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傅里叶叠层的显微成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780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叠层的显微成像方法,点亮环形LED面阵明场区域的灯珠,采集明场图像;依次点亮环形LED面阵暗场区域的灯珠,采集12幅暗场图像。用采集到的明场图像进行图像信息频谱的初始化;用拍摄到的明场图像进行约束,恢复图像的明场频谱信息;用拍摄到的暗场图像进行约束,恢复图像的暗场频谱信息;重复约束过程直到图像收敛。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张明场图像作为明场信息的约束,大大减少了系统图像采集的数量,提高了系统的计算效率,单个视野下的计算和采图时间可以控制在2秒以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傅里叶叠层的显微成像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傅里叶叠层的显微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在医学上,对于身体组织的病变问题,医生们需要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制成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诊断,并检查其是属于炎症还是癌变并做出具体的病情分析。通才采用数字病理切片又称虚拟病理切片,是一种现代数字系统与传统光学放大装置有机结合的技术。它将传统的玻璃病理切片通过全自动显微镜或光学放大系统扫描采集得到高分辨数字图像,再应用计算机对得到的图像自动进行高精度多视野无缝隙拼接和处理,获得优质的可视化数据以应用于病理学的各个领域。数字病理系统往往采用放大倍率为40倍以上的高数值孔径的物镜进行成像,这使得系统需要很强的照明光源,来获取极短的曝光时间来获取一副图像,再通过高精度、高速度的机械扫描的方式将整个样品遍历,并在遍历的过程中进行图像拼接。这种高精度、高速度的机械扫描方式,使得目前市场上的数字病理系统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这大大加重了患者在医疗费用上的支出。究其原因是,传统显微镜在其成像分辨率与成像视场上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方面。随着计算显微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于2013年Zheng等人提出傅里叶叠层成像技术可实现使用一个低数值孔径,低放大倍率的物镜,获得大视场和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ZhengG,HorstmeyerR,YangC.Wide-field,high-resolutionFourierptychographicmicroscopy.Naturephotonics.2013;7:739-45.)。该技术通过一块可编程LED,每个LED单独发出不同角度的照明光对样品进行拍摄,将拍摄到的一系列低分辨率的样品振幅信息在频率域进行合成。其中,每个LED拍摄到的低分辨率图在频率域中对应于不同频率孔径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对计算的样品信息进行强度约束,并运用迭代方法进行计算得到一个最终收敛的结果。这些低分辨率图像所对应的孔径位置由LED的照明角度相对应,最终可达到的分辨率为照明数值孔径与物镜数字空间共同确定,若采用远大于物镜数值孔径的照明数值孔径就可以大大提高成像分辨率。由于采用的LED面阵较为密集,计算和采图过程中耗费时间过长,无法达到现有病理系统的技术指标。如何采用更少的图像和更快捷的计算成为了这一技术应用于数字病理系统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傅里叶叠层的显微成像方法,不仅能减少采图数量,也能减低计算耗时,并保证计算所获得的图像分辨率不降低。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傅里叶叠层的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1:获取待测样品的明场图像和暗场图像;步骤2:确定样品初始复振幅分布对应频率域的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步骤3:利用光学传递函数和样品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生成非相干明场图像的复振幅分布;步骤4:将非相干明场图像的复振幅分布中的振幅替换为非相干照明下拍摄的明场图像,并将替换后的非相干明场图像的复振幅分布对应的频谱信息填回步骤2中的频谱复振幅分布;步骤5:从高分辨率频谱中获取一个与暗场图像对应的子孔径的频谱信息,并对其做逆傅里叶变换生成对应照明角度的低分辨率样品的复振幅分布;步骤6:将生成的低分辨率样品的复振幅分布中的振幅替换为对应照明角度拍摄的振幅拜尔图像,并得到对应的频谱信息,更新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和相干传递函数;步骤7:重复步骤5、6,直到所有子孔径迭代完成;步骤8:重复步骤3~7,直到高分辨率样品复振幅分布收敛稳定。优选地,获取待测样品的明场图像和暗场图像的具体方法为:将环形LED面阵(1)、样品(2)、显微物镜(3)、筒镜(4)以及相机(5)置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环形LED面阵(1)设置在样品(2)前方,样品(2)设置在显微物镜(3)的前焦面上,筒镜(4)置于显微物镜(3)后方,显微物镜(3)到筒镜(4)距离为二者机械焦距之和,相机(5)位于筒镜(4)的后焦面上;所述环形LED面阵(1)内部设置9颗LED灯,环上均匀设置12颗灯;点亮内部9颗LED灯,获得明场图像;分别点亮环的12颗灯,对应得到12幅暗场图像。优选地,样品初始复振幅分布具体为:式中,IBF(r,rgb)为初始振幅分布;样品初始复振幅分布对应频率域的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具体为:S1(u,rgb)=F{ψh(r,rgb)}。优选地,利用光学传递函数和样品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生成的非相干明场图像的复振幅分布具体为:式中,S1(u,rgb)表示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O(u,rgb)表示光学传递函数,IlBF(r,rgb)表示非相干明场图像的强度分布,表示生成非相干明场图像的相位分布。