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侠专利>正文

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01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装置,包括作业机架,所述作业机架上分别设置有通氧箱和发酵罐,所述作业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底盘架,所述底盘架上设置有承载架,所述发酵罐安装在承载架上,所述发酵罐内置安装有翻料转轴,所述翻料转轴上安装有翻料架,所述通氧箱内分别设置有空气供给箱、氧气供给箱、输气腔和媒介中转筒,所述媒介中转筒的进气口通过入气导管与输气腔相连接,所述媒介中转筒出气口通过送气导管与发酵罐内的喷气头相连接。本申请提高气流与茶叶物料的接触效果,便于提高后续红茶通氧发酵时对氧气的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是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发酵的实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反应,实际生产过程中主要控制发酵环境的温度、湿度及供氧贔,以利于多酚类物质酶促氧化反应的顺利进行,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对红茶品质有利的成分及其他香气成分。农业红茶传统发酵必须要修建发酵室,发酵室要求通风好,通过在发酵室内烧开水、开浴霸等传统方式调节发酵温度;通过在发酵室周围洒水调节湿度;通过间歇性的翻拌茶堆,对茶堆进行通气和散热,发酵吋间较长,劳动强度大,控制难度大。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742469U)公布了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装置,该专利在排风扇6的作用下,使氧气均匀通过发酵叶,并带入水蒸气,保持发酵叶湿度;向发酵容器5中输入氧气的量远大于发酵叶发酵所需氧气,但是其实际作业存在一定的缺陷,排风扇6必须在通畅的环境中才起到空气对流的效果,在发酵箱或者发酵罐内无法起到该作业效果,而该专利同步也未有相应的翻动装置,使得对茶堆进行通气和散热不便,影响发酵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装置,包括作业机架,所述作业机架上分别设置有通氧箱和发酵罐,所述作业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底盘架,所述底盘架上设置有承载架,所述发酵罐安装在承载架上,所述发酵罐内置安装有翻料转轴,所述翻料转轴上安装有翻料架,所述通氧箱内分别设置有空气供给箱、氧气供给箱、输气腔和媒介中转筒,所述空气供给箱、氧气供给箱的输气端分别安装有空气输送管和氧气输送管,所述空气输送管的输送端设置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输气腔相连接,所述氧气输送管的末端连接至混料腔,所述混料腔位于增压泵与输气腔的连接处,所述媒介中转筒的进气口通过入气导管与输气腔相连接,所述媒介中转筒出气口通过送气导管与发酵罐内的喷气头相连接,所述媒介中转筒的顶部两侧壁上安装有定位轴承,所述定位轴承上安装有曲柄弯折杆,所述曲柄弯折杆的弯曲部位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杆端安装有活塞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氧箱的架板上安装有输气电机,所述输气电机为曲柄弯折杆的动力输入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料转轴的轴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翻料架包括上下两侧的支撑板以及安装于支撑板之间的翻料杆。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中线位置均设置有穿轴孔,所述穿轴孔的外侧安装有外沿架,所述外沿架上安装有传动螺套,所述翻料转轴穿过穿轴孔并且其轴面上的外螺纹与传动螺套的内螺纹相锲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酵罐的底部还设置传动架,传动架上安装有竖向转轴,所述竖向转轴与翻料转轴通过轴套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向转轴上分别安装有上置斜齿轮和下置斜齿轮,所述传动架上还安装有作业电机,所述作业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不完全斜齿轮,所述不完全斜齿轮正好与上置斜齿轮和下置斜齿轮呈交替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不完全斜齿轮的齿纹周长为外盘沿周长的一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申请在常规时通过空气配合发酵,需要增氧的阶段再通入纯氧,符合红茶通氧发酵作业流程。增氧作业时,对空气提供的增压效果正好对氧气进行冲击,提高氧气与空气的混合,在增压条件下,气体混合后的体积减小,从而氧气分子更容易插入至空气各分子的间隙中,从而便于提高后续红茶通氧发酵时对氧气的吸收。二.后续媒介中转筒中,通过电机带动曲柄弯折杆运动,进行挤压输气,一方面二次提高氧气与空气的混合度,提高氧气密度,提高发酵溶氧效果;另一方面给予气体一个初始加速度,提高气流与茶叶物料的接触效果。三.为了提对罐内茶叶的翻动效果,本申请带动翻料架水平方向转动并且在竖直方向呈往复上下运动,使得发酵罐内形成上下螺旋式的翻料运动趋势,而配合上述挤压输气的方式,给予气体一个初始加速度,即使在发酵罐这种无空气对流的作业环境下,也能够带动茶叶与气体进行旋转式的混合,提高气流与茶叶的接触效果,从而提高发酵速率。