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穿刺定位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15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腺结节穿刺定位针,包括针鞘管、针芯和穿刺针头,针芯设置于针鞘管的内部,针芯的前端与穿刺针头固定,穿刺针头上设有连接头,针鞘管的前端与连接头之间可转动、可操作脱离地连接,针芯的后端连接有软管,针芯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倒钩且针芯通过倒钩支撑在针鞘管内部,针鞘管的管壁前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轨道槽孔,针鞘管的管壁上对应轨道槽孔的后端沿周向设有弧形卡槽,轨道槽孔与卡槽连通,针芯上设有操作脚,操作脚从卡槽中伸出针鞘管,针鞘管相对连接头转动使得操作脚进入到轨道槽孔时针鞘管前端与连接头之间脱离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更加方便,提高针芯固定的牢固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腺结节穿刺定位针
本专利技术属于穿刺针医疗器械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乳腺结节穿刺定位针。
技术介绍
乳腺结节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对于影像学评级较高的乳腺结节往往需要进行术前定位,而对于乳房表面非扪及结节尤其是直径小于1厘米或位置较深处的结节,外科医师常常触诊不清、定位不准,从而无法准确、高效地进行手术。传统的引导定位针有两类:一类是外针鞘为空心的金属针管,内针芯为实心单或双钩软导丝,当外针鞘穿刺进入结节内部后,向前推移内针芯,暴露定倒钩张开固定病灶,并对其定位。其缺点为内针芯材质较软,往往推移过程中发生偏离,遇到病灶偏硬时针芯导丝无法充分暴露。第二类是外针鞘为空心金属针管,内针即定位针为实心带2-3个倒钩的全金属针芯,内针可沿空心针管的轴向自由移动,当穿刺针到达结节内部时,推移内针芯,暴露倒钩,固定及定位病灶,最后拔出空心管穿刺针。其缺点是内针芯为全金属直硬直管,穿刺后部分内针芯仍暴露体外,无法将其固定,增加了穿刺针弯折损坏的风险,同时也增加创面的感染几率,另外在拔出外针鞘过程中内针头处易受力移位甚至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乳腺结节穿刺定位针,操作更加方便,提高针芯固定的牢固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乳腺结节穿刺定位针,包括针鞘管、针芯和穿刺针头,所述针芯设置于针鞘管的内部,所述针芯的前端与穿刺针头固定,所述穿刺针头上设有连接头,所述针鞘管的前端与连接头之间可转动、可操作脱离地连接,所述针芯的后端连接有软管,所述针芯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倒钩且所述针芯通过倒钩支撑在针鞘管内部,所述针鞘管的管壁前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轨道槽孔,所述针鞘管的管壁上对应轨道槽孔的后端沿周向设有弧形卡槽,所述轨道槽孔与卡槽连通,所述针芯上设有操作脚,所述操作脚从卡槽中伸出针鞘管,所述针鞘管相对连接头转动使得操作脚进入到轨道槽孔时所述针鞘管前端与连接头之间脱离连接。所述连接头的内侧壁沿周向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设有缺口,所述针鞘管的前端设有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凸起,所述针鞘管前端通过凸起装配到卡槽中与连接头可转动连接,当所述操作脚转动进入到轨道槽孔时,所述针鞘管前端的凸起与卡槽的缺口对应。所述轨道槽孔的前端延伸至针鞘管的前端。所述倒钩设置于针芯的前部,所述操作脚设置于针芯的后部。所述针鞘管的后端采用针帽封闭,所述软管的后端与针帽连接。所述倒钩沿针芯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为三个。所述针芯与穿刺针头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针鞘管的外侧面沿长度方向设有长度刻度。所述针芯的外侧面沿长度方向设有长度刻度。有益效果第一,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操作脚嵌扣在卡槽中时,针鞘管与针芯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形成整体式结构,方便进行整体穿刺操作;当操作针鞘管转动使得操作脚进入到轨道槽孔时,针鞘管与连接头之间实现快速分离脱离连接,不仅能够简化操作,而且能够有效避免针鞘管拔出过程导致针头受力发生移位甚至偏移,此时针芯与针鞘管之间达到可相对移动状态,可推送针芯使得倒钩被推出针鞘管得以释放,保证与结节牢固固定,避免穿刺针移位或脱落。第二,在本专利技术中,针芯后端采用软管连接,避免针芯穿刺后暴露体外,且通过软管敷贴固定在皮肤上能够对针芯后端进行固定,不仅能够增加针芯穿刺后定位的牢固和稳定性,且降低了针芯折弯损坏风险,有利于降低创面感染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针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针芯通过倒钩支撑在针鞘管内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乳腺结节穿刺定位针,包括空心金属的针鞘管1、金属段的针芯2、穿刺针头3、连接头4、倒钩5、操作脚8、软管9和针帽10。