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04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幕墙,包括支撑组件和面板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至墙面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包括与墙面连接的基板、与基板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以及连接于基板与第一立板之间的横板,第一立板上贯穿设有第一卡槽,面板组件包括面板和与面板连接的卡扣构件,卡扣构件包括与面板连接的支撑杆和与支撑杆远离面板一端连接的限位块,限位块卡设于第一立板与基板之间,支撑杆卡设于第一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幕墙,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而且拆装都很方便,实现了对幕墙各部件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幕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幕墙。
技术介绍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它不仅具有美观装饰功能,还能起到防火和节能的效果,因此被广泛使用在建筑物的装饰上。但现有的幕墙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骨架,然后在骨架上上钉固定,操作繁琐,施工效率低,而且幕墙安装好后不能拆卸,不能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幕墙,以解决现有幕墙在安装过程中施工效率低和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幕墙,包括支撑组件和面板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至墙面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与所述墙面连接的基板、与所述基板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立板之间的横板,所述第一立板上贯穿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和与所述面板连接的卡扣构件,所述卡扣构件包括与所述面板连接的支撑杆和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面板一端连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设于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支撑杆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以横截面轮廓逐渐减小的方式自所述第一立板的顶部朝向所述横板延伸,所述支撑杆的纵截面轮廓与所述第一卡槽的纵截面轮廓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构件还包括与所述横板连接并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立板之间的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及所述横板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一卡槽相连通的第二卡槽,所述限位块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板靠近所述第一立板的一侧以逐渐远离所述第一立板的方式从所述横板朝远离所述横板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立板靠近所述第二立板的一侧以逐渐远离所述第二立板的方式从所述横板朝远离所述横板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限位块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形状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基板远离所述墙面的一侧间隔设有两个所述横板,每个所述横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都设有一所述第一立板,各所述第一立板上都间隔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卡槽。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至所述墙面的龙骨和连接所述龙骨与所述支撑构件的连接件,所述支撑构件通过所述龙骨固定至所述墙面。进一步地,所述基板靠近所述龙骨的一侧凹设有定位槽,所述龙骨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插入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凸起。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第一螺栓组件,所述第一螺栓组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龙骨远离所述墙面的一侧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另一端穿过所述基板后与所述第一螺母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幕墙还包括若干个角码,所述角码包括与所述墙面连接的平直部和弯折于所述平直部一端的弯折部,所述龙骨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位于所述龙骨相对两侧的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弯折部靠近所述龙骨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滑纹,所述龙骨上对位设有与所述第一防滑纹配合的第二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幕墙还包括连接所述龙骨和所述角码的第二螺栓组件,所述第二螺栓组件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所述龙骨靠近所述弯折部的一侧向内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另一端穿过所述弯折部后与所述第二螺母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支撑构件包括基板、第一立板和横板,第一立板上设置第一卡槽,还通过设置卡扣构件包括限位块和支撑杆,限位块卡设于第一立板与基板之间,支撑杆卡设于第一卡槽,支撑组件与面板组件之间通过卡槽和支撑杆的配合卡接在一起,不需要使用其它的连接件,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而且拆卸也很方便,可以直接将面板组件从支撑组件上取下,然后再将支撑组件从墙面上拆下,实现了对幕墙各部件的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幕墙的部分横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幕墙的部分纵剖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支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支撑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卡扣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所示龙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所示角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幕墙;200、墙面;10、支撑组件;20、面板组件;11、支撑构件;111、基板;112、第一立板;113、横板;114、第一卡槽;21、面板;22、卡扣构件;221、支撑杆;222、限位块;223、连接部;23、加强支撑件;24、橡胶套管;115、第二立板;116、第二卡槽;12、龙骨;13、连接件;117、定位槽;121、定位凸起;122、第一安装槽;118、通孔;30、角码;31、平直部;32、弯折部;321、第一防滑纹;123、第二防滑纹;40、膨胀螺栓;50、第二螺栓组件;124、第二安装槽;322、腰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图1-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幕墙100,包括支撑组件10和面板组件20,支撑组件10包括固定至墙面200的支撑构件11,支撑构件11包括与墙面200连接的基板111、与基板111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112以及连接于基板111与第一立板112之间的横板113,第一立板112上贯穿设有第一卡槽114,面板组件20包括面板21和与面板21连接的卡扣构件22,卡扣构件22包括与面板21连接的支撑杆221和与支撑杆221远离面板21一端连接的限位块222,限位块222卡设于第一立板112与基板111之间,支撑杆221卡设于第一卡槽114。以该设计方式,通过设置支撑组件10包括基板111、第一立板112和横板113,基板111固定至墙面200,横板113一端垂直连接在基板111上,另一端垂直连接于第一立板112的底部,第一立板112设有贯穿其相对两侧的第一卡槽114,还通过设置面板组件20包括面板21和卡扣构件22,卡扣构件22包括支撑杆221和限位块222,限位块222卡设在第一立板112与基板111之间,支撑杆221卡设于第一卡槽114,这样,在幕墙100的安装过程中,面板组件20与支撑组件10之间通过支撑构件11和卡扣构件22卡接在一起,二者之间的连接不需要使用连接件,其操作方式简单,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人高空作业的时间,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由于二者之间是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和面板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至墙面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与所述墙面连接的基板、与所述基板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立板之间的横板,所述第一立板上贯穿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和与所述面板连接的卡扣构件,所述卡扣构件包括与所述面板连接的支撑杆和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面板一端连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设于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支撑杆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和面板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至墙面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与所述墙面连接的基板、与所述基板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立板之间的横板,所述第一立板上贯穿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和与所述面板连接的卡扣构件,所述卡扣构件包括与所述面板连接的支撑杆和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面板一端连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设于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支撑杆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以横截面轮廓逐渐减小的方式自所述第一立板的顶部朝向所述横板延伸,所述支撑杆的纵截面轮廓与所述第一卡槽的纵截面轮廓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还包括与所述横板连接并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立板之间的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及所述横板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一卡槽相连通的第二卡槽,所述限位块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板靠近所述第一立板的一侧以逐渐远离所述第一立板的方式从所述横板朝远离所述横板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立板靠近所述第二立板的一侧以逐渐远离所述第二立板的方式从所述横板朝远离所述横板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限位块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形状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墙面的一侧间隔设有两个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江于波李小月马学成李志明郑珍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