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虾夷扇贝海区自然采苗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产健康增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虾夷扇贝海区自然采苗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引种虾夷扇贝,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增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北方海域海水贝类的主要养殖对象之一。养殖虾夷扇贝的苗种来源有人工育苗和海区自然采苗两种方法。由于人工育苗亲本数量有限,导致繁育出的苗种近交衰退现象严重,呈现出苗种抗病力差、个体趋向小型化,适应自然海区能力弱的缺点。相比之下,天然苗种由于遗传多样性高,经历了浮游阶段恶劣环境的自然选择,优良个体占比高,在养殖过程中耐受力和抵抗力较强。因此,海区自然采苗技术是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获得优质的虾夷扇贝天然苗种,选择适当的采苗装置和采苗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采苗装置的主要原理是以聚乙烯有结网片等作为附着基,装入聚丙烯筛绢制成的采苗袋,悬挂于水深6m以内的中上层海域自然采苗。但是此种采苗器和采苗方式仍存在一定的缺陷:(1)表层海水水温变化幅度大,在海流和波浪作用下采苗器晃动太大,难以适应扇贝幼苗的生长需求。(2)扇贝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虾夷扇贝海区自然采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外围保护部分和采苗部分;其中外围保护部分主体为顶部开口的圆台框架(4),圆台框架(4)上底面设有直径大于圆台上底面的顶盖(1),顶盖(1)与圆台框架(4)可拆卸连接,顶盖(1)为圆形框架状结构,中心位置设有圆孔(2),圆台框架(4)下底面中心位置设有轴承(5),轴承(5)的旋转方向与圆台框架(4)下底面平行,轴承(5)中心位置设有中心支撑轴(3),中心支撑轴(3)的直径小于圆孔(2)直径,中心支撑轴(3)与圆台框架(4)下底面垂直,中心支撑轴(3)的高度大于圆台框架(4)的高度,圆台框架(4)下底面下方边缘设有数个棍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虾夷扇贝海区自然采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外围保护部分和采苗部分;其中外围保护部分主体为顶部开口的圆台框架(4),圆台框架(4)上底面设有直径大于圆台上底面的顶盖(1),顶盖(1)与圆台框架(4)可拆卸连接,顶盖(1)为圆形框架状结构,中心位置设有圆孔(2),圆台框架(4)下底面中心位置设有轴承(5),轴承(5)的旋转方向与圆台框架(4)下底面平行,轴承(5)中心位置设有中心支撑轴(3),中心支撑轴(3)的直径小于圆孔(2)直径,中心支撑轴(3)与圆台框架(4)下底面垂直,中心支撑轴(3)的高度大于圆台框架(4)的高度,圆台框架(4)下底面下方边缘设有数个棍状底脚(6),底脚(6)与圆台框架(4)下底面垂直,圆台框架(4)及顶盖(1)外侧被双向土工格栅覆盖,双向土工格栅外侧被聚乙烯无结网片包裹;采苗部分主体为管状的中心套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龙,李多慧,王路平,姜大为,王井军,李勇,许祯行,曾晨,李林晗,杜鑫,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大连超熙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