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的显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278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的显示机构。所述计算机的显示机构包括圆形底座;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上;承重块,所述承重块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的顶部;顶块,所述顶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顶块的顶部;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计算机的显示机构具有可以方便的对显示器的高度与角度进行调节,不易弄坏显示器,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群,调节到较佳的观看角度,减少对视力损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的显示机构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的显示机构。
技术介绍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然而传统的办公用计算机的显示器一般直接放置到桌面上,显示器不能很好的进行高度调节,个子较高和较矮的人都不能保持较佳的高度看显示器,长期如此会损害视力,且调节角度多直接掰动显示器,容易弄坏显示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机的显示机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的对显示器的高度与角度进行调节,不易弄坏显示器,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群,调节到较佳的观看角度,减少对视力损害的计算机的显示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计算机的显示机构包括:圆形底座;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上;承重块,所述承重块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的顶部;顶块,所述顶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顶块的顶部;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且所述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相互旋合;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承重块上;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上;两个控制按钮,两个所述控制按钮均设置在所述圆形底座的顶部。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衔接座、推杆电机、铰接块和支撑杆,所述衔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块上,所述推杆电机铰接安装在所述衔接座上,所述铰接块铰接安装在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支撑杆铰接安装在所述承重块上,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圆形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优选的,所述顶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优选的,所述承重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的内圈套设有所述支撑柱。优选的,所述承重块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螺纹杆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螺纹相互旋合。优选的,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有滑杆,所述铰接块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计算机的显示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的显示机构,启动驱动马达,承重块带动角度调节机构运动,直至运动到合适的高度,方便不同身高的人观看,启动推杆电机,推杆电机带动铰接块运动,铰接块带动显示屏运动,直至显示屏运动到合适的位置,便于观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计算机的显示机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圆形底座,2、螺纹杆,3、承重块,4、支撑柱,5、顶块,6、驱动马达,7、第一斜齿轮,8、第二斜齿轮,9、衔接座,10、推杆电机,11、铰接块,12、支撑杆,13、显示屏,14、控制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计算机的显示机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计算机的显示机构包括:圆形底座1;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转动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1上;承重块3,所述承重块3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杆2上;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固定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1的顶部;顶块5,所述顶块5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4的顶端;驱动马达6,所述驱动马达6固定安装在所述顶块5的顶部;第一斜齿轮7,所述第一斜齿轮7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马达6的输出轴上;第二斜齿轮8,所述第二斜齿轮8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杆2上,且所述第二斜齿轮8与所述第一斜齿轮7相互旋合;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承重块3上;显示屏13,所述显示屏13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上;两个控制按钮14,两个所述控制按钮14均设置在所述圆形底座1的顶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衔接座9、推杆电机10、铰接块11和支撑杆12,所述衔接座9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块3上,所述推杆电机10铰接安装在所述衔接座9上,所述铰接块11铰接安装在所述推杆电机10的输出轴上,所述支撑杆12铰接安装在所述承重块3上,且所述显示屏13与所述支撑杆12之间固定安装。所述圆形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杆2上。所述顶块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杆2上。所述承重块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的内圈套设有所述支撑柱4。所述承重块3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2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螺纹杆2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螺纹相互旋合。所述显示屏13的一侧设有滑杆,所述铰接块11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计算机的显示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两个控制按钮14分别通过导线与推杆电机10和驱动马达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首先根据自己所需的高度,启动驱动马达6,驱动马达6带动第一斜齿轮7运动,第一斜齿轮7带动第二斜齿轮8运动,第二斜齿轮8带动螺纹杆2运动,螺纹杆2带动承重块3运动,承重块3带动角度调节机构运动,直至运动到合适的高度,方便不同身高的人观看;启动推杆电机10,推杆电机10带动铰接块11运动,铰接块11带动显示屏13运动,直至显示屏13运动到合适的位置,便于观看。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计算机的显示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的显示机构,启动驱动马达6,承重块3带动角度调节机构运动,直至运动到合适的高度,方便不同身高的人观看,启动推杆电机10,推杆电机10带动铰接块11运动,铰接块11带动显示屏13运动,直至显示屏13运动到合适的位置,便于观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的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圆形底座;/n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上;/n承重块,所述承重块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上;/n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的顶部;/n顶块,所述顶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n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顶块的顶部;/n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n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且所述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相互旋合;/n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承重块上;/n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上;/n两个控制按钮,两个所述控制按钮均设置在所述圆形底座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的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形底座;
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上;
承重块,所述承重块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上;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的顶部;
顶块,所述顶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
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顶块的顶部;
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
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且所述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相互旋合;
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承重块上;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上;
两个控制按钮,两个所述控制按钮均设置在所述圆形底座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的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衔接座、推杆电机、铰接块和支撑杆,所述衔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块上,所述推杆电机铰接安装在所述衔接座上,所述铰接块铰接安装在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支撑杆铰接安装在所述承重块上,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安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若玫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