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甘霖专利>正文

一种隐框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32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框幕墙,包括若干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幕墙单体;幕墙单体包括钢化玻璃、上横梁、下横梁、上锁杆、下锁杆、脱位固定体、内收转换杆、配重拉索及配重体,上方的钢板架上设有与上锁杆上端适配的上杆槽,下方的钢板架上设有与下锁杆下端适配的下杆槽,脱位固定体上设有滑杆,滑杆上设有脱位磁体、脱位限位体及脱位内板,滑杆上套设有脱位弹簧,配重拉索一端连接上横梁,配重拉索另一端连接配重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外部露出的结构仅有钢化玻璃与密封胶条,当钢化玻璃破碎后,可以有效避免碎玻璃直接从高处落下,从而可给予与周边的行人、车辆等以安全保护,且当钢化玻璃破碎后,还能带动钢化玻璃自动内缩,以强化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框幕墙
本专利技术属于幕墙、玻璃幕墙
,尤其涉及一种隐框幕墙。
技术介绍
幕墙是建筑(楼宇)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幕墙的面板材料可选用石材、金属、合金、钢化玻璃等,其中钢化玻璃幕墙可分为透明型和非透明型两种,透明型的钢化玻璃幕墙具备一定的采光功能,非透明型的钢化玻璃幕墙主要起到装饰、隔热等功能。常见的玻璃幕墙结构形式:隐框、明框、半隐框、点式、全玻璃等。其中隐框玻璃幕墙的特点是:没有用以夹持玻璃并承重的外框,它是依靠结构胶把钢化玻璃粘结在型材框架上的。钢化玻璃是一种预应力玻璃,其表面具有压应力,所以钢化玻璃具有强度高的优点,但也具有不能切割、一旦破碎则整体碎裂的特点。目前的隐框玻璃幕墙,在钢化玻璃破碎后,针对安全保障方面的功能还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隐框幕墙,外部露出的结构仅有钢化玻璃与密封胶条,当钢化玻璃破碎后,可以有效避免碎玻璃直接从高处落下,从而可给予与周边的行人、车辆等以安全保护,且当钢化玻璃破碎后,还能带动钢化玻璃自动内缩,以强化保护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隐框幕墙,包括若干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幕墙单体,上下相邻的两个幕墙单体之间设有与楼宇墙体固定的钢板架,上下相邻的两个幕墙单体以及处在该上下相邻的两个幕墙单体之间的钢板架共同构成双幕组件,上下相邻的两个钢板架以及处在该上下相邻的两个钢板架之间的幕墙单体共同构成双固定组件;在一个双固定组件中:幕墙单体包括钢化玻璃、上横梁、下横梁、上锁杆、下锁杆、脱位固定体、内收转换杆、配重拉索及配重体,钢化玻璃远离楼宇一侧的表面为玻璃外向面,钢化玻璃邻近楼宇一侧的表面为玻璃内向面,玻璃内向面上设有与钢化玻璃胶连的背膜,背膜与上横梁连接,背膜与下横梁连接,上横梁与上方的钢板架滑动连接,下横梁与下方的钢板架滑动连接,上横梁滑动方向平行于下横梁滑动方向,上锁杆穿过上横梁且与上横梁滑动配合,上方的钢板架上设有与上锁杆上端适配的上杆槽,下锁杆穿过下横梁且与下横梁滑动配合,下方的钢板架上设有与下锁杆下端适配的下杆槽,脱位固定体上设有与脱位固定体滑动连接的滑杆,滑杆滑动方向水平且平行于上横梁滑动方向,滑