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069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净水系统,利用智能净水系统对第一预处理单元进行自动清洗,及时去除滤芯表面污染物。通过引入进气管路,并结合智能清洗程序控制,实现对滤芯表面的气洗,或利用气液混合时形成的湍流产生剪切力,从而有效提高对滤芯的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净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净水机在应用过程中,通常可以使用PP棉(聚丙烯纤维进行人造化学纤维)滤芯、活性炭滤芯、超滤膜滤芯、微滤膜滤芯、PAC(polyaluminumchloride,聚合氧化铝)复合滤芯、膜和炭复合等方式作为预处理滤芯,去除自来水中含有的泥沙、悬浮物、铁锈、胶体、细菌、大颗粒物质等杂质。在杂质含量较高的恶劣水质地区,预处理滤芯的使用寿命短,从而产生滤芯更换频繁或者影响净水机性能的问题,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净水器预处理滤芯在杂质含量较高的恶劣水质地区使用时,所存在的滤芯容易堵塞、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净水系统。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净水系统,包括:进气管路、进水管路、废水管路、出水管路、回水管路、第一预处理单元和反洗单元,所述进气管路和所述进水管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所述进水管路中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后,流向所述出水管路;所述反洗单元内的液体能够经所述回水管路回流至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内,并从所述废水管路排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气增压泵,所述进气增压泵用于增加所述进气管路内的压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进气管路,以防止液体或气体回流至进气管路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洗单元包括反洗罐、反洗增压泵和稳压装置,所述反洗增压泵用以增加所述反洗罐内的压力,所述稳压装置用以控制所述反洗罐内的压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路中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后,流向所述出水管路或所述反洗单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为PP棉、活性炭、PAC、超滤膜、微滤膜滤芯当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路连接有精过滤单元、第二预处理单元、后处理单元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精过滤单元为RO膜、纳滤膜、超滤膜、微滤膜滤芯当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所述第二预处理单元为PP棉、活性炭、PAC、超滤膜、微滤膜滤芯当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所述后处理单元为活性炭、超滤膜和碳复合滤芯、微滤膜和碳复合滤芯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所述废水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用以控制其所在管路的通断,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为电磁阀或电动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净水系统,利用智能净水系统对第一预处理单元进行自动清洗,及时去除滤芯表面污染物。通过引入进气管路,并结合智能清洗程序控制,实现对滤芯表面的气洗,或利用气液混合时形成的湍流产生剪切力,从而有效提高对滤芯的清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进气管路110;进气增压泵111;第一单向阀112;进水管路120;废水管路130;第三控制阀131;出水管路140;第一控制阀141;回水管路150;第二控制阀151;第二单向阀152;第一预处理单元160;反洗增压泵171;稳压装置172;反洗罐173;第二预处理单元210;精过滤单元220;后处理单元23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净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进气管路110、进水管路120、废水管路130、出水管路140、回水管路150、第一预处理单元160和反洗单元,进气管路110和进水管路120均连接于第一预处理单元160,进水管路120中的液体流入第一预处理单元160后,流向出水管路140;反洗单元内的液体能够经回水管路150回流至第一预处理单元160内,并从废水管路130排出。进气单元可单独工作,向第一预处理单元160内压入空气,实现对第一预处理单元160的气洗。进气单元也可以和反洗单元同时工作,向第一预处理单元160内压入气体和液体,利用气体、液体混合时形成的湍流产生剪切力,从而有效提高对第一预处理单元160的清洗效果。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当中,进气管路110上还设置有进气增压泵111,用于增强进气管路110内的压力,提升气体对第一预处理单元160的清洗效果。进气管路110可以直接连接第一预处理单元160,使气体直接进入第一预处理单元160内;进气管路110也可首先连接于进水管路120,形成类似于三通的结构,气体经过一段公共管路后再进入第一预处理单元16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当中,进气管路110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12,第一单向阀112用以防止气体或液体回流至进气管路110。对于设置有进气增压泵111的智能净水系统,第一单向阀112设置于进气增压泵111和第一预处理单元160之间,或是设置于进气增压泵111或进水管路120之间,以防止液体回流至进气增压泵111,造成进气增压泵111的损坏。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当中,反洗单元包括反洗罐173、反洗增压泵171和稳压装置172,反洗增压泵171用于提升反洗罐173内的压力,稳压装置172用于调节反洗罐173内的压力,通常情况下反洗罐173内的压力保持在0.1MPa-0.8MPa,反洗罐173依靠压力将罐内液体压回第一预处理单元160内,完成对第一预处理单元160的清洗。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当中,反洗单元当中的液体来源可以是由第一预处理单元160供给,也可由外部环境或智能净水系统当中的其他元件供给。在其中一些实施例当中,反洗罐173外形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路、进水管路、废水管路、出水管路、回水管路、第一预处理单元和反洗单元,所述进气管路和所述进水管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所述进水管路中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后,流向所述出水管路;所述反洗单元内的液体能够经所述回水管路回流至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内,并从所述废水管路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路、进水管路、废水管路、出水管路、回水管路、第一预处理单元和反洗单元,所述进气管路和所述进水管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所述进水管路中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后,流向所述出水管路;所述反洗单元内的液体能够经所述回水管路回流至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内,并从所述废水管路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增压泵,所述进气增压泵用于增加所述进气管路内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进气管路,以防止液体或气体回流至进气管路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单元包括反洗罐、反洗增压泵和稳压装置,所述反洗增压泵用以增加所述反洗罐内的压力,所述稳压装置用以控制所述反洗罐内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中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一预处理单元后,流向所述出水管路或所述反洗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净水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新洋陈黄锰陈静张量詹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