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渣器沉渣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87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浆料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除渣器沉渣罐,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出浆接管、椭圆封头、筒体及锥体,所述锥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上锥体及下锥体,上锥体与筒体一体连接,所述下锥体与上锥体可拆卸固定对接形成完整的锥体,所述下椎体的底部同轴连接有出渣接管。上锥体及下锥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方便在磨损时进行拆卸更换,不用更换整个锥体;在下锥体内壁设有扰流条及导流条,且扰流条及导流条在同一水平投影面上交错布置,可以减小杂质的直线速度,从而减小对于下锥体内壁的磨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于推广,且能有效的节约成本,在保证生产的同时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除渣器沉渣罐
本技术涉及浆料净化设备
,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除渣器沉渣罐。
技术介绍
高浓除渣器是用来在较高浓度下除去纸浆中比重较大的金属、沙子等各种重杂质,以获得高质量的浆料的一种理想设备,也是废纸制浆净化的必备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高浓除渣器沉渣罐由出浆接管1、椭圆封头2、筒体3、锥体4、出渣接管5组成,工作时,重杂质在离心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运动至锥体部位时,由于锥体直径逐渐减小,离心力逐渐增大,锥体表面所受摩擦力随着直径的减小而增大,这样往往导致椎体4的下半部分经常被磨透,造成整个锥体4部件报废,造成极大浪费。普通除渣器沉渣罐,锥体是一体的,锥体小端容易磨损,当锥体下部磨损时,整个锥体都需要更换。公告号为CN204401353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浓除渣器的沉渣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上罐体、中罐体和下罐体组成,上罐体的下端与中罐体的上端连通,中罐体的下端与下罐体的上端连通,所述上罐体为偏心异径管,所述中罐体为直管,所述下罐体为直管、同心异径管或偏心异径管,所述上罐体的倾斜外侧面上设置有湍流发射管,所述中罐体的竖直外侧面上设置有与中罐体内部连通的防堵浆料淘洗水管和防堵平衡水管,所述防堵平衡水管设置在防堵浆料淘洗水管的下方。本技术能够避免积渣和减小纤维流失,保证设备的运转率,增加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公告号为CN205360692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沉渣罐,包括沉渣罐主体1,呼吸孔2、氨水进口3、氨水出口4、循环水进口5和循环水出口6;沉渣罐主体1上部设有氨水进口3;沉渣罐主体1侧面设有氨水出口4;沉渣罐主体1上部设有呼吸孔2;沉渣罐主体1下部与循环水进口5连通,与循环水出口6连通;沉渣罐主体1由沉渣池11、焦油渣出口12和循环池13组成;沉渣罐主体1内部延伸设有锥子型的沉渣池11;沉渣罐主体1下部延伸设有循环池13。沉渣池11外侧与循环池13形成密封箱。本技术能够将荒煤气中的杂质收集排出,并且能够初步冷却洗涤水,增加整个荒煤气洗涤的效率。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除渣器沉渣罐,锥体均为一体的,锥体小端容易磨损,当锥体下部磨损时,整个锥体都需要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除渣器沉渣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除渣器沉渣罐,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出浆接管、椭圆封头、筒体及锥体,所述锥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上锥体及下锥体,上锥体与筒体一体连接,所述下锥体与上锥体可拆卸固定对接形成完整的锥体,所述下椎体的底部同轴连接有出渣接管。优选的,在出渣接管的内壁绕周向均布多个导流条,所述导流条沿出渣接管的径向布置。优选的,在出渣接管的底部设有连接法兰。优选的,在下椎体的内壁绕周向均布多个扰流条,所述扰流条沿下椎体的径向布置。优选的,所述扰流条及导流条在同一水平投影面上交错布置。优选的,所述扰流条与导流条在同一水平投影面上互相呈45度圆心夹角交错布置。优选的,所述扰流条及导流条均为长方形钢板。优选的,在筒体上设有观察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上锥体及下锥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方便在磨损时进行拆卸更换,不用更换整个锥体;在下锥体内壁设有扰流条及导流条,且扰流条及导流条在同一水平投影面上交错布置,可以减小杂质的直线速度,从而减小对于下锥体内壁的磨损;将锥体分为上锥体及下锥体,与现有技术相比,上锥体的长度减小,减小了底部的离心力,从而减小了对上锥体内壁的磨损;在锥体上设有内推式观察窗,方便对设备磨损情况进行观察,并方便进入检修。本技术结构简单,利于推广,且能有效的节约成本,在保证生产的同时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3中下锥体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K-K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3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除渣器沉渣罐,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出浆接管1、椭圆封头2、筒体3及锥体4,所述锥体4包括同轴设置的上锥体7及下锥体6,上锥体7与筒体3一体连接;所述上锥体7及下锥体6通过法兰盘8可拆卸固定对接,所述下椎体6的底部同轴连接有出渣接管5,在出渣接管5的底部设有用于同除渣器连接的连接法兰52。进一步的,为了减小浆液的速度,在下椎体6的内壁绕周向均布多个扰流条61,所述扰流条61沿下椎体6的径向布置,减小离心力,从而减少对锥体4的磨损。进一步的,在出渣接管5的内壁绕周向均布多个导流条51,所述导流条51沿出渣接管5的径向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条61及导流条51均为长方形钢板。进一步的,为了减小杂质的直线速度,所述扰流条61及导流条51在同一水平投影面上交错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条61及导流条51在同一水平投影面上互相呈45度圆心夹角交错布置。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查看设备磨损情况和方便检修,在筒体3上设有内推式观察窗9。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在法兰盘8的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10。本技术的上锥体7及下锥体6可拆卸固定连接,方便在磨损时进行拆卸更换,不用更换整个锥体4;在下锥体内壁设有扰流条61及导流条51,且扰流条61及导流条51在同一水平投影面上交错布置,可以减小杂质的直线速度,从而减小对于下锥体7内壁的磨损;将锥体4分为上锥体7及下锥体6,与现有技术相比,上锥体7的长度减小,减小了底部的离心力,从而减小了对上锥体7内壁的磨损;在锥体4上设有内推式观察窗9,方便对设备磨损情况进行观察,并方便进入检修。本技术结构简单,利于推广,且能有效的节约成本,在保证生产的同时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中心”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本专利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除渣器沉渣罐,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出浆接管、椭圆封头、筒体及锥体,所述锥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上锥体及下锥体,上锥体与筒体一体连接,所述下锥体与上锥体可拆卸固定对接形成完整的锥体,下椎体的底部同轴连接有出渣接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除渣器沉渣罐,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出浆接管、椭圆封头、筒体及锥体,所述锥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上锥体及下锥体,上锥体与筒体一体连接,所述下锥体与上锥体可拆卸固定对接形成完整的锥体,下椎体的底部同轴连接有出渣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除渣器沉渣罐,其特征在于,在出渣接管的内壁绕周向均布多个导流条,所述导流条沿出渣接管的径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除渣器沉渣罐,其特征在于,在出渣接管的底部设有连接法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除渣器沉渣罐,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超峰许要锋张志伟许银川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运达造纸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