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液穿刺引流针及穿刺引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215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渗液穿刺引流针及穿刺引流系统,该防渗液穿刺引流针包括针管、针芯、封堵套囊和封堵介质输送腔道,针管的后端形成抽液端口,抽液端口用于与负压抽吸设备连接;封堵套囊环绕设置在针管的前端;封堵介质输送腔道设置在针管的外部,封堵介质输送腔道的前端部与封堵套囊连通,封堵介质输送腔道的后端部设置有封堵介质注入端口,封堵介质注入端口用于与封堵介质注入设备连接以将封堵介质注入封堵套囊以将针管与器官穿刺口之间的缝隙封堵。从而在进行B超引导下的穿刺抽液手术时,通过封堵套囊能够将穿刺针与器官壁之间的空隙封堵,防止器官内的脓液渗出污染到脏器外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渗液穿刺引流针及穿刺引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穿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渗液穿刺引流针及穿刺引流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胸、腹腔积液,以及一些实质性器官的位置浅表的囊性病变(如肝脓肿、肝囊肿、肝包虫病、脾脓肿、肾囊肿、肾脓肿等),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是常用的治疗方式。现有的穿刺针一般由内芯和针管两部分组成,内芯穿在针管内,通过内芯的尖端将器官外壁刺破将针管插入器官从而将器官内部脓液引流出来。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穿刺针在穿入过程中以及抽液过程中穿刺针与器官壁之间存在空隙从而使内部脓液会通过穿刺针与器官壁之间的空隙渗出,污染到脏器外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液穿刺引流针及穿刺引流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穿刺针在操作过程中器官内部的脓液会通过穿刺针与器官壁之间的空隙渗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渗液穿刺引流针,包括:针管,针管的前端形成穿刺端口,针管的后端形成抽液端口,抽液端口用于与负压抽吸设备连接;针芯,沿针管的长度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液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包括:/n针管(20),所述针管(20)的前端形成穿刺端口,所述针管(20)的后端形成抽液端口(27),所述抽液端口(27)用于与负压抽吸设备连接;/n针芯(10),沿所述针管(2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针管(20)的内腔;/n封堵套囊(30),环绕设置在所述针管(20)的前端;/n封堵介质输送腔道(40),设置在所述针管(20)的外部,所述封堵介质输送腔道(40)的前端部与所述封堵套囊(30)连通,所述封堵介质输送腔道(40)的后端部设置有封堵介质注入端口(41),所述封堵介质注入端口(41)用于与封堵介质注入设备连接以将封堵介质通过所述封堵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液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管(20),所述针管(20)的前端形成穿刺端口,所述针管(20)的后端形成抽液端口(27),所述抽液端口(27)用于与负压抽吸设备连接;
针芯(10),沿所述针管(2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针管(20)的内腔;
封堵套囊(30),环绕设置在所述针管(20)的前端;
封堵介质输送腔道(40),设置在所述针管(20)的外部,所述封堵介质输送腔道(40)的前端部与所述封堵套囊(30)连通,所述封堵介质输送腔道(40)的后端部设置有封堵介质注入端口(41),所述封堵介质注入端口(41)用于与封堵介质注入设备连接以将封堵介质通过所述封堵介质输送腔道(40)注入所述封堵套囊(30)以使所述封堵套囊(30)撑起以将所述针管(20)与器官穿刺口之间的缝隙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液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液穿刺引流针还包括:
外套管(50),所述外套管(50)套设在所述针管(20)的外侧壁上;
其中,所述外套管(50)的内侧壁与所述针管(20)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封堵介质输送腔道(40);所述外套管(50)的前端开设有介质导出孔(51),所述封堵套囊(30)密封套设在所述介质导出孔(51)上以使所述封堵介质输送腔道(40)与所述封堵套囊(30)连通;所述封堵介质注入端口(41)设置在所述外套管(50)的后端以与所述封堵介质输送腔道(4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渗液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导出孔(51)为多个,多个所述介质导出孔(51)沿所述外套管(50)的周向间隔开设;
其中,所述封堵套囊(30)环绕套设在多个所述介质导出孔(5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渗液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50)的前端与所述针管(20)的外侧壁之间具有第一弧形曲面过渡部(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液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20)包括:
内筒壁(21),所述针芯(10)穿设在所述内筒壁(21)的内腔;
外筒壁(22),设置在所述内筒壁(21)的外部;
其中,所述内筒壁(21)和所述外筒壁(22)之间形成盥洗腔(23),所述外筒壁(22)的前端开设有与所述盥洗腔(23)连通的盥洗孔(2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焕臣李晨霞王瑞涛王凯飞牟怡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