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玻璃钢隔油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69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玻璃钢隔油池,包括池体,池体外部围设保温板,池体一端开设进水口,另一端开设排水口,池体底部经若干第一除渣口连通除渣导管,池体内腔自进水口至排水口经隔板分隔出第一过滤区、分离区、第二过滤区,其中,第一过滤区内部安装适于所述进水口的除渣组件,第一过滤区经第一出水口连通分离区,第一出水口靠近第一过滤区的一端安装第一过滤组件,分离区经导流管连通第二过滤区,第二过滤区内部安装适于所述导流管出水口的第二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朝所述排水口方向倾斜。通过第一过滤区、分离区、第二过滤区的设置,解决隔油池受气温影响油污分离难度大,除油效果较差、清淤难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玻璃钢隔油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玻璃钢隔油池。
技术介绍
玻璃钢是一种由不饱和聚脂树脂与玻璃纤维沾合固化而成的材料,也是一种高强复合塑料,具有轻质高强、热性能良好、可设计型好、抗老化,抗紫外线,耐腐蚀,耐酸,耐碱,耐冷冻,耐高温,耐水性,硬度强,弯曲度高,寿命长等特点,其生产工艺整体也较为环保,符合现代的环保理念,常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隔油池。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油污会漂浮在污水表面,现有的隔油池会直接通过出油口吸取表面的油污后将污水直接排出,但在寒冷天气,受气温影响,污水中的油污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凝固,分离难度较大。这样处理后的污水,因污水表面油污的处理效果较差,直接排出容易堵塞管道,对水体造成污染,且隔油池中的污泥等其他密度较大的杂质也会沉淀在隔油池底部,清淤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玻璃钢隔油池,解决隔油池受气温影响油污分离难度大,除油效果较差、清淤难度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一种环保玻璃钢隔油池,包括池体,池体外部围设保温板,池体一端开设进水口,另一端开设排水口,池体底部经若干第一除渣口连通除渣导管,池体内腔自进水口至排水口经隔板分隔出第一过滤区、分离区、第二过滤区,其中,第一过滤区内部安装适于所述进水口的除渣组件,第一过滤区经第一出水口连通分离区,第一出水口靠近第一过滤区的一端安装第一过滤组件,分离区经导流管连通第二过滤区,第二过滤区内部安装适于所述导流管出水口的第二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朝所述排水口方向倾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除渣组件侧边安装除渣挂件,所述除渣挂件远离除渣组件的一端挂设于池体顶部的第二除渣口外。进一步的,所述除渣组件底部向外凸出呈半球状。再一步的,所述分离区经隔板分隔成第一分离区、第二分离区,所述第一分离区、第二分离区顶部分别开设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分离区经第二出水口连通第二分离区,所述第二出水口位置比所述第一出水口位置低,所述第二出水口靠近第一分离区的一端安装第三过滤组件。更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安装于所述第二分离区内靠近第二过滤区的一侧,所述导流管进水口位置比第二出水口位置低。作为一种有效的设置方案,所述第二过滤区侧边开设适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第三除渣口,所述第三除渣口经管道连通所述除渣导管。进一步的,所述除渣导管靠近所述第一过滤区的一端连接外部储水装置。再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外部围设若干等间距排列的圆环状加强肋,所述保温板围设于所述加强肋之间。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通过在池体外部围设保温板,避免池体内部油污受温度影响产生凝结,分离难度大;池体自进水口至排水口,经隔板在内腔分隔出第一过滤区、分离区、第二过滤区,通过第一过滤区对进入池体内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后,再由第一过滤组件对进入分离区的污水进行再次过滤,由分离区对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处理,通过导流管,利用压强将污水导入第二过滤区,再通过第二过滤区对要排出池体外的污水进行再次过滤处理,提高分离效果及排水质量、节约成本且环保;池体底部经若干第一除渣口连通除渣导管,及时清除沉积在第一过滤区、分离区、第二过滤区底部的淤泥,避免清淤困难;在第一过滤区内安装适于进水口的第一除渣组件,过滤出较大颗粒的杂质,直接通过取出第一除渣组件清除过滤出的杂质,减小清淤难度;在第一过滤区与分离区之间的第一出水口安装第一过滤组件,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后,再通过第二过滤区内部倾斜安装的第二过滤组件,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小杂质清理难度,经第二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污水通过排水口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除