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封井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基坑降水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封井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封井工艺为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提出水泵及管线、灌注级配砂石、投入干水泥粉、浇筑膨胀混凝土以及焊接钢板封口,传统封井工艺繁琐、材料用量大;在地下室内封井的顺序和条件受到约束,即由一侧向另一侧逐个封闭,且在地下室外的降水井需要抽水减压,才能完成地下室内最后一口井的封闭,即便如此,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或地下水为承压水地区,往往井内的材料没有填满,地下水已经溢满外流,经常出现难封井或封不住井,导致地下室底板渗漏,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及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封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封井工艺繁琐且材料用量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快速封井装置,包括下板、上板、螺杆、螺母、牛筋压密圈和丁腈橡胶垫圈;上板间隔设置在下板的上侧,上板和下板均为外边缘具有翻边的圆形钢板,上板的翻边朝上设置,下板的翻边朝下设置,上板的翻边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板(1)、上板(2)、螺杆(3)、螺母(4)、牛筋压密圈(5)和丁腈橡胶垫圈(6);所述上板(2)间隔设置在所述下板(1)的上侧,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1)均为外边缘具有翻边的圆形钢板,所述上板(2)的翻边朝上设置,所述下板(1)的翻边朝下设置,所述上板(2)的翻边和所述下板(1)的翻边之间形成有截面为梯形的圆环形的滑道(7),所述牛筋压密圈(5)嵌设在所述滑道(7)中,所述丁腈橡胶垫圈(6)套设在所述牛筋压密圈(5)的外周侧;所述螺杆(3)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下板(1)的上表面,所述螺杆(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上板(2)且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快速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板(1)、上板(2)、螺杆(3)、螺母(4)、牛筋压密圈(5)和丁腈橡胶垫圈(6);所述上板(2)间隔设置在所述下板(1)的上侧,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1)均为外边缘具有翻边的圆形钢板,所述上板(2)的翻边朝上设置,所述下板(1)的翻边朝下设置,所述上板(2)的翻边和所述下板(1)的翻边之间形成有截面为梯形的圆环形的滑道(7),所述牛筋压密圈(5)嵌设在所述滑道(7)中,所述丁腈橡胶垫圈(6)套设在所述牛筋压密圈(5)的外周侧;所述螺杆(3)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下板(1)的上表面,所述螺杆(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上板(2)且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母(4),所述螺杆(3)和所述螺母(4)均为多个,所述螺杆(3)和所述螺母(4)一一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层,所述滑道(7)和所述牛筋压密圈(5)的接触处设置有所述润滑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层为润滑油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8),所述把手(8)固定在所述上板(2)的上表面,所述把手(8)位于所述上板(2)的中心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田宝山,田佳鑫,张振才,王飞,陈国庆,李云龙,于朝伟,陈旦,金炎潮,任雪峰,张为常,王成运,杨亚东,张玉柱,周心合,施永轩,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市鑫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