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轮压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89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3
一种胶轮压路机,包括前机架和后机架,前机架和后机架铰接;前机架前部设置有前轮胎总成,后机架下部设置有后轮胎总成;前轮胎总成包括前机架支撑板和支撑轴,支撑轴穿设在前机架支撑板中部,支撑轴包括短支撑轴和长支撑轴;前轮胎总成和后轮胎总成上部均设置有毛刷总成;能够形成均匀、密实且无裂纹的表面;短支撑轴和长支撑轴直接插接相连,容易安装拆卸,结构简单,在安装拆卸时只需拆卸螺栓便能完全拆开,维护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轮压路机
:本技术涉及压路机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胶轮压路机。
技术介绍
:传统压路机分为钢轮振动压路机及轮胎式压路机,钢轮振动压路机多用于压实作业初期基础层的压实,轮胎式压路机采用充气轮胎对铺层进行压实,对压实材料无破损作用;此外,轮胎的弹性所产生的揉压作用,使铺层材料在各方向均可产生位移,形成均匀、密实、无裂纹的表面,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目前市面上的胶轮压轮机前轮胎总成结构复杂,需要很多部件进行组装固定,并且需要增加单独的配重,安装拆卸维护都很麻烦,单人进行维护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度大、安装拆卸维护方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胶轮压路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轮压路机,包括前机架和后机架,前机架和后机架铰接;前机架前部设置有前轮胎总成,后机架下部设置有后轮胎总成;前轮胎总成包括前机架支撑板和支撑轴,支撑轴穿设在前机架支撑板中部,支撑轴包括短支撑轴和长支撑轴;前轮胎总成和后轮胎总成上部均设置有毛刷总成。进一步的,前机架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设置,前机架支撑板上端均与前机架下端固定连接;短支撑轴和长支撑轴插装相连,短支撑轴和长支撑轴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短支撑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盘,长支撑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盘;第一法兰盘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撑板固定相连,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与第二支撑板固定相连。进一步的,支撑轴中部套设有内安装轮毂,支撑轴两端套设有外安装轮毂,内安装轮毂和外安装轮毂外部均套设有深槽宽轮辋,深槽宽轮辋外套设有宽基光面轮胎;外安装轮毂包括第一外安装轮毂和第二外安装轮毂,第一外安装轮毂套设在短支撑轴一端,第二外安装轮毂套设在长支撑轴的一端,内安装轮毂套设在长支撑轴的中部。进一步的,后轮胎总成包括配重块和配重立板,配重立板的上端与后机架相连;配重块穿设在配重立板中部;后机架下端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与配重块及配重立板均固定相连;配重立板中心处垂直穿设有马达支撑环,马达支撑环上部设置为开放式结构,马达支撑环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轮边马达的安装丝孔;配重立板两侧的马达支撑环内均设置有轮边马达,轮边马达通过螺栓连接有深槽宽轮辋,深槽宽轮辋外套设有宽基光面轮胎。进一步的,前轮胎总成设置有三个宽基光面轮胎,后轮胎总成设置有四个宽基光面轮胎。进一步的,毛刷总成包括喷水管、分度销、顶丝固定板、支板架、水管固定夹、毛刷固定架、刷毛、顶丝、拉伸弹簧、底座板和双片刮泥板;底座板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支板架,两个支板架位于底座板的同侧;支板架上均设置有水管固定夹,喷水管通过水管固定夹设置在支板架上;底座板的另一侧铰接有若干毛刷固定架,毛刷固定架连接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座板相连;毛刷固定架上设置有刷毛和双片刮泥板,刷毛设置在双片刮泥板之间;底座板上设置有若干顶丝固定板,顶丝固定板上设置有销孔;毛刷固定架上设置有分度销;分度销以可插接的方式设置在销孔内;毛刷固定架上设置有螺丝孔,螺丝孔内穿设有顶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胶轮压路机结构简单,前机架下部设置两个前机架支撑板,既起到支撑作用,也起到配重作用,不需要单独另安装前机架的配重块;两块前机架支撑板和三个宽基光面轮胎间隔设置,与后机架的四个轮胎组成前三后四的轮胎组合,能够形成均匀、密实且无裂纹的沥青表面;由短支撑轴和长支撑轴组成的支撑轴结构,短支撑轴和长支撑轴直接插接相连,容易安装拆卸,支撑轴直接穿设在两个前机架支撑板上,通过螺栓固定相连,结构简单,在安装拆卸时只需拆卸螺栓便能完全拆开,维护十分方便;支撑轴中部和两端安装宽基光面轮胎,采取螺栓固定,整个结构只需数个简单的部件简单相连,十分简单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前轮胎总成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后轮胎总成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后轮胎总成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毛刷总成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毛刷总成,2、前轮胎总成,3、前机架,4、后机架,5、后轮胎总成,6、配重块,7、加强筋,8、配重立板,9、马达支撑环,10、牵引环,11、胶管固定板,12、宽基光面轮胎,13、深槽宽轮辋,14、轮边马达,17、短支撑轴,18、内安装轮毂,19、长支撑轴,1-1、喷水管,1-2、分度销,1-3、顶丝固定板,1-4、支板架,1-5、水管固定夹,1-6、毛刷固定架,1-7、刷毛,1-8、顶丝,1-9、拉伸弹簧,1-