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汽回收装置及回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1336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乏汽回收装置及回收系统,涉及锅炉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高乏汽的回收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乏汽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回收部、乏汽部和喷淋部;回收部包括回收室、排气管和排水管,排气管的一端连接于回收室顶壁,另一端连接于除盐水加热设备,排水管的一端连接于回收室的底壁,另一端连接于疏水箱;乏汽部包括进气管和折流体,折流体设置于回收室内,折流体的一端和回收室的内部空间相通,进气管的一端连接于用汽设备,另一端贯穿回收室的侧壁,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折流体的另一端;喷淋部设置于折流体的上方,用于向回收室内喷射水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乏汽回收装置及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乏汽回收装置及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国内现有的锅炉装置的定期排污扩容器均为扩容直排式,锅炉定期排污水、事故排水、连排水均排至定期排污扩容器经减压扩容后乏汽(二次蒸汽)通过排汽管直接排放至大气,污水则通过排污管直接排放至污水降温池。而定期排污扩容器基本布置在锅炉框架附近,排放的乏汽对锅炉框架及附近设备腐蚀较重,而这部分乏汽的直接排放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那么如何在不改变工厂原有的设备、设施以及管线安装布局的情况下,将乏汽消除或回收利用,现有技术给出了锅炉定期排污扩容器上的乏汽消除喷淋头,该喷淋头包括安插在定期排污扩容器排汽口处的桶状喷水管以及与所述喷水管管口连接并将所述喷水管与脱盐水管道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喷水管的管壁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喷孔。但是,蒸汽在上述扩容器内的停留时间太短,消除乏汽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乏汽回收装置及回收系统,主要目的是提高乏汽的回收利用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回收部,所述回收部包括回收室、排气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回收室顶壁,另一端连接于除盐水加热设备,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回收室的底壁,另一端连接于疏水箱;/n乏汽部,所述乏汽部包括进气管和折流体,所述折流体设置于所述回收室内,所述折流体的一端和所述回收室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于用汽设备,另一端贯穿所述回收室的侧壁,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折流体的另一端;/n喷淋部,所述喷淋部设置于所述折流体的上方,用于向所述回收室内喷射水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收部,所述回收部包括回收室、排气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回收室顶壁,另一端连接于除盐水加热设备,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回收室的底壁,另一端连接于疏水箱;
乏汽部,所述乏汽部包括进气管和折流体,所述折流体设置于所述回收室内,所述折流体的一端和所述回收室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于用汽设备,另一端贯穿所述回收室的侧壁,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折流体的另一端;
喷淋部,所述喷淋部设置于所述折流体的上方,用于向所述回收室内喷射水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汽部还包括多个输气管,所述折流体包括第一环形板、第二环形板和第三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和所述第三环形板依次套接,所述第一环形板贴附于所述回收室的侧壁,所述第一环形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环形板的上端,所述第一环形板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环形板的下端,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二环形板和所述第三环形板之间形成第二空间,每一个所述输气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空间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云蒲云飞孙军肖洪成高凡张富生卜文龙汤侠翟金涛杨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西部天富合盛热电有限公司新疆西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