杆上设有脱位磁体、脱位限位体及脱位内板,滑杆上套设有脱位弹簧,脱位磁体、脱位限位体、脱位固定体、脱位弹簧、脱位内板及楼宇墙体沿滑杆滑动方向依次布置,脱位磁体与背膜连接,脱位弹簧一端连接脱位固定体,脱位弹簧另一端连接脱位内板,脱位固定体通过上支架与上横梁固定,脱位固定体通过下支架与下横梁固定,内收转换杆水平布置且通过转换支架与楼宇墙体固定,内收转换杆垂直于滑杆滑动方向,配重拉索从上方绕过内收转换杆,配重拉索一端连接上横梁,配重拉索另一端连接配重体,配重体与设于楼宇墙体上的竖轨滑动连接,配重拉索处在张紧状态,上横梁、内收转换杆及楼宇墙体沿滑杆滑动方向依次布置;在一个双幕组件中:钢化玻璃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至85度,上方的钢化玻璃的玻璃内向面与下方的钢化玻璃的玻璃内向面处在同一个平面内,上方的钢化玻璃的玻璃外向面与下方的钢化玻璃的玻璃外向面处在同一个平面内,上方的钢化玻璃与下方的钢化玻璃之间设有密封胶条,密封胶条与钢板架固定;在一个双固定组件中:钢化玻璃上端、钢化玻璃下端及楼宇墙体沿滑杆滑动方向依次布置,上锁杆下端设有可与脱位磁体吸附固定的上磁体,下锁杆上端设有可与脱位磁体吸附固定的下磁体,当上磁体、脱位限位体及下磁体由上至下依次接触时,上锁杆上端处在上杆槽内,下锁杆下端处在下杆槽内,脱位弹簧处在压缩状态,当上磁体、脱位磁体及下磁体由上至下依次接触时,上磁体与脱位磁体吸附固定,下磁体与脱位磁体吸附固定,上锁杆上端处在上杆槽外,下锁杆下端处在下杆槽外,当脱位限位体接触脱位固定体时,上磁体竖直投影落在脱位磁体竖直投影范围内,下磁体竖直投影落在脱位磁体竖直投影范围内。作为优选,所述背膜包括上塑料膜、中塑料膜及下塑料膜,在一个双固定组件中:上塑料膜下端与中塑料膜上端相抵,中塑料膜下端与下塑料膜上端相抵,中塑料膜上设有中上展开膜及中下展开膜,中上展开膜上端与上塑料膜连接,中上展开膜下端与中塑料膜连接,中下展开膜上端与中塑料膜连接,中下展开膜下端与下塑料膜连接,中上展开膜与中塑料膜之间具有展开间隙,中下展开膜与中塑料膜之间具有展开间隙,中上展开膜、脱位磁体及中下展开膜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作为优选,所述上塑料膜竖直高度为中塑料膜竖直高度的5至20倍,上塑料膜竖直高度为下塑料膜竖直高度的5至20倍。作为优选,在一个双固定组件中:幕墙单体还包括主动拉索、被动拉索、平行于内收转换杆的释落转轴、与释落转轴同轴固定的主动绕线轮及与释落转轴同轴固定的被动绕线轮,释落转轴与设于楼宇墙体上的释落支架转动连接,上横梁、释落转轴及楼宇墙体沿滑杆滑动方向依次布置,上横梁包括梁主体、前释落板及底释落板,上锁杆穿过梁主体且与梁主体滑动配合,配重拉索连接梁主体,梁主体与上方的钢板架滑动连接,背膜与前释落板连接,梁主体上设有竖滑槽,前释落板上设有与竖滑槽适配的竖滑块,底释落板与梁主体滑动连接,底释落板滑动方向平行于滑杆滑动方向,主动拉索一端连接配重体,主动拉索另一端连接主动绕线轮,被动拉索一端连接底释落板,被动拉索另一端连接被动绕线轮,主动拉索处于主动绕线轮与配重体之间的部分竖直布置,被动拉索处于被动绕线轮与底释落板之间的部分水平布置,配重拉索处于配重体与内收转换杆之间的部分竖直布置,配重拉索处处于梁主体与内收转换杆之间的部分水平布置,主动绕线轮外径小于被动绕线轮外径;在一个双固定组件中:当上锁杆上端处在上杆槽内且下锁杆下端处在下杆槽内时,主动拉索处在张紧状态,被动拉索处在张紧状态,主动拉索有一部分卷绕在主动绕线轮上,竖滑块处在竖滑槽内,底释落板支撑住前释落板的底部,当主动绕线轮转动释放主动拉索时,被动绕线轮转动收卷被动拉索。