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增大墙面摩擦力的铝合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08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大墙面摩擦力的铝合金模板,涉及铝合金模板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市面上的铝合金模板几乎表面是光滑的形态,这使得浇灌混泥土后成型的墙面过于光滑,导致后期在墙面贴瓷砖等易脱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铝合金模板、条纹,铝合金模板表面设有间隔相等的条纹,条纹为三角条纹,条纹分为凸面与凹面,条纹凸面凸出高度为2毫米,条纹凹面凹入深度为2毫米,凸面与凹面条纹尺寸相同,条纹宽长度为5毫米,条纹高长度为2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铝合金模板表面增加三角条纹,使其表面上有呈现凹凸的形态,使其浇灌混泥土后成型的墙表面摩擦力增加,实现了后期在墙面贴瓷砖等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增大墙面摩擦力的铝合金模板
本技术涉及铝合金模板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增大墙面摩擦力的铝合金模板。
技术介绍
铝合金模板是继木模板、钢模板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模板系统。铝模板按模数设计,由专用设备挤压成型,可按照不同结构尺寸自由组合。铝模板的设计研发及施工应用,是建筑行业一次大的发展。铝模板系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包括在建筑材料,人工安排上都大大的节省很多。目前国内用于建筑的模板有木模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传统模板是木模和钢模,这几年随着新型材料应用的广泛,铝合金模板的使用量逐渐增多。然而市面上的铝合金模板几乎表面是光滑的形态,这使得浇灌混泥土后成型的墙面过于光滑,导致后期在墙面贴瓷砖等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市面上的铝合金模板几乎表面是光滑的形态,这使得浇灌混泥土后成型的墙面过于光滑,导致后期在墙面贴瓷砖等易脱落,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增大墙面摩擦力的铝合金模板,包括铝合金模板、条纹;所述铝合金模板表面设有间隔相等的条纹。优选的,所述条纹为三角条纹,所述条纹分为凸面与凹面,所述条纹凸面凸出高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凹面凹入深度为2毫米,凸面与凹面条纹尺寸相同,所述条纹宽长度为5毫米,所述条纹高长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底面厚度为5毫米,相邻所述条纹间距为15毫米,所述条纹与底边顶边上下边距为7.5毫米,所述条纹顶角角度为102.7°。优选的,所述条纹为梯形条纹,所述条纹分为凸面与凹面,所述条纹凸面凸出高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凹面凹入深入为2毫米,凸面与凹面条纹尺寸相同,所述条纹上底长度为6毫米,所述条纹下底长度为10毫米,所述条纹高长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底面厚度为5毫米,相邻所述条纹间距为10毫米,所述条纹与底边顶边上下边距为5毫米,所述条纹腰与下底边夹角的补角角度为135°,所述条纹腰的延长线夹角为90°。优选的,所述条纹为锯齿条纹,所述条纹分为凸面与凹面,所述条纹凸面凸出高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凹面凹入深度为2毫米,凸面与凹面条纹尺寸相同,所述条纹宽长度为5毫米,所述条纹高长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地面厚度为5毫米,所述条纹与底边顶边上下边距为2.5毫米,所述条纹顶角角度为102.7°。优选的,所述条纹为回形条纹,所述条纹分为凸面与凹面,所述条纹凸面凸出高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上底面前后为带有半圆的弧度,半圆直径为8.5毫米,每个半圆中间为20毫米的直线,所述条纹下底面前后为带有半圆的弧度,半圆直径为10毫米,中间为20毫米的直线,所述条纹高长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底面厚度为5毫米,所述条纹纵向排列之间间距5毫米,所述条纹横向排列之间间距9.6毫米,所述条纹与侧边左右、底边顶边上下边距均5毫米,所述条纹腰与下底边夹角的补角角度为110°;所述条纹凹面凹入深入为1.5毫米,所述条纹上底面前后为带有半圆的弧度,半圆直径为8.9毫米,每个半圆中间为20毫米的直线,所述条纹下底面前后为带有半圆的弧度,半圆直径为10毫米,中间为20毫米的直线,所述条纹高长度为1.5毫米,所述条纹底面厚度为5毫米,所述条纹纵向排列之间间距5毫米,所述条纹横向排列之间间距9.6毫米,所述条纹与侧边左右、底边顶边上下边距均为5毫米,所述条纹腰与下底边夹角的补角角度为110°。优选的,所述条纹为圆形条纹,所述条纹分为凸面与凹面,所述条纹凸面凸出高度为3毫米,所述条纹上底面直径长度为27.8毫米,所述条纹下底面直径长度为30毫米,所述条纹纵向排列之间圆心间距40毫米,所述条纹横向排列之间圆心间距38毫米,所述条纹圆心与底边顶边上下边距为30毫米,所述条纹圆心与侧边左右边距为31.5毫米,所述条纹腰与下底边夹角的补角角度为110°;所述条纹凹面凹入深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上底面直径长度为28.5毫米,所述条纹下底面直径长度为30毫米,所述条纹纵向排列之间圆心间距40毫米,所述条纹横向排列之间圆心间距38毫米,所述条纹圆心与底边顶边上下边距为30毫米,所述条纹圆心与侧边左右边距为31.5毫米,所述条纹腰与下底边夹角的补角角度为11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外观上增加了视觉效果,更美观。作用上使墙面上增加了摩擦力,粘性度提高,在模板表面增加“间隔三角条纹”、“间隔梯形条纹”、“间隔锯齿条纹”、“间隔回形条纹”或“间隔圆形条纹”,使其表面上有呈现凹凸的形态,从而让成型的墙面增加摩擦力、粘性,目的是为了后期要在墙面贴瓷砖等使其不易脱落。