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葡萄大棚垫料栽培羊肚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1960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葡萄大棚垫料栽培羊肚菌的方法,是利用葡萄休眠期和葡萄大棚的框架材料及葡萄栽培“两畦一沟”的独特结构将羊肚菌种植在沟两侧的畦面上,畦面采用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作为垫料,将羊肚菌种播撒在垫料上,羊肚菌采收后垫料可用于葡萄栽培的良好有机肥,因此葡萄大棚栽培羊肚菌能提高大棚利用率,能极大降低羊肚菌种植成本,是经济互补、生态循环、效益显著的创新农业种植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葡萄大棚垫料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羊肚菌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葡萄大棚垫料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技术介绍
羊肚菌(Morchellaspp)俗称羊肚菜、羊肚蘑,因菌帽表面凹凸不平,形态酷似羊肚(胃)而得名。羊肚菌是世界上著名而珍贵的食药用菌,富含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羊肚菌含有C-3-氨基-L-脯氨酸、氨基异丁酸和2,4-二氨基异丁酸等稀有氨基酸,具有诱人风味,曾盛行于欧洲风靡于法国,历史上也是法国最早发现羊肚菌,至今各地也称羊肚菌为法国羊肚菌。羊肚菌属于木腐菌与植物高蛋白营养类型,但羊肚菌自身对木质纤维素分解能力有限,需要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共生,土壤中大量细菌有极强纤维素分解力,因此自然生长的羊肚菌地下土壤比较肥沃,而且土壤偏向弱碱性。世界各地人工栽培羊肚研究有近三十余年历史,于近年我国成功发现了羊肚菌营养转化过程,因而使人工大面积栽培成为可能,营养转化过程简称营养包,主要成分小麦,木屑,麸皮,泥土,生石灰。木屑偏向于沉年阔叶木,而随林木资源匮乏木屑原料价格逐年增加。羊肚菌属于低温生长菌类,低温不少于2~3℃,高温不宜超过20℃,适宜温度8~13℃;羊肚菌喜好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因此陆地栽培羊肚菌大多需要建钢架棚防止雪大压跨,还要准备遮阳网避光和塑料膜保温,还要准备灌溉用水等,仅设施占种植成本7成以上,为农民种植羊肚菌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本专利技术利用葡萄大棚和垫料技术能够克服上述难题,不但能节省羊肚菌栽培成本还能在葡萄休眠期为葡农带来丰厚利润。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葡萄大棚垫料栽培羊肚菌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葡萄大棚垫料栽培羊肚菌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葡萄栽培“两畦一沟”的独特结构将羊肚菌种植在沟两侧的畦面上,种植前在畦面采用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作为垫料,将羊肚菌种播撒在上述垫料上,羊肚菌采收后垫料用于葡萄栽培的肥料;所述的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是将收集的葡萄藤加入EM菌发酵后再采用榆黄蘑食用菌接种进行发酵制得。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的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采用如下方法制得:按质量百分比计,将小麦60%、生石灰1%、泥土3%、兔粪9%、发酵葡萄藤27%混合,装袋灭菌冷却后,向袋内接入榆黄蘑菌种,发酵成熟即可,使用时需兑水至含水量60%。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葡萄藤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将收集的葡萄藤去杂并粉碎,加入兔粪及EM菌活化液,每1000kg葡萄藤加入EM菌活化液20L;然后用清水调整混合料至含水量为60%,建堆发酵,在堆料深处插入温度计,使堆料自然发酵至温度不低于50℃保持3d;翻堆后再发酵至温度70℃以上保持2d。进一步的,播种羊肚菌菌种后应搭设遮阳网,温度保持在8~13℃,促进菌丝萌发。所述的遮阳网直接借助葡萄藤的固定架进行搭设。进一步的,菌丝萌发长满畦面后,将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作为营养包,下端开口立于畦面上。本专利技术利用葡萄大棚栽培羊肚菌有很多优势互补,突出的有益之处在于:1)以葡萄藤替代林木资源减少对大自然破坏同时使废弃葡萄藤得到再利用,减少焚烧葡萄藤造成的环境空气污染;2)葡萄藤经过两次发酵特别是经过本专利技术的榆黃蘑食用菌发酵,使葡萄藤粗蛋白提高2倍,粗纤维下降40%,极大的丰富了葡萄藤营养,提高了葡萄藤用作营养基质的质量;3)利用葡萄休眠期栽培羊肚菌能极大提高葡萄大棚经济产出;4)直接利用普通大棚的框架结构和塑料膜网等资源,为栽培羊肚菌节省大量成本;5)本专利技术的垫料专为克服葡萄大棚土壤环境条件不利(如土壤酸化、盐渍化和农药残留高等)而设计,可极大提高羊肚菌产量,而且羊肚菌栽培结束后营养基质还田直接作为有机肥,可使土壤得到改良,农业生态得到良性循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葡萄大棚垫料栽培羊肚菌的示意图。