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28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平台,涉及移动设备支架技术领域,包括平台、中间支腿、至少三个行走腿以及卡接支撑件;中间支腿的侧面设有第一卡座;三个行走腿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与中间支腿铰接;卡接支撑件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轴与中间支腿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平台,利用中间支腿对上方平台进行支撑,通过驱动卡接支撑件绕第二铰接轴转动至卡接支撑件的一端与第一卡座卡接、另一端与行走腿抵接时,行走腿落下,中间支腿悬空,行走腿下端的滚轮能够带动平台移动;反之使卡接支撑件脱离第一卡座,则中间支腿支撑平台,行走腿与平台没有力的作用,实现了平台的稳定放置与顺畅移动两个状态的快速切换,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平台
本技术属于移动设备支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在施工过程中,多会用到一些监测或者定位设备。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多需要频繁移动,以进行多个位置的监测或定位。如果利用固定支架对设备进行支撑,则设备和支架难以方便的进行转移和搬运。现有技术中,会采用在平台下方铰接有行走腿,利用顶丝与行走腿靠近铰接点的一端抵接,实现带动行走腿下端向中心处收拢,以便利用行走腿顶撑平台实现平台的移动,但上述方式顶紧操作繁琐,不利于提高效率且顶紧后稳定性差,而如果采用气缸等构件,又存在需要设置液压管路的问题,不便于户外施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设备支架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繁琐或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平台,包括平台、中间支腿、至少三个行走腿以及卡接支撑件;平台的上板面垂直于上下方向设置且用于承托设备;中间支腿连接于平台的下板面的中部,用于支撑平台;中间支腿的侧面设有第一卡座;至少三个行走腿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与中间支腿铰接,下端分别设置有滚轮,第一铰接轴平行于平台的上板面设置;卡接支撑件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轴与中间支腿铰接,一端用于与其中一个行走腿抵接并下压该行走腿,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铰接轴平行于第一铰接轴设置;其中,行走腿具有因第一铰接轴转动及第二铰接轴转动而抬起和落下的两个状态;在行走腿处于落下状态时,卡接支撑件的自由端与第一卡座卡接,且卡接支撑件与行走腿的上部抵接;在行走腿处于抬起状态时,卡接支撑件与第一卡座脱离。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卡接支撑件包括凸轮和立杆;凸轮与第二铰接轴相连且外周用于与行走腿抵接;立杆设置于凸轮的外周;立杆远离凸轮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卡座卡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凸轮为椭圆形凸轮,且凸轮的长轴与立杆的中心线共线。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立杆上设有板面平行于立杆的轴向设置的托盘。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行走腿上设有第二卡座,在行走腿处于抬起状态时,卡接支撑件与第二卡座卡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行走腿包括铰接部和延伸部;铰接部的一端与中间支腿铰接;第二卡座设置于铰接部上,在行走腿处于抬起状态时,立杆平行于铰接部设置;延伸部的一端与铰接部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设有滚轮,延伸部与铰接部呈钝角夹角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每一行走腿均连接有至少一个卡接支撑件。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间支腿的外周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支撑杆,第一铰接轴设置于支撑杆的下端,第一卡座设置于支撑杆的外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移动平台还包括若干个设置于中间支腿外周且用于支撑平台的外支腿,中间支腿与外支腿的底面齐平。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外支腿自上而下向外侧倾斜设置,支撑杆与平台的连接点与外支腿与平台的连接点共圆设置;并且行走腿与外支腿的数量相同,且外支腿位于相邻两个行走腿中间。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平台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平台,利用中间支腿对上方平台进行支撑,通过驱动卡接支撑件绕第二铰接轴转动至卡接支撑件的一端与第一卡座卡接、另一端与行走腿抵接时,行走腿落下,中间支腿悬空,行走腿下端的滚轮能够带动平台移动;反之使卡接支撑件脱离第一卡座,则中间支腿支撑平台,行走腿与平台没有力的作用,实现了平台的稳定放置与顺畅移动两个状态的快速切换,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平台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移动平台的行走腿处于落下状态时的A-A的旋转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移动平台的行走腿处于抬起状态时的A-A的旋转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平台放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平台;200、中间支腿;210、第一铰接轴;220、第二铰接轴;230、支撑杆;300、行走腿;310、铰接部;320、延伸部;330、滚轮;400、卡接支撑件;410、凸轮;411、第一卡座;412、第二卡座;420、立杆;430、托盘;500、外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平台进行说明。