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862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属于鱼类增养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分为上下两层的长方体框架构成,上层内部设有圆台框架,圆台框架顶端设有锥形铁盖,锥形铁盖通过链接绳与框架外的浮球相连,圆台框架内部设有若干小圆锥体通道,下层侧面设有若干废旧网笼,下层底部设有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为鱼类提供优良的栖息场所,具有诱集作用。该鱼礁不仅可以为鱼类提供生存栖息环境,而且可以达到对诱集的鱼类进行选择性捕捞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起重设备进行升降,便于移动。

A kind of fish ree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属于鱼类增养殖

技术介绍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提供繁殖、生长、庇敌、索饵等的适宜环境,达到保护、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目前主流的鱼礁为混凝土构件礁,此类鱼礁大多功能单一,投入海底后能够起到恢复自然资源的作用,但是可控性差,对鱼礁的监测管理难度大;经济效益低,对诱集的鱼类采捕难度大;投礁长时间后,容易产生淤塞、埋没现象;混凝土鱼礁制作周期长,运输成本大,且运输过程容易损伤礁体。此外,还有以集装箱为主框架,改造而成的鱼礁。集装箱鱼礁也存在制作运输成本大,集装箱外表面透水面积小,影响礁体内外水流交换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该养殖鱼具有礁制作周期短、运输成本小和外表面透水面积大的优点。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所述鱼礁主体为上下叠放的两个长方体框架1,两个长方体框架1等长、等宽不等高,上方长方体的底面与下方长方体的顶面共用一面,下方的长方体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主体为上下叠放的两个长方体框架(1),两个长方体框架(1)等长、等宽不等高,上方长方体的底面与下方长方体的顶面共用一面,下方的长方体框架的高向下突出于底面使得整体框架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上、中、下三层空间;其中,上层长方体框架的侧面和顶面为双向土工格栅(2),侧面内侧对角线设有斜拉筋b(5),顶面内侧两条对角线设有斜拉筋a(9),顶面中心位置设有圆形通孔(3),顶面四角位置设有U型拉环(4),上方长方体的底面为格栅网(15),格栅网(15)的边缘设有拉环(12),拉环(12)上挂有网笼(6),网笼(6)底端通过缆绳与下方长方体框架底面边缘连接,格栅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主体为上下叠放的两个长方体框架(1),两个长方体框架(1)等长、等宽不等高,上方长方体的底面与下方长方体的顶面共用一面,下方的长方体框架的高向下突出于底面使得整体框架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上、中、下三层空间;其中,上层长方体框架的侧面和顶面为双向土工格栅(2),侧面内侧对角线设有斜拉筋b(5),顶面内侧两条对角线设有斜拉筋a(9),顶面中心位置设有圆形通孔(3),顶面四角位置设有U型拉环(4),上方长方体的底面为格栅网(15),格栅网(15)的边缘设有拉环(12),拉环(12)上挂有网笼(6),网笼(6)底端通过缆绳与下方长方体框架底面边缘连接,格栅网(15)中心位置设有圆台框架(19),圆台框架(19)无顶,圆台框架(19)底面设有小圆锥体通道(20),小圆锥体通道(20)无顶无底,小圆锥体通道(20)侧面为网片(21),小圆锥体通道(20)中部侧面外部和顶面分别设有水平平行的中间环形盘(22)和顶端环形盘(23),圆台框架(19)与小圆锥体通道(20)公用的底面去掉,圆台框架(19)侧面为有节网片(11),圆台框架(19)上底设有底面直径与圆台框架(19)上底直径相同的空心圆柱体,圆柱体上底面未到达圆形通孔处,圆柱体两个底面去掉,圆柱体侧面留有两个支撑杆(10),其余部分去掉,两个支撑杆(10)的距离为圆柱体底面直径的距离,圆柱体内部设有锥形铁盖(16),锥形铁盖(16)的边缘位置设有两个小孔,圆柱体侧面两个支撑杆(10)穿过小孔,锥形铁盖(16)通过穿过圆形通孔(3)的链接绳(7)与长方体外的塑料浮球(8)连接,锥形铁盖(16)内侧设有LED灯带,LED灯带连接电源;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龙李多慧王路平姜大为王井军李勇曾晨杜鑫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大连超熙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