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以示出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同时,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角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通氧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作业机架、11-底盘架、12-承载架、2-发酵罐、21-翻料转轴、22-翻料架、23-支撑板、24-翻料杆、25-穿轴孔、26-外沿架、27-传动螺套、31-作业电机、32-不完全斜齿轮、33-竖向转轴、34-上置斜齿轮、35-下置斜齿轮、4-通氧箱、41-空气供给箱、42-氧气供给箱、43-空气输送管、44-氧气输送管、45-增压泵、46-混料腔、47-输气腔、48-入气导管、5-媒介中转筒、51-送气导管、52-喷气头、53-曲柄弯折杆、54-活塞杆、55-活塞片、56-输气电机、57-定位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装置,包括作业机架1,所述作业机架1上分别设置有通氧箱4和发酵罐2,所述作业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底盘架11,所述底盘架11上设置有承载架12,所述发酵罐2安装在承载架12上,所述发酵罐2内置安装有翻料转轴21,所述翻料转轴21上安装有翻料架22。本申请中通氧箱4用于氧气的通入,翻料架22对于发酵罐2内的红茶物料进行翻动。同时,本申请还设置有相关的加热烘干,由于该相关加热技术,本申请即采用常规作业方式,故不再描述。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通氧箱4内分别设置有空气供给箱41、氧气供给箱42、输气腔47和媒介中转筒5,所述空气供给箱41、氧气供给箱42的输气端分别安装有空气输送管43和氧气输送管44,所述空气输送管43的输送端设置有增压泵45,所述增压泵45与输气腔47相连接,所述氧气输送管44的末端连接至混料腔46,所述混料腔46位于增压泵45与输气腔47的连接处。所述媒介中转筒5的进气口通过入气导管48与输气腔47相连接,所述媒介中转筒5出气口通过送气导管51与发酵罐2内的喷气头52相连接,所述媒介中转筒5的顶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装置,包括作业机架(1),所述作业机架(1)上分别设置有通氧箱(4)和发酵罐(2),所述作业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底盘架(11),所述底盘架(11)上设置有承载架(12),所述发酵罐(2)安装在承载架(12)上,所述发酵罐(2)内置安装有翻料转轴(21),所述翻料转轴(21)上安装有翻料架(2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氧箱(4)内分别设置有空气供给箱(41)、氧气供给箱(42)、输气腔(47)和媒介中转筒(5),所述空气供给箱(41)、氧气供给箱(42)的输气端分别安装有空气输送管(43)和氧气输送管(44),所述空气输送管(43)的输送端设置有增压泵(45),所述增压泵(45)与输气腔(47)相连接,所述氧气输送管(44)的末端连接至混料腔(46),所述混料腔(46)位于增压泵(45)与输气腔(47)的连接处,所述媒介中转筒(5)的进气口通过入气导管(48)与输气腔(47)相连接,所述媒介中转筒(5)出气口通过送气导管(51)与发酵罐(2)内的喷气头(52)相连接,所述媒介中转筒(5)的顶部两侧壁上安装有定位轴承(57),所述定位轴承(57)上安装有曲柄弯折杆(53),所述曲柄弯折杆(53)的弯曲部位安装有活塞杆(54),所述活塞杆(5)的杆端安装有活塞片(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装置,包括作业机架(1),所述作业机架(1)上分别设置有通氧箱(4)和发酵罐(2),所述作业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底盘架(11),所述底盘架(11)上设置有承载架(12),所述发酵罐(2)安装在承载架(12)上,所述发酵罐(2)内置安装有翻料转轴(21),所述翻料转轴(21)上安装有翻料架(2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氧箱(4)内分别设置有空气供给箱(41)、氧气供给箱(42)、输气腔(47)和媒介中转筒(5),所述空气供给箱(41)、氧气供给箱(42)的输气端分别安装有空气输送管(43)和氧气输送管(44),所述空气输送管(43)的输送端设置有增压泵(45),所述增压泵(45)与输气腔(47)相连接,所述氧气输送管(44)的末端连接至混料腔(46),所述混料腔(46)位于增压泵(45)与输气腔(47)的连接处,所述媒介中转筒(5)的进气口通过入气导管(48)与输气腔(47)相连接,所述媒介中转筒(5)出气口通过送气导管(51)与发酵罐(2)内的喷气头(52)相连接,所述媒介中转筒(5)的顶部两侧壁上安装有定位轴承(57),所述定位轴承(57)上安装有曲柄弯折杆(53),所述曲柄弯折杆(53)的弯曲部位安装有活塞杆(54),所述活塞杆(5)的杆端安装有活塞片(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红茶通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氧箱(4)的架板上安装有输气电机(56),所述输气电机(56)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侠
申请(专利权)人:杨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