移动平台,包括平台100、中间支腿200、至少三个行走腿300以及至少三个卡接支撑件400;平台100的上板面垂直于上下方向设置且用于承托设备;中间支腿200连接于平台100的下板面的中部且用于支撑平台100;中间支腿200的侧面设有第一卡座411;行走腿300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210与中间支腿200铰接,下端分别设置有滚轮330,第一铰接轴210平行于平台100的上板面设置;卡接支撑件400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轴220与中间支腿200铰接,卡接支撑件400的一端用于与其中一个行走腿300抵接并下压该行走腿300,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铰接轴220平行于第一铰接轴210设置;其中,行走腿300具有因第一铰接轴210转动及第二铰接轴220转动而抬起和落下的两个状态;在行走腿300处于落下状态时,卡接支撑件400的自由端与第一卡座411卡接,且卡接支撑件400与行走腿300的上部抵接;在行走腿300处于抬起状态时,卡接支撑件400与第一卡座411脱离。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平台,利用中间支腿200实现对上方平台100的支撑,通过驱动卡接支撑件400绕第二铰接轴220转动至卡接支撑件400的一端与第一卡座411卡接、另一端与行走腿300抵接时,行走腿300落下,中间支腿200悬空,行走腿300下端的滚轮330带动平台100移动;反之使卡接支撑件400脱离第一卡座4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平台,上板面垂直于上下方向设置,用于承托设备;/n中间支腿,连接于所述平台的下板面的中部,用于支撑所述平台;所述中间支腿的侧面设有第一卡座;/n至少三个行走腿,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中间支腿铰接,下端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铰接轴平行于所述平台的上板面设置;以及/n卡接支撑件,中部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中间支腿铰接,一端用于与其中一个所述行走腿抵接并下压该所述行走腿,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铰接轴平行于所述第一铰接轴设置;/n其中,所述行走腿具有因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及所述第二铰接轴转动而抬起和落下的两个状态;在所述行走腿处于落下状态时,所述卡接支撑件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卡座卡接,且所述卡接支撑件与所述行走腿的上部抵接;在所述行走腿处于抬起状态时,所述卡接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卡座脱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上板面垂直于上下方向设置,用于承托设备;
中间支腿,连接于所述平台的下板面的中部,用于支撑所述平台;所述中间支腿的侧面设有第一卡座;
至少三个行走腿,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中间支腿铰接,下端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铰接轴平行于所述平台的上板面设置;以及
卡接支撑件,中部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中间支腿铰接,一端用于与其中一个所述行走腿抵接并下压该所述行走腿,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铰接轴平行于所述第一铰接轴设置;
其中,所述行走腿具有因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及所述第二铰接轴转动而抬起和落下的两个状态;在所述行走腿处于落下状态时,所述卡接支撑件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卡座卡接,且所述卡接支撑件与所述行走腿的上部抵接;在所述行走腿处于抬起状态时,所述卡接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卡座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支撑件包括:
凸轮,与所述第二铰接轴相连且外周用于与所述行走腿抵接;以及
立杆,设置于所述凸轮的外周;所述立杆远离所述凸轮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座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为椭圆形凸轮,且所述凸轮的长轴与所述立杆的中心线共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上设有板面平行于所述立杆的轴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德阔贾尚帅彭垒张文敏韩铁礼王兴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