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射-逆反射”双光场显微成像装置
本技术属于显微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射-逆反射”双光场显微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海洋浮游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和重要组成部分(浮游动物),也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其中很多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观测手段,其结合图像分析、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实现自动种类识别和分类技术,进而分析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及其分布和变化特征等,在浮游生物观测中日益受到重视并开始得到广发应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在中小型浮游生物观测中具有重要且关键的地位。然而,在海洋中目标的出现具有随机性,现有的探测系统其设计的照明光场分布方式均是单向的,在同一系统中是不能实现对透明和非透明目标进行兼顾观测的。具体表现在对于透明(或近似透明)目标来说,基于背照光技术的暗场照明是较好的解决方案,但对于非透明(低透射率)目标,只能采用前照光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普通光学显微成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入射-逆反射”双光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射-逆反射”双光场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回射模块(1)、样品池(2)、样品、照明光源(5)、显微成像镜头(6)、图像采集装置(7),所述光源回射模块(1)、样品池(2)、显微成像镜头(6)以及图像采集装置(7)依次同轴安放;所述照明光源(5)分别位于显微成像镜头(6)两侧照射样品池(2);所述样品池内盛放有样品;所述样品包括透明目标探测物(3)和非透明目标探测物(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射-逆反射”双光场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回射模块(1)、样品池(2)、样品、照明光源(5)、显微成像镜头(6)、图像采集装置(7),所述光源回射模块(1)、样品池(2)、显微成像镜头(6)以及图像采集装置(7)依次同轴安放;所述照明光源(5)分别位于显微成像镜头(6)两侧照射样品池(2);所述样品池内盛放有样品;所述样品包括透明目标探测物(3)和非透明目标探测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射-逆反射”双光场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回射模块(1)包括固定板(11)、光源回射器阵列(12),所述固定板(11)上附设有光源回射器阵列(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射-逆反射”双光场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回射器阵列(12)包括角锥棱镜阵列,所述角锥棱镜阵列具有使光束平行于原入射光束返回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射-逆反射”双光场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锥棱镜阵列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冰,郭朝舜,郑海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