10、底座板,1-11、双片刮泥板,15-1、第一支撑板,15-2、第二支撑板,16-1、第一外安装轮毂,16-2、第二外安装轮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对本技术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本技术提供的胶轮压路机,包括前机架3和后机架4,前机架3和后机架4铰接;前机架3前部设置有前轮胎总成2,后机架4下部设置有后轮胎总成5;前轮胎总成2包括前机架支撑板和支撑轴,支撑轴穿设在前机架支撑板中部,支撑轴包括短支撑轴17和长支撑轴19;前轮胎总成2和后轮胎总成5上部均设置有毛刷总成1;前机架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15-1和第二支撑板15-2,第一支撑板15-1和第二支撑板15-2相互平行设置,前机架支撑板上端均与前机架3下端固定连接;短支撑轴17和长支撑轴19插装相连,短支撑轴17和长支撑轴19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短支撑轴1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盘,长支撑轴1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盘;第一法兰盘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撑板15-1固定相连,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与第二支撑板15-2固定相连;支撑轴中部套设有内安装轮毂18,支撑轴两端套设有外安装轮毂,内安装轮毂18和外安装轮毂外部均套设有深槽宽轮辋13,深槽宽轮辋13外套设有宽基光面轮胎12;外安装轮毂包括第一外安装轮毂-1和第二外安装轮毂-2,第一外安装轮毂-1套设在短支撑轴17一端,第二外安装轮毂-2套设在长支撑轴19的一端,内安装轮毂18套设在长支撑轴19的中部;后轮胎总成5包括配重块6和配重立板8,配重立板8的上端与后机架4相连;配重块6穿设在配重立板8中部;后机架4下端固定连接有加强筋7,加强筋7与配重块6及配重立板8均固定相连;配重立板8中心处垂直穿设有马达支撑环9,马达支撑环9上部设置为开放式结构,马达支撑环9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轮边马达14的安装丝孔;配重立板8两侧的马达支撑环9内均设置有轮边马达14,轮边马达14通过螺栓连接有深槽宽轮辋13,深槽宽轮辋13外套设有宽基光面轮胎12;前轮胎总成2设置有三个宽基光面轮胎12,后轮胎总成5设置有四个宽基光面轮胎12;毛刷总成1包括喷水管1-1、分度销1-2、顶丝固定板1-3、支板架1-4、水管固定夹1-5、毛刷固定架1-6、刷毛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轮压路机,包括前机架(3)和后机架(4),所述前机架(3)和后机架(4)铰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前机架(3)前部设置有前轮胎总成(2),所述后机架(4)下部设置有后轮胎总成(5);/n所述前轮胎总成(2)包括前机架支撑板和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穿设在前机架支撑板中部,所述支撑轴包括短支撑轴(17)和长支撑轴(19);/n所述前轮胎总成(2)和后轮胎总成(5)上部均设置有毛刷总成(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轮压路机,包括前机架(3)和后机架(4),所述前机架(3)和后机架(4)铰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机架(3)前部设置有前轮胎总成(2),所述后机架(4)下部设置有后轮胎总成(5);
所述前轮胎总成(2)包括前机架支撑板和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穿设在前机架支撑板中部,所述支撑轴包括短支撑轴(17)和长支撑轴(19);
所述前轮胎总成(2)和后轮胎总成(5)上部均设置有毛刷总成(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架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15-1)和第二支撑板(15-2),所述第一支撑板(15-1)和第二支撑板(15-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前机架支撑板上端均与前机架(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短支撑轴(17)和长支撑轴(19)插装相连,所述短支撑轴(17)和长支撑轴(19)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短支撑轴(1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长支撑轴(1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撑板(15-1)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与第二支撑板(15-2)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中部套设有内安装轮毂(18),所述支撑轴两端套设有外安装轮毂,所述内安装轮毂(18)和外安装轮毂外部均套设有深槽宽轮辋(13),所述深槽宽轮辋(13)外套设有宽基光面轮胎(12);所述外安装轮毂包括第一外安装轮毂(16-1)和第二外安装轮毂(16-2),所述第一外安装轮毂(16-1)套设在短支撑轴(17)一端,所述第二外安装轮毂(16-2)套设在长支撑轴(19)的一端,所述内安装轮毂(18)套设在长支撑轴(19)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胎总成(5)包括配重块(6)和配重立板(8),所述配重立板(8)的上端与后机架(4)相连;所述配重块(6)穿设在配重立板(8)中部;后机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文孙广江张海龙昃向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路得威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