优选地,替换后的非相干明场图像的复振幅分布具体为:式中,为非相干照明下拍摄的明场图像,表示生成非相干明场图像的相位分布。优选地,获取的子孔径的频谱信息具体为:式中,Pn(rgb)为相干传递函数,S(u-un,rgb)为样品的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优选地,对应照明角度的低分辨率样品的复振幅分布具体为:优选地,更新样品的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和相干传递函数的具体公式为:式中,α,β为迭代系数;Sn(u,rgb)为第n次更新的样品的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Pn(u,rgb)为第n次更新的相干传递函数;φn(u,rgb)表示与拍摄的暗场图像对应的子区域的频谱信息,φ′n(u,rgb)表示替换振幅后对应子区域的频谱信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专利技术不需任何机械扫描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可实现快速的大视场超分辨;(2)本专利技术采用一张明场图像作为明场信息的约束,大大减少了系统图像采集的数量,提高了系统的计算效率,单个视野下的计算和采图时间可以控制在2秒以内;(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LED面阵较为稀疏,制作方便,同时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数字病理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环形LED面阵与环形LED面阵模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对分辨率板进行超分辨率成像的实验结果,其中(a1)(a2)是经典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算法重构出的样品频域和空间域信息;(b1)(b2)是本专利技术拜尔编码的快速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算法重构出的样品频域和空间域信息;(c)是随着迭代次数本文方法和经典方法计算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图5为动物肺部切片的观测结果,(a)是中心单科灯照明的拜尔编码图像,(b)是采集到的明场拜尔编码图像,(c)是经典傅里叶叠层方法计算结果,(d)是本专利技术计算结果。图6为小鼠肾切片的观测结果,(a)是中心单科灯照明的拜尔编码图像,(b)是采集到的明场拜尔编码图像,(c)是经典傅里叶叠层方法计算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傅里叶叠层的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n步骤1:获取待测样品的明场图像和暗场图像;/n步骤2:确定样品初始复振幅分布对应频率域的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n步骤3:利用光学传递函数和样品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生成非相干明场图像的复振幅分布;/n步骤4:将非相干明场图像的复振幅分布中的振幅替换为非相干照明下拍摄的明场图像,并将替换后的非相干明场图像的复振幅分布对应的频谱信息填回步骤2中的频谱复振幅分布;/n步骤5:从高分辨率频谱中获取一个与暗场图像对应的子孔径的频谱信息,并对其做逆傅里叶变换生成对应照明角度的低分辨率样品的复振幅分布;/n步骤6:将生成的低分辨率样品的复振幅分布中的振幅替换为对应照明角度拍摄的振幅拜尔图像,并得到对应的频谱信息,更新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和相干传递函数;/n步骤7:重复步骤5、6,直到所有子孔径迭代完成;/n步骤8:重复步骤3~7,直到高分辨率样品复振幅分布收敛稳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傅里叶叠层的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1:获取待测样品的明场图像和暗场图像;
步骤2:确定样品初始复振幅分布对应频率域的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
步骤3:利用光学传递函数和样品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生成非相干明场图像的复振幅分布;
步骤4:将非相干明场图像的复振幅分布中的振幅替换为非相干照明下拍摄的明场图像,并将替换后的非相干明场图像的复振幅分布对应的频谱信息填回步骤2中的频谱复振幅分布;
步骤5:从高分辨率频谱中获取一个与暗场图像对应的子孔径的频谱信息,并对其做逆傅里叶变换生成对应照明角度的低分辨率样品的复振幅分布;
步骤6:将生成的低分辨率样品的复振幅分布中的振幅替换为对应照明角度拍摄的振幅拜尔图像,并得到对应的频谱信息,更新高分辨率频谱复振幅分布和相干传递函数;
步骤7:重复步骤5、6,直到所有子孔径迭代完成;
步骤8:重复步骤3~7,直到高分辨率样品复振幅分布收敛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傅里叶叠层的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待测样品的明场图像和暗场图像的具体方法为:
将环形LED面阵(1)、样品(2)、显微物镜(3)、筒镜(4)以及相机(5)置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环形LED面阵(1)设置在样品(2)前方,样品(2)设置在显微物镜(3)的前焦面上,筒镜(4)置于显微物镜(3)后方,显微物镜(3)到筒镜(4)距离为二者机械焦距之和,相机(5)位于筒镜(4)的后焦面上;
所述环形LED面阵(1)内部设置9颗LED灯,环上均匀设置12颗灯;
点亮内部9颗LED灯,获得明场图像;
分别点亮环的12颗灯,对应得到12幅暗场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傅里叶叠层的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样品初始复振幅分布具体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珍张祖鑫陈钱左超孙佳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