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压装置的液压安全控制油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1200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压装置的液压安全控制油路系统,包括主油路与先导油路;主油路的液压油经接口PA、二通逻辑插装阀的第一插件输送至伺服比例换向阀的压力油口,伺服比例换向阀的两个输出油口分别连通至待控制超高压增压器的杆腔和塞腔,先导油路的先导油源自接口CA引入至先导控制阀的压力油口,先导控制阀的出油口分别连通至先导液动阀的先导控制油口以及伺服比例换向阀的先导油进口,先导液动阀的压力油口与其液压控制油口均连通至接口PA,先导液动阀的出油口与二通逻辑插装阀的第一插件的控制油口相连通。其显著效果是:实现了主油路压力的冗余限制保护,大大提高了超压增压器的安全性,减少了工件成形开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压装置的液压安全控制油路系统
本技术涉及到超高压装置液压安全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压装置的液压安全控制油路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液压成形技术的成熟和人们减轻质量、降低成本的需求的提高,内高压成形技术近十年来在汽车工业得到广泛应用,内高压液压胀型生产线装备智能化、超高压、绿色节能、产线自动化趋势明显。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内高压成形机的增压器最高压力一般为250MPa。为了适应更复杂的结构形状和精度、更大壁厚和高强度材料(超高强钢、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等),就需要更高的内压,内压将发展到400MPa,甚至600MPa。然而,越高的内高值代表着控制难度增大,同时还对超高压装置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因此超高压装置及其压力精度控制作为内高压成形机的一项核心功能指标,对于内高压成形机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压装置的液压安全控制油路系统,通过创造性的油路组合设计及元器件搭配,能够解决超高压增压器的控制及安全限压问题,实现超高压增压器的压力闭环控制,提高超压增压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压装置的液压安全控制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路与先导油路;/n所述主油路包括二通逻辑插装阀与伺服比例换向阀,液压油经接口PA、二通逻辑插装阀的第一插件输送至伺服比例换向阀的压力油口,所述伺服比例换向阀的两个输出油口分别连通至待控制超高压增压器的杆腔和塞腔,所述伺服比例换向阀的回油口连通至所述二通逻辑插装阀的第二插件的出油口,所述二通逻辑插装阀的第二插件的压力油口、控制油口均连通至回油管路;/n所述先导油路包括先导控制阀与先导液动阀,先导油源自接口CA引入至所述先导控制阀的压力油口,所述先导控制阀的出油口分别连通至所述先导液动阀的先导控制油口以及所述伺服比例换向阀的先导油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压装置的液压安全控制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路与先导油路;
所述主油路包括二通逻辑插装阀与伺服比例换向阀,液压油经接口PA、二通逻辑插装阀的第一插件输送至伺服比例换向阀的压力油口,所述伺服比例换向阀的两个输出油口分别连通至待控制超高压增压器的杆腔和塞腔,所述伺服比例换向阀的回油口连通至所述二通逻辑插装阀的第二插件的出油口,所述二通逻辑插装阀的第二插件的压力油口、控制油口均连通至回油管路;
所述先导油路包括先导控制阀与先导液动阀,先导油源自接口CA引入至所述先导控制阀的压力油口,所述先导控制阀的出油口分别连通至所述先导液动阀的先导控制油口以及所述伺服比例换向阀的先导油进口,所述先导液动阀的压力油口与其液压控制油口均连通至所述接口PA,所述先导液动阀的出油口与所述二通逻辑插装阀的第一插件的控制油口相连通,所述先导液动阀的回油口、所述伺服比例换向阀的先导油出口以及所述先导控制阀的回油口均连通至所述回油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装置的液压安全控制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溢流阀,该第一溢流阀的第一阀体的进油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留宝刘雪飞郑鹏飞江延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