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122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板,底座的上表面四角开设有螺纹槽,螺栓滑动穿过安装板的四角通过螺纹与底座连接。安装板和底座之间的螺栓上嵌套有弹簧,弹簧对安装板起着支撑和减震作用。安装板的四角在螺栓上嵌套有橡胶套,橡胶套的设置便于对安装板水平方向进行减震,从而实现全方位减震。当受到震动时,弹簧和橡胶套进行竖直和水平方向减震,实现了全方位减震。通过螺栓即可安装,使安装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震效果好,平整性好,便于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
技术介绍
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及用途。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通常会制作立体的建筑模型,建筑模型给人们更直观的空间构思和体悟,更加容易明白建筑结构。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422247U,公告日:2019.01.22)公开了一种拼接式建筑设计模型,包括楼层模型、窗台模型、窗户外框模型、窗户玻璃模型、阳台模型、楼顶模型、电梯模型、连接卯眼、楼层榫头、窗台榫头、阳台栏杆、阳台榫头、楼顶榫头和电梯榫头,所述楼层模型上设有窗户外框模型,且在窗户外框模型内安装有窗户玻璃模型,在楼层模型上开有若干连接卯眼。将整体的建筑模型分割成若干部件,建筑模型的部件可通过卯榫结构连为一体,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调整楼层数量来控制建筑模型整体的高度,直观的体现不同高度的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该模型在完成设计任务或展示任务后,可以拆卸成建筑模型部件重复使用。该模型没有减震装置,建筑模型进行一定的组合摆放,当受到外界震动力时,模型容易倾倒。亟需设计一款抗震装置解决容易倾倒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板,底座的上表面四角开设有螺纹槽,螺栓滑动穿过安装板的四角通过螺纹与底座连接。安装板和底座之间的螺栓上嵌套有弹簧,弹簧对安装板起着支撑和减震作用。安装板的四角在螺栓上嵌套有橡胶套,橡胶套的设置便于对安装板水平方向进行减震,从而实现全方位减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安装板的四角处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设置便于螺栓顶部嵌套在安装板内部,增加了装置的平整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螺栓包括光滑部和螺纹部,螺纹部设置在螺栓的底部,光滑部的设置便于安装板在螺栓上滑动,从而使减震效果更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橡胶套包括圆筒部和圆套部,圆套部同轴固定设置在圆筒部的外侧壁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圆套部为漏斗状结构,便于受到挤压力变形,从而更好的减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圆套部两两对称设置,避免了橡胶套挤压变形和恢复导致位移而脱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安装板的底部、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安装板的下表面四角和底座的上表面四角固定设置有固定圈,弹簧的上下两端活动嵌套在固定圈内部,固定圈的设置对弹簧位置有限定作用,从而使装置的安装更加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受到震动时,弹簧和橡胶套进行竖直和水平方向减震,实现了全方位减震,减震效果好。通过螺栓即可安装,使安装方便快捷。本技术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震效果好,平整性好,便于推广实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中橡胶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安装槽2,安装板3,螺栓4,固定圈5,弹簧6,橡胶套7,光滑部8,螺纹部9,螺纹槽10,圆筒部11,圆套部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包括底座1和安装板3,底座1的上表面四角开设有螺纹槽10,螺栓4滑动穿过安装板3的四角通过螺纹与底座1连接。安装板3的四角处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的设置便于螺栓4顶部嵌套在安装板3内部,增加了装置的平整性。安装板3和底座1之间的螺栓4上嵌套有弹簧6,弹簧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安装板3的底部、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弹簧6对安装板3起着支撑和减震作用。螺栓4包括光滑部8和螺纹部9,螺纹部9设置在螺栓4的底部,光滑部8的设置便于安装板3在螺栓4上滑动,从而使减震效果更好。安装板3的四角在螺栓4上嵌套有橡胶套7,橡胶套7的设置便于对安装板3水平方向进行减震,从而实现全方位减震。橡胶套7包括圆筒部11和圆套部12,圆套部12同轴固定设置在圆筒部11的外侧壁上,圆套部12为漏斗状结构,便于受到挤压力变形,从而更好的减震。圆套部12两两对称设置,避免了橡胶套7挤压变形和恢复导致位移而脱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安装槽2穿过弹簧6固定在底座1的上表面。将建筑模具安装在安装板3的上表面,当受到震动时,弹簧6和橡胶套7进行竖直和水平方向减震,实现了全方位减震。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安装板3的下表面四角和底座1的上表面四角固定设置有固定圈5,弹簧6的上下两端活动嵌套在固定圈5内部,固定圈5的设置对弹簧6位置有限定作用,从而使装置的安装更加方便。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包括底座(1)和安装板(3),底座(1)的上表面四角开设有螺纹槽(10),螺栓(4)滑动穿过安装板(3)的四角通过螺纹与底座(1)连接,其特征在于,安装板(3)和底座(1)之间的螺栓(4)上嵌套有弹簧(6),安装板(3)的四角在螺栓(4)上嵌套有橡胶套(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包括底座(1)和安装板(3),底座(1)的上表面四角开设有螺纹槽(10),螺栓(4)滑动穿过安装板(3)的四角通过螺纹与底座(1)连接,其特征在于,安装板(3)和底座(1)之间的螺栓(4)上嵌套有弹簧(6),安装板(3)的四角在螺栓(4)上嵌套有橡胶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板(3)的四角处开设有安装槽(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栓(4)包括光滑部(8)和螺纹部(9),螺纹部(9)设置在螺栓(4)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模型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橡胶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