时的相互卡合定位, 即该卡制部322、 323与该卡制槽315、 316是用以形成一可相互结合的卡制机构;该 筒盖32下方两侧是设有对应该筒盒31的弧凹部318的复数弧凹部324,另,该筒盖 32内侧面适当位置是设有一嵌槽325,该嵌槽325可由两块体326所中夹形成,用以 便利设置如牙线327(或牙签等)物件。该连接装置于本实施例中是做成薄料带绞链33, 可呈一条薄状带体,用以连结该筒盒31及筒盖32,而在配合该筒盒31及筒盖32的弧 凹部318、 324处是可成复数短带331的设置。本专利技术上述结构中,该多用途随身筷筒3其两侧凹口 317的设置可使纳筷筒3盖 合时其顶部形成具弹性的延伸片状体,进而使该筷本体5插入收藏于该多用途随身筷 筒3内时,该多用途随身筷筒3的抵肋312、 321可有效底卡制于该筷本体5的定位环 槽51处,用以定位并防止该筷本体5离脱,且当欲使用而外拉该筷本体5时,亦容易 使该抵肋312、 321脱离定位环槽51,以便于取用该筷本体5。再者,该多用途随身筷 筒3其两侧该弧凹部318、 324的设置,可使该多用途随身筷筒3具有筷架的使用功能, 即于用餐中,可便利将该筷本体5架置于该多用途随身筷筒3的弧凹部318、 324上, 防止该筷本体5被桌面所污染,如图3所示。另,在图3中亦显示该多用途随身筷筒3 一侧设有一挂架34,该挂架34可便利使用者将该多用途随身筷筒3挂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其包括有:一筒盒,该筒盒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包括一供筷子插入于其内的上方开口;一筒盖,该筒盖是以一连接装置与该筒盒连接在一起,而使该多用途随身筷筒的筒盖具有启闭操作的功能,且该筒盖与该筒盒间 设有可用以相互结合的卡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其包括有一筒盒,该筒盒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包括一供筷子插入于其内的上方开口;一筒盖,该筒盖是以一连接装置与该筒盒连接在一起,而使该多用途随身筷筒的筒盖具有启闭操作的功能,且该筒盖与该筒盒间设有可用以相互结合的卡制机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其中,该连接装置为与该筒盖与该筒 盒连成一体的薄料带绞链构成。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其中,该连接装置为可使该筒盖与该 筒盒分离与结合的绞链装置。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其中,该连接装置为可使该筒盖与该 筒盒以滑动方式分离与结合的滑道与滑轨。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其中,该卡制机构包括该筒盖侧边至 少一卡制部及该筒盒侧边对应的至少一卡制槽。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用途随身筷筒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越宏
申请(专利权)人:黄越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