原先表面光滑,如果要增加摩擦力还要另外加工,造价成本提高,本技术可以相对减少造价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三角条纹凸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三角条纹凹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平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图7中a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梯形条纹凸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梯形条纹凹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平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图7中a处放大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中锯齿条纹凸面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中锯齿条纹凹面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平面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图7中a处放大图。图15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中回形条纹凸面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中回形条纹凹面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第五种实施方式平面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第五种实施方式图7中a处放大图。图19为本技术第五种实施方式中圆形条纹凸面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第五种实施方式中圆形条纹凹面示意图。图中标号:1铝合金模板、2条纹。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6,一种用于增大墙面摩擦力的铝合金模板,包括铝合金模板1、条纹2;所述铝合金模板1表面设有间隔相等的条纹2。为了更好的增大铝合金模板摩擦力,本技术还包括所述条纹2为三角条纹,所述条纹2分为凸面与凹面,所述条纹2凸面凸出高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2凹面凹入深度为2毫米,凸面与凹面条纹2尺寸相同,所述条纹2宽长度为5毫米,所述条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增大墙面摩擦力的铝合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模板(1)、条纹(2);/n所述铝合金模板(1)表面设有间隔相等的条纹(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增大墙面摩擦力的铝合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模板(1)、条纹(2);
所述铝合金模板(1)表面设有间隔相等的条纹(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大墙面摩擦力的铝合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纹(2)为三角条纹,所述条纹(2)分为凸面与凹面,所述条纹(2)凸面凸出高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2)凹面凹入深度为2毫米,凸面与凹面条纹(2)尺寸相同,所述条纹(2)宽长度为5毫米,所述条纹(2)高长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2)底面厚度为5毫米,相邻所述条纹(2)间距为15毫米,所述条纹(2)与底边顶边上下边距为7.5毫米,所述条纹(2)顶角角度为102.7°。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大墙面摩擦力的铝合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纹(2)为梯形条纹,所述条纹(2)分为凸面与凹面,所述条纹(2)凸面凸出高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2)凹面凹入深入为2毫米,凸面与凹面条纹(2)尺寸相同,所述条纹(2)上底长度为6毫米,所述条纹(2)下底长度为10毫米,所述条纹(2)高长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2)底面厚度为5毫米,相邻所述条纹(2)间距为10毫米,所述条纹(2)与底边顶边上下边距为5毫米,所述条纹(2)腰与下底边夹角的补角角度为135°,所述条纹(2)腰的延长线夹角为9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大墙面摩擦力的铝合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纹(2)为锯齿条纹,所述条纹(2)分为凸面与凹面,所述条纹(2)凸面凸出高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2)凹面凹入深度为2毫米,凸面与凹面条纹(2)尺寸相同,所述条纹(2)宽长度为5毫米,所述条纹(2)高长度为2毫米,所述条纹(2)地面厚度为5毫米,所述条纹(2)与底边顶边上下边距为2.5毫米,所述条纹(2)顶角角度为102.7°。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大墙面摩擦力的铝合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纹(2)为回形条纹,所述条纹(2)分为凸面与凹面,所述条纹(2)凸面凸出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广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鑫喆鑫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