图中:1、葡萄藤,2、宽沟,3、垫料,4、遮阳网,5、葡萄藤固定用铁线,6、两个并列的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本例利用葡萄大棚垫料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如下:1、进行葡萄大棚土壤整理如图1所示,葡萄大棚为“两畦一沟”,每个畦宽有2.5~3.0米,畦中间各有一行葡萄,行间距为1.5~2.0米,两哇并列中间有浅沟,而两畦的两边各有宽沟,宽约0.5米,深0.15~0.20米。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将羊肚菌种植在宽沟两侧的畦面上,应从远离葡萄根不少于20cm处到沟的边缘,可用播种面积宽度约0.8~1.2米,尽量远离葡萄株苗,以免操作不当伤害葡萄根部。播种前一天用小型翻耕机翻松畦面10~15公分,过深会伤害葡萄根部,翻松后做平,再下挖8~10cm,为垫料池,挖出的土堆积在畦中间葡萄植株根部,用本专利技术特制的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作为垫料回填垫料池并做平,喷水灌溉使土壤湿透,于第二天播种。上述的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具体如下:1)收集葡萄藤去杂粉碎3-5mm并加入3%(无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数)兔粪、加入EM菌活化液(即EM液体菌1kg,加红糖1kg,加水20kg于塑料桶内混合并密闭,常温保持2~3天),每1000kg粉碎葡萄藤加入EM菌活化液20L;然后用清水调整混合料含水量至60%左右,pH自然,建堆长度不限,宽×高=1.2×0.8m发酵7天,在堆料25cm深处选取三点插入温度计,使堆料自然发酵至温度不低于50℃保持3d;翻堆后再发酵70℃以上保持2d。发酵成熟为褐色,无异味,松软,紧握无水滴。获得发酵葡萄藤。2)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配方优化:固定主要成分:小麦60%,生石灰1%;泥土3%;变动主要成分:A兔粪3~9%;B发酵葡萄藤20~30%;C三种不同食用菌;D含水量60~66%,对变动成分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实验方案列表1:表1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配方优化方案实验共九组,每组三重复,混合后装袋,扎口,灭菌,冷却后接入相应食用菌种发酵,发酵结束测粗蛋白含量并分析,结果见表2.表2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配方优化结果实验结果最佳组合:AK3\BK3\CK2\DK1;试验影响:R3>R4>R2>R1。配方优化方案是:选用榆黄蘑,发酵原料含水量60%,发酵葡萄藤30%与兔粪9%比例效果最佳。对三种不同食用菌配方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3。表3.不同食用菌发酵葡萄藤营养成分分析表4结果表明,不同的食用菌发酵葡萄藤营养变化呈极显著,与不发酵对照比榆黄蘑发酵葡萄藤粗蛋白含量提高2.03倍,达到8.80%;粗纤维下降47%,为32.1%;营养远高于大球盖菇和平菇。三种食用菌发酵后营养均高于对照,表明葡萄藤经过食用菌发酵营养好于发酵之前。食用菌发酵葡萄藤产品质量分析见表4.表4.食用菌发酵葡萄藤产品质量分析结果表明,食用菌发酵葡萄藤富含15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葡萄大棚垫料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葡萄栽培“两畦一沟”的独特结构将羊肚菌种植在沟两侧的畦面上,种植前在畦面采用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作为垫料,将羊肚菌种播撒在上述垫料上,羊肚菌采收后垫料用于葡萄栽培的肥料;所述的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是将收集的葡萄藤加入EM菌发酵后再采用榆黄蘑食用菌接种进行发酵制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葡萄大棚垫料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葡萄栽培“两畦一沟”的独特结构将羊肚菌种植在沟两侧的畦面上,种植前在畦面采用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作为垫料,将羊肚菌种播撒在上述垫料上,羊肚菌采收后垫料用于葡萄栽培的肥料;所述的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是将收集的葡萄藤加入EM菌发酵后再采用榆黄蘑食用菌接种进行发酵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葡萄大棚垫料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葡萄藤二元发酵营养基质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按质量百分比计,将小麦60%、生石灰1%、泥土3%、兔粪9%、发酵葡萄藤27%混合,装袋灭菌冷却后,向袋内接入榆黄蘑菌种,发酵成熟即可,使用时需兑水至含水量6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葡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