针芯2设置于针鞘管1的内部,针芯2的前端与穿刺针头3固定,针芯2与穿刺针头3为一体成型结构。穿刺针头3的后端设有连接头4,针鞘管1的前端与连接头4之间可转动、可操作脱离地连接。连接头4的内侧壁沿周向设有卡槽,卡槽设有缺口,针鞘管1的前端设有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凸起,针鞘管1前端通过凸起装配到卡槽中与连接头4可转动连接。针芯2的前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三个倒钩5,针芯2通过倒钩5支撑在针鞘管1内部,如图3所示。针鞘管1的后端采用针帽10封闭,针芯2的后端连接有软管9,软管9的后端与针帽10连接。针鞘管1和针芯2的外侧面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长度刻度,便于操作时控制穿刺深度。如图2所示,针鞘管1的管壁前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轨道槽孔6,轨道槽孔6的前端延伸至针鞘管1的前端,针鞘管1的管壁上对应轨道槽孔6的后端沿周向设有弧形卡槽7,轨道槽孔6与卡槽7连通。针芯2的后部设有操作脚8,操作脚8从卡槽7中伸出针鞘管1。当操作脚8嵌扣在卡槽7中时,针鞘管1与针芯2之间通过连接头4连接形成整体式结构,方便进行整体穿刺操作;当操作针鞘管1相对连接头4转动,使得操作脚8进入到轨道槽孔6时,针鞘管1前端与连接头4之间脱离连接,此时针芯2与针鞘管1之间达到可相对移动状态。当穿刺进入乳腺病灶内部时,旋转开卡槽7内部的操作脚8,使针芯2在针鞘管1内呈可移动状态,此时针鞘管1前端的凸起与卡槽的缺口对应,使得针鞘管1前端与连接头4自动脱离连接,借助针芯2上的操作脚8将针芯2继续向前推送,直至倒钩5推出针鞘管1得以释放,此时用手固定操作脚8将针鞘管1沿轨道抽出,暴露段为可变形的非金属软管9,可用敷贴固定于皮肤。亚洲女性乳腺平均厚度为4-5cm,上述软管9、针芯2加穿刺针头3的总长度10cm,其引导深度适用于绝大部分亚洲女性乳腺病灶的穿刺引导,裸露部分为非金属软管9长度约5cm,便于体表固定且不易折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腺结节穿刺定位针,包括针鞘管(1)、针芯(2)和穿刺针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2)设置于针鞘管(1)的内部,所述针芯(2)的前端与穿刺针头(3)固定,所述穿刺针头(3)上设有连接头(4),所述针鞘管(1)的前端与连接头(4)之间可转动、可操作脱离地连接,所述针芯(2)的后端连接有软管(9),所述针芯(2)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倒钩(5)且所述针芯(2)通过倒钩(5)支撑在针鞘管(1)内部,所述针鞘管(1)的管壁前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轨道槽孔(6),所述针鞘管(1)的管壁上对应轨道槽孔(6)的后端沿周向设有弧形卡槽(7),所述轨道槽孔(6)与卡槽(7)连通,所述针芯(2)上设有操作脚(8),所述操作脚(8)从卡槽(7)中伸出针鞘管(1),所述针鞘管(1)相对连接头(4)转动使得操作脚(8)进入到轨道槽孔(6)时所述针鞘管(1)前端与连接头(4)之间脱离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结节穿刺定位针,包括针鞘管(1)、针芯(2)和穿刺针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2)设置于针鞘管(1)的内部,所述针芯(2)的前端与穿刺针头(3)固定,所述穿刺针头(3)上设有连接头(4),所述针鞘管(1)的前端与连接头(4)之间可转动、可操作脱离地连接,所述针芯(2)的后端连接有软管(9),所述针芯(2)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倒钩(5)且所述针芯(2)通过倒钩(5)支撑在针鞘管(1)内部,所述针鞘管(1)的管壁前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轨道槽孔(6),所述针鞘管(1)的管壁上对应轨道槽孔(6)的后端沿周向设有弧形卡槽(7),所述轨道槽孔(6)与卡槽(7)连通,所述针芯(2)上设有操作脚(8),所述操作脚(8)从卡槽(7)中伸出针鞘管(1),所述针鞘管(1)相对连接头(4)转动使得操作脚(8)进入到轨道槽孔(6)时所述针鞘管(1)前端与连接头(4)之间脱离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结节穿刺定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4)的内侧壁沿周向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设有缺口,所述针鞘管(1)的前端设有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凸起,所述针鞘管(1)前端通过凸起装配到卡槽中与连接头(4)可转动连接,当所述操作脚(8)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航赵佳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