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循环双层幕墙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04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幕墙领域的一种外循环双层幕墙连接结构,旨在解决双层幕墙之间连接结构检修的问题,其包括进风单元板块和出风单元板块,进风单元板块和出风单元板块均包括内层板块和外层板块,外层板块的上部均设有百叶,出风单元板块的百叶上端设有与内层板块连接的出风隔板,进风隔板和出风隔板上方均设有与内层板块和外层板块连接且供人通行的格栅,格栅两端设有第一检修口,格栅上设有封闭第一检修口的第一挡板,出风隔板于第一检修口正下方设有第二检修口,出风隔板上设有封闭第二检修口的第二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双层幕墙之间检修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循环双层幕墙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玻璃幕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循环双层幕墙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市场上的双层幕墙根据气流组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内循环双层幕墙和外循环双层幕墙。内循环双层幕墙的外幕墙完全封闭,从内层板块的下通道吸入空气,空气在热通道内上升至上部排风口,从吊顶内的风管排出,这一循环完全在内层板块进行。外循环双层幕墙的内层幕墙采用中空玻璃;外幕墙采用单层玻璃,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外层板块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经过热通道带走热量,从上部排风口排出,减少太阳辐射热的影响,节约能源。外循环双层幕墙无须专用机械设备,完全靠自然通风,维护和运行费用低,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形式。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26110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外循环双层幕墙,包括进风单元板块和出风单元板块,进风单元板块与其上方和下方的进风单元板块分别通过第一插接框固定,出风单元板块与其上方和下方的出风单元板块分别通过第二插接框固定;在水平方向上进风单元板块与出风单元板块交替布置且通过竖框、胶条相连;进风单元板块和出风单元板块均挂接在墙体上,进风单元板块和出风单元板块均包括内层板块和外层板块,进风单元板块和出风单元板块的上端均设有百叶,百叶的上端设有设有格栅,所述格栅与外层板块和内层板块连接。空气进入内层板块和外层板块之间,夏季时温度升高,空气分子体积膨胀,空气比重减小,空气向上流动,空气经过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穿孔板从出风单元板块的百叶排出外层板块。冬季时通过交错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穿孔板关闭排风通道,达到保温效果。空气通过防虫网能够去除一些灰尘和虫子。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百叶的开关通常是通过电机统一控制,因此百叶上安装有驱动和传动机构,需要经常检修,上述技术中百叶位于格栅的下方,检修时需要将格栅整体拆下,而格栅拆卸不方便,影响检修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循环双层幕墙连接结构,其具有提高检修效率的效果。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外循环双层幕墙连接结构,包括进风单元板块和出风单元板块,所述进风单元板块和出风单元板块均包括内层板块和外层板块,在水平方向上进风单元板块与出风单元板块交替布置且连接有竖框,所述外层板块的上部均设有百叶,所述百叶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与竖框连接的横框,所述进风单元板块的百叶下端设有与内层板块连接的进风隔板,所述出风单元板块的百叶上端设有与内层板块连接的出风隔板,所述进风隔板和出风隔板上方均设有与内层板块和外层板块连接且供人通行的格栅,所述格栅朝向百叶的一侧与横框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格栅两端设有第一检修口,所述格栅上设有封闭第一检修口的第一挡板,所述出风隔板于第一检修口正下方设有第二检修口,所述出风隔板上设有封闭第二检修口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检修口平行于横框的两侧设有平行于横框的滑轨,所述第二挡板朝向第二检修口的一侧设有沿滑轨滑移的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位于百叶两端的上方,需要检查百叶两端的驱动结构时,打开第一检修口,将第二挡板沿滑轨朝向出风隔板的中心方向移动打开第二检修口,维修人员即可一通过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观察到百叶的两端,提高方便维修人员对百叶的驱动结构进行检查和维修,提高检查和维修的效率。检查或维修完成后,关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关闭讲出风隔板封闭,防止空气从第二检修口漏出,保证内层板块和外层板块之间的空气正常流通,不影响通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挡板朝向格栅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于第二挡板远离出风隔板中心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挡板上的把手方便维修人员控制第二挡板的移动,进一步设置于远离出风隔板中心的一侧,使第二挡板无论是关闭还是打开的状态下,维修人员都可以轻松触摸到把手,提高打开第二挡板的速度,提高检修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检修口内壁上有容纳第一挡板的环槽,所述环槽内壁的高度与第一挡板的厚度一致,所述环槽的底壁与第一挡板关闭时朝向格栅的一侧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板置于环槽中,使第一挡板的上表面与格栅的上表面齐平,防止维修人员通行时被绊倒,提高通行的安全性。同时减少对第一挡板的磕碰,延长第一挡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板关闭时背离格栅的一侧连接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的设置可以方便打来维修人员打开第一挡板,提高第一检修口打开的速度,提高检查和维修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板关闭时背离格栅的一侧设有与拉环对应且容纳拉环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凹孔,凹孔中转动连接有与拉环一体的转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拉环置于凹槽中,使拉环不突出第一挡板。