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池体;101、加强肋;102、保温板;103、进水口;104、排水口;105、第一除渣口;106、除渣导管;107、第二除渣口;200、第一过滤区;201、除渣组件;2011、除渣挂件;202、第一出水口;203、第一过滤组件;300、第一分离区;301、第一出油口;302、第二出水口;303、第三过滤组件;400、第二分离区;401、第二出油口;402、导流管;500、第二过滤区;501、第二过滤组件;502、第三除渣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一种环保玻璃钢隔油池,包括池体100,池体100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且整体设置成胶囊状,池体100一端开设用于连通外部污水管道的进水口103,另一端开设排水口104,池体100内腔自进水口103至排水口104,通过隔板分隔出第一过滤区200、分离区、第二过滤区500,通过第一过滤区200对进入池体100内腔的污水进行预处理,除去进入池体100内的颗粒较大的杂质,减小杂质清理难度,避免杂质过多影响分离区对污水进行油、水分离;通过分离区对污水进行油、水分离,由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除去污水中的油污;分离区内的污水通过导流管402传送至第二过滤区500,通过第二过滤区500对污水进行再次过滤后再由排水口104将污水排出,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其中,第一过滤区200内部安装适于所述进水口103的除渣组件201,除渣组件两侧对称安装呈倒置的“L”型除渣挂件,除渣挂件2011一端与除渣组件连接,另一端挂设于池体100顶部的第二除渣口107外。具体的,于池体侧边设置贯穿进水口的进水管道,为避免除渣组件取出困难,可将除渣组件侧边外边缘与进水管道端部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除渣组件的最大外径不大于第二除渣口的最小径宽,其中,所述除渣组件侧面通过网板围合而成,网板由若干支撑条等间距排列组成,网板两端通过焊接或螺旋钢丝连接以围合成圆筒状,当然,应用到实际使用环境,可在除渣组件开口处通过螺旋钢丝铰接网板支撑条。通过除渣挂件取出池体100内的除渣组件201,并清除除渣组件201内的杂质。除渣组件201底部对应网板支撑条的位置设置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呈辐射状安装于除渣组件201底部。为便于取出杂质,将除渣组件201底部设置成向外凸出的半球状,当然,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除渣组件201及除渣挂件外部均涂覆防腐涂层。第一过滤区200经第一出水口202连通分离区,并在第一出水口202靠近第一过滤区200的一端安装过滤网等第一过滤组件203,对第一过滤区200的污水进行过滤,去除水中悬浮物及较大颗粒后再传送至分离区。分离区内部经隔板分隔成第一分离区300、第二分离区400,污水在第一分离区300内进行第一次油、水分离,浮在顶部的油污通过第一分离区300顶部的第一出油口301取出;第一分离区300远离第一出水的一侧设置用于连通第二分离区400的第二出水口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玻璃钢隔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池体外部围设保温板,池体一端开设进水口,另一端开设排水口,池体底部经若干第一除渣口连通除渣导管,池体内腔自进水口至排水口经隔板分隔出第一过滤区、分离区、第二过滤区,其中,第一过滤区内部安装适于所述进水口的除渣组件,第一过滤区经第一出水口连通分离区,第一出水口靠近第一过滤区的一端安装第一过滤组件,分离区经导流管连通第二过滤区,第二过滤区内部安装适于所述导流管出水口的第二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朝所述排水口方向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玻璃钢隔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池体外部围设保温板,池体一端开设进水口,另一端开设排水口,池体底部经若干第一除渣口连通除渣导管,池体内腔自进水口至排水口经隔板分隔出第一过滤区、分离区、第二过滤区,其中,第一过滤区内部安装适于所述进水口的除渣组件,第一过滤区经第一出水口连通分离区,第一出水口靠近第一过滤区的一端安装第一过滤组件,分离区经导流管连通第二过滤区,第二过滤区内部安装适于所述导流管出水口的第二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朝所述排水口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玻璃钢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组件侧边安装除渣挂件,所述除渣挂件远离除渣组件的一端挂设于池体顶部的第二除渣口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玻璃钢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组件底部向外凸出呈半球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玻璃钢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区经隔板分隔成第一分离区、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旭新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金利玻璃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