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846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器,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为圆盘状且设备主体的侧壁设置有充电连接端,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充电感应盘对应的轨道盘,轨道盘上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线圈移动导轨,线圈移动导轨上还设置有充电线盘,充电线盘的底部还设置有总控制器、定位平台、方向轮组件和转向轮组件,总控制器与电源连接端电性连接,定位平台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驱动轮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充电感应盘上的传感器判断手机接收线圈所在位置,从而根据输出功率判断充电最佳位置,通过单片机指挥驱动电机带动充电线圈运动到充电效率最高的地方,以达到最佳的充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在当下手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无线化成为潮流的今天,取消有线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其充电效率不高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他的发展,目前行业普遍使用的无线充电标准为Qi,其大充电功率为15W,和高通的QC2.0快充规范差不多。但高通有线的快充技术已经发展到了QC4+,最大功率可以达到60W。究其原因,无线充电使用的是感应式充电技术,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手机上,因而用户必须要将设备放置在专门的充电板上,如果设备内部的感应线圈和充电板上的线圈没有对好就会导致效率不高。因而我们设计一个可以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器,包括有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为圆盘状且设备主体的侧壁设置有充电连接端,所述电源连接端上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连接线,所述设备主体的面部设置有充电感应盘和位置感应器,所述位置感应器圆周分布于充电感应盘外围。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充电感应盘对应的轨道盘,所述轨道盘上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线圈移动导轨,所述线圈移动导轨上还设置有充电线盘。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线盘上设置有充电线圈,所述充电线盘的底部还设置有总控制器、定位平台、方向轮组件和转向轮组件。进一步的,所述总控制器与电源连接端电性连接,所述定位平台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驱动轮组件。进一步的,所述方向轮组件和转向轮组件相互配合设置且转向轮组件基于方向轮组件为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用来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并加以创新性的改进,同时增加其实际的使用效果。本技术将推出,设备主体为圆盘状且设备主体的侧壁设置有充电连接端,电源连接端上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连接线,设备主体的面部设置有充电感应盘和位置感应器,位置感应器圆周分布于充电感应盘外围。本技术通过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充电感应盘对应的轨道盘,轨道盘上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线圈移动导轨,线圈移动导轨上还设置有充电线盘,充电线盘上设置有充电线圈,充电线盘的底部还设置有总控制器、定位平台、方向轮组件和转向轮组件,总控制器与电源连接端电性连接,定位平台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驱动轮组件,方向轮组件和转向轮组件相互配合设置且转向轮组件基于方向轮组件为对称设置。本技术中,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通过单片机带动线圈的移动从而达到提高充电效率的功能,材料及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产品体积相对较小,易于普及和发展。通过提升线圈位置精度而非如今市面上普遍的集成多个线圈,提高覆盖面积的方式,能更有效地提升充电效率同时减少电磁辐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器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器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器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设备主体;2、电源连接端;3、外接电源连接线;4、充电感应盘;5、位置感应器;6、轨道盘;7、线圈移动导轨;8、充电线盘;9、充电线圈;10、总控制器;11、定位平台;12、方向轮组件;13、转向轮组件;14、驱动电机;15、驱动轮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照图1-3,一种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器,包括有设备主体1,所述设备主体1为圆盘状且设备主体1的侧壁设置有充电连接端2,所述电源连接端2上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连接线3,所述设备主体1的面部设置有充电感应盘4和位置感应器5,所述位置感应器5圆周分布于充电感应盘4外围。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充电感应盘4对应的轨道盘6,所述轨道盘6上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线圈移动导轨7,所述线圈移动导轨7上还设置有充电线盘8。所述充电线盘8上设置有充电线圈9,所述充电线盘8的底部还设置有总控制器10、定位平台11、方向轮组件12和转向轮组件13。所述总控制器10与电源连接端2电性连接,所述定位平台1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驱动轮组件15。所述方向轮组件12和转向轮组件13相互配合设置且转向轮组件13基于方向轮组件12为对称设置。本技术中,使用时,手机放到充电感应盘4上,充电感应盘4内部的单片机指挥驱动电机14,带动圆盘状充电线圈9运动到充电效率最高的地方(根据输出功率判断最佳位置),从而实现快速充电效果,提高充电效率,所述设备主体1的面部设置有充电感应盘4和位置感应器5,所述位置感应器5圆周分布于充电感应盘4外围,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充电感应盘4对应的轨道盘6,所述轨道盘6上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线圈移动导轨7,所述线圈移动导轨7上还设置有充电线盘8,所述充电线盘8上设置有充电线圈9,所述充电线盘8的底部还设置有总控制器10、定位平台11、方向轮组件12和转向轮组件13,所述总控制器10与电源连接端2电性连接,所述定位平台1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驱动轮组件15,当原边副边线圈距离较小时,感应电能传输效率很高,而相隔一定的空间的感应电能传输效率较低,因而可以通过充电感应盘4上的传感器判断手机接收线圈所在位置,从而根据输出功率判断充电最佳位置,通过单片机指挥驱动电机14带动充电线圈9运动到充电效率最高的地方,以达到最佳的充电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器,包括有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为圆盘状且设备主体(1)的侧壁设置有电源连接端(2),所述电源连接端(2)上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连接线(3),所述设备主体(1)的面部设置有充电感应盘(4)和位置感应器(5),所述位置感应器(5)圆周分布于充电感应盘(4)外围,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充电感应盘(4)对应的轨道盘(6),所述轨道盘(6)上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线圈移动导轨(7),所述线圈移动导轨(7)上还设置有充电线盘(8),所述充电线盘(8)上设置有充电线圈(9),所述充电线盘(8)的底部还设置有总控制器(10)、定位平台(11)、方向轮组件(12)和转向轮组件(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对准的无线充电器,包括有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为圆盘状且设备主体(1)的侧壁设置有电源连接端(2),所述电源连接端(2)上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连接线(3),所述设备主体(1)的面部设置有充电感应盘(4)和位置感应器(5),所述位置感应器(5)圆周分布于充电感应盘(4)外围,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充电感应盘(4)对应的轨道盘(6),所述轨道盘(6)上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线圈移动导轨(7),所述线圈移动导轨(7)上还设置有充电线盘(8),所述充电线盘(8)上设置有充电线圈(9),所述充电线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兰青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