防止凸出的拉将维修人员绊倒,同时提高凹槽侧壁转动连接的拉环可以使拉环转动至与第一挡板任意角度,使拉环不突出第一挡板的同时还可以方便维修人员握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槽靠近内层板块的一侧底壁上设置有补偿槽,所述补偿槽中设有安装在格栅上且截面为圆形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轴向方向与横框平行,所述第一挡板关闭时靠近内层板块的一端设有开口正对外层板块的半圆环,所述半圆环的内圈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半圆环的外圈侧壁与补偿槽内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拉环可以使第一挡板绕连接杆转动,从而打开第一检修口,打开后半圆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半圆环的外圈与补偿槽的内壁抵接,不用将第一挡板与环槽完全脱离,方便检查和维修后关闭第一挡板,不用反复移动第一挡板,提高第一挡板打开和关闭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设置有若干轴承,所述轴承外圈与半圆环的内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的内圈与连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轴承外圈与半圆环抵接,避免了半圆环和连接杆直接接触,轴承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一挡板转动时更加顺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和出风隔板上设有与连接杆对应且供半圆环和第一挡板穿过的通孔,所述出风隔板背离格栅的一侧设有封闭通孔且容纳第一挡板的壳体,所述第一挡板关闭时朝向格栅一侧上靠近外层板块的一端设有开口朝向内层板块的挂架,所述第一挡板关闭时挂架落入第一检修口中,所述挂架的开口距离大于轴承的外圈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拉环使第一挡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半圆环的端面朝上,使第一挡板沿通孔竖直向下运动,使半圆环与轴承脱离穿过通孔直至挂架与轴承外圈抵接,第一挡板大部分处于格栅下方且悬挂于连接杆上,可以防止维修人员在维修时第一挡板意外关闭砸伤维修人员,同时第一挡板位于格栅下放后,避免了第一挡板打开后占用格栅上方的空间,扩大维修人员人员操作空间,提高维修的效率。同时壳体将通孔封保证正常的通风。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分别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配合,在不影响空气正常流通的情况下,提高检查和维修的效率;2.第一挡板上的把手和第二挡板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循环双层幕墙连接结构,包括进风单元板块(11)和出风单元板块(1),所述进风单元板块(11)和出风单元板块(1)均包括内层板块(12)和外层板块(13),在水平方向上进风单元板块(11)与出风单元板块(1)交替布置且连接有竖框(14),所述外层板块(13)的上部均设有百叶(16),所述百叶(16)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与竖框(14)连接的横框(15),所述进风单元板块(11)的百叶(16)下端设有与内层板块(12)连接的进风隔板(17),所述出风单元板块(1)的百叶(16)上端设有与内层板块(12)连接的出风隔板(18),所述进风隔板(17)和出风隔板(18)上方均设有与内层板块(12)和外层板块(13)连接且供人通行的格栅(19),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19)朝向百叶(16)的一侧与横框(15)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格栅(19)两端设有第一检修口(2),所述格栅(19)上设有封闭第一检修口(2)的第一挡板(21),所述出风隔板(18)于第一检修口(2)正下方设有第二检修口(3),所述出风隔板(18)上设有封闭第二检修口(3)的第二挡板(31),所述第二检修口(3)平行于横框(15)的两侧设有平行于横框(15)的滑轨(33),所述第二挡板(31)朝向第二检修口(3)的一侧设有沿滑轨(33)滑移的滑块(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循环双层幕墙连接结构,包括进风单元板块(11)和出风单元板块(1),所述进风单元板块(11)和出风单元板块(1)均包括内层板块(12)和外层板块(13),在水平方向上进风单元板块(11)与出风单元板块(1)交替布置且连接有竖框(14),所述外层板块(13)的上部均设有百叶(16),所述百叶(16)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与竖框(14)连接的横框(15),所述进风单元板块(11)的百叶(16)下端设有与内层板块(12)连接的进风隔板(17),所述出风单元板块(1)的百叶(16)上端设有与内层板块(12)连接的出风隔板(18),所述进风隔板(17)和出风隔板(18)上方均设有与内层板块(12)和外层板块(13)连接且供人通行的格栅(19),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19)朝向百叶(16)的一侧与横框(15)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格栅(19)两端设有第一检修口(2),所述格栅(19)上设有封闭第一检修口(2)的第一挡板(21),所述出风隔板(18)于第一检修口(2)正下方设有第二检修口(3),所述出风隔板(18)上设有封闭第二检修口(3)的第二挡板(31),所述第二检修口(3)平行于横框(15)的两侧设有平行于横框(15)的滑轨(33),所述第二挡板(31)朝向第二检修口(3)的一侧设有沿滑轨(33)滑移的滑块(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双层幕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31)朝向格栅(19)一侧设有把手(34),所述把手(34)设置于第二挡板(31)远离出风隔板(18)中心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双层幕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修口(2)内壁上有容纳第一挡板(21)的环槽(23),所述环槽(23)内壁的高度与第一挡板(21)的厚度一致,所述环槽(23)的底壁与第一挡板(21)关闭时朝向格栅(19)的一侧抵接。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乐
申请(专利权)人:紫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