作为优选,在一个双固定组件中:上方的钢板架上设有用于接触梁主体的抵梁座,下方的钢板架上设有缓震气囊、限位充气条及开口朝上的隐槽,配重体竖直投影落在缓震气囊竖直投影范围内,缓震气囊通过转换气管连通至限位充气条,转换气管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缓震气囊经转换气管至限位充气条,缓震气囊底部与下方的钢板架固定,限位充气条底部与隐槽底部固定,当梁主体与抵梁座的水平间距为40厘米时,配重体压在缓震气囊上,限位充气条最高点处在隐槽上方,限位充气条、钢化玻璃、脱位内板、缓震气囊及楼宇墙体沿滑杆滑动方向依次布置,前释落板竖直投影与底释落板竖直投影有重合部分,当梁主体接触抵梁座时,配重体压在缓震气囊上,限位充气条最高点所处高度高于脱位磁体最高点所处高度,前释落板竖直投影与底释落板竖直投影分离,当梁主体与抵梁座的水平间距大于50厘米时,钢化玻璃、脱位内板、限位充气条、缓震气囊及楼宇墙体沿滑杆滑动方向依次布置,限位充气条完全处在隐槽内,当上锁杆上端处在上杆槽内且下锁杆下端处在下杆槽内时,梁主体与抵梁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框幕墙,其特征是,包括若干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幕墙单体,上下相邻的两个幕墙单体之间设有与楼宇墙体固定的钢板架,上下相邻的两个幕墙单体以及处在该上下相邻的两个幕墙单体之间的钢板架共同构成双幕组件,上下相邻的两个钢板架以及处在该上下相邻的两个钢板架之间的幕墙单体共同构成双固定组件;/n在一个双固定组件中:幕墙单体包括钢化玻璃、上横梁、下横梁、上锁杆、下锁杆、脱位固定体、内收转换杆、配重拉索及配重体,钢化玻璃远离楼宇一侧的表面为玻璃外向面,钢化玻璃邻近楼宇一侧的表面为玻璃内向面,玻璃内向面上设有与钢化玻璃胶连的背膜,背膜与上横梁连接,背膜与下横梁连接,上横梁与上方的钢板架滑动连接,下横梁与下方的钢板架滑动连接,上横梁滑动方向平行于下横梁滑动方向,上锁杆穿过上横梁且与上横梁滑动配合,上方的钢板架上设有与上锁杆上端适配的上杆槽,下锁杆穿过下横梁且与下横梁滑动配合,下方的钢板架上设有与下锁杆下端适配的下杆槽,脱位固定体上设有与脱位固定体滑动连接的滑杆,滑杆滑动方向水平且平行于上横梁滑动方向,滑杆上设有脱位磁体、脱位限位体及脱位内板,滑杆上套设有脱位弹簧,脱位磁体、脱位限位体、脱位固定体、脱位弹簧、脱位内板及楼宇墙体沿滑杆滑动方向依次布置,脱位磁体与背膜连接,脱位弹簧一端连接脱位固定体,脱位弹簧另一端连接脱位内板,脱位固定体通过上支架与上横梁固定,脱位固定体通过下支架与下横梁固定,内收转换杆水平布置且通过转换支架与楼宇墙体固定,内收转换杆垂直于滑杆滑动方向,配重拉索从上方绕过内收转换杆,配重拉索一端连接上横梁,配重拉索另一端连接配重体,配重体与设于楼宇墙体上的竖轨滑动连接,配重拉索处在张紧状态,上横梁、内收转换杆及楼宇墙体沿滑杆滑动方向依次布置;/n在一个双幕组件中:钢化玻璃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至85度,上方的钢化玻璃的玻璃内向面与下方的钢化玻璃的玻璃内向面处在同一个平面内,上方的钢化玻璃的玻璃外向面与下方的钢化玻璃的玻璃外向面处在同一个平面内,上方的钢化玻璃与下方的钢化玻璃之间设有密封胶条,密封胶条与钢板架固定;/n在一个双固定组件中:钢化玻璃上端、钢化玻璃下端及楼宇墙体沿滑杆滑动方向依次布置,上锁杆下端设有可与脱位磁体吸附固定的上磁体,下锁杆上端设有可与脱位磁体吸附固定的下磁体,当上磁体、脱位限位体及下磁体由上至下依次接触时,上锁杆上端处在上杆槽内,下锁杆下端处在下杆槽内,脱位弹簧处在压缩状态,当上磁体、脱位磁体及下磁体由上至下依次接触时,上磁体与脱位磁体吸附固定,下磁体与脱位磁体吸附固定,上锁杆上端处在上杆槽外,下锁杆下端处在下杆槽外,当脱位限位体接触脱位固定体时,上磁体竖直投影落在脱位磁体竖直投影范围内,下磁体竖直投影落在脱位磁体竖直投影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框幕墙,其特征是,包括若干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幕墙单体,上下相邻的两个幕墙单体之间设有与楼宇墙体固定的钢板架,上下相邻的两个幕墙单体以及处在该上下相邻的两个幕墙单体之间的钢板架共同构成双幕组件,上下相邻的两个钢板架以及处在该上下相邻的两个钢板架之间的幕墙单体共同构成双固定组件;
在一个双固定组件中:幕墙单体包括钢化玻璃、上横梁、下横梁、上锁杆、下锁杆、脱位固定体、内收转换杆、配重拉索及配重体,钢化玻璃远离楼宇一侧的表面为玻璃外向面,钢化玻璃邻近楼宇一侧的表面为玻璃内向面,玻璃内向面上设有与钢化玻璃胶连的背膜,背膜与上横梁连接,背膜与下横梁连接,上横梁与上方的钢板架滑动连接,下横梁与下方的钢板架滑动连接,上横梁滑动方向平行于下横梁滑动方向,上锁杆穿过上横梁且与上横梁滑动配合,上方的钢板架上设有与上锁杆上端适配的上杆槽,下锁杆穿过下横梁且与下横梁滑动配合,下方的钢板架上设有与下锁杆下端适配的下杆槽,脱位固定体上设有与脱位固定体滑动连接的滑杆,滑杆滑动方向水平且平行于上横梁滑动方向,滑杆上设有脱位磁体、脱位限位体及脱位内板,滑杆上套设有脱位弹簧,脱位磁体、脱位限位体、脱位固定体、脱位弹簧、脱位内板及楼宇墙体沿滑杆滑动方向依次布置,脱位磁体与背膜连接,脱位弹簧一端连接脱位固定体,脱位弹簧另一端连接脱位内板,脱位固定体通过上支架与上横梁固定,脱位固定体通过下支架与下横梁固定,内收转换杆水平布置且通过转换支架与楼宇墙体固定,内收转换杆垂直于滑杆滑动方向,配重拉索从上方绕过内收转换杆,配重拉索一端连接上横梁,配重拉索另一端连接配重体,配重体与设于楼宇墙体上的竖轨滑动连接,配重拉索处在张紧状态,上横梁、内收转换杆及楼宇墙体沿滑杆滑动方向依次布置;
在一个双幕组件中:钢化玻璃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至85度,上方的钢化玻璃的玻璃内向面与下方的钢化玻璃的玻璃内向面处在同一个平面内,上方的钢化玻璃的玻璃外向面与下方的钢化玻璃的玻璃外向面处在同一个平面内,上方的钢化玻璃与下方的钢化玻璃之间设有密封胶条,密封胶条与钢板架固定;
在一个双固定组件中:钢化玻璃上端、钢化玻璃下端及楼宇墙体沿滑杆滑动方向依次布置,上锁杆下端设有可与脱位磁体吸附固定的上磁体,下锁杆上端设有可与脱位磁体吸附固定的下磁体,当上磁体、脱位限位体及下磁体由上至下依次接触时,上锁杆上端处在上杆槽内,下锁杆下端处在下杆槽内,脱位弹簧处在压缩状态,当上磁体、脱位磁体及下磁体由上至下依次接触时,上磁体与脱位磁体吸附固定,下磁体与脱位磁体吸附固定,上锁杆上端处在上杆槽外,下锁杆下端处在下杆槽外,当脱位限位体接触脱位固定体时,上磁体竖直投影落在脱位磁体竖直投影范围内,下磁体竖直投影落在脱位磁体竖直投影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框幕墙,其特征是,所述背膜包括上塑料膜、中塑料膜及下塑料膜,在一个双固定组件中:上塑料膜下端与中塑料膜上端相抵,中塑料膜下端与下塑料膜上端相抵,中塑料膜上设有中上展开膜及中下展开膜,中上展开膜上端与上塑料膜连接,中上展开膜下端与中塑料膜连接,中下展开膜上端与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甘霖
申请(专利权)人:宋甘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