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069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2
一方案的钻头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切削部具有位于第一端侧的切削刃、从切削刃朝向第二端延伸的槽、位于比槽更靠第二端侧的位置的端面、以及位于槽与端面之间且连接于槽以及端面的连接面。连接面具有在沿着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最长的第一部位、以及位于比第一部位更靠切削部的外周侧的位置的第二部位。在以第一部位与旋转轴重合的方式,从与旋转轴正交的第一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二部位在沿着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部位在沿着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钻头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主张在2018年1月1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03201号的优先权,并将该在先申请的所有公开援引于此以供参照。
本方式涉及钻头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记载于例如日本特开2016-55353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头部更换式钻头,来作为具有头部以及刀架且头部的支承面与刀架的端面抵接的头部更换式钻头,所述头部具备切削刃、支承面以及从切削刃朝向支承面延伸的槽。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头部更换式钻头中,头部中的槽与支承面大致垂直地相交而形成棱线,因此在切削加工时应力集中于棱线部分,有可能产生缺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一方案的钻头为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圆柱形状,并具有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切削部的钻头。所述切削部具有切削刃、槽、端面、以及连接面。所述切削刃位于所述第一端侧。所述槽从所述切削刃朝向所述第二端延伸。所述端面位于比所述槽更靠所述第二端侧的位置。所述连接面位于所述槽与所述端面之间,并连接于所述槽以及所述端面。所述连接面具有第一部位、以及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最长。所述第二部位位于比所述第一部位更靠所述切削部的外周侧的位置。在以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旋转轴重合的方式,从与所述旋转轴正交的第一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部位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一部位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短。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钻头的立体图。图2是朝向第一端观察图1所示的钻头中的切削部时的主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区域A的放大图。图4是从B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切削部时的侧视图。图5是将图4所示的切削部中的连接面放大而得到的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个钻头的放大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个切削部侧视图。图8是将图7所示的切削部中的连接面放大而得到的图。图9是图7所示的切削部中的IX―IX剖面的剖视图。图10是图7所示的切削部中的X―X剖面的剖视图。图11是图7所示的切削部中的XI―XI剖面的剖视图。图12是图6所示的钻头中的XII―XII剖面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中的一个工序的图。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中的一个工序的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中的一个工序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的钻头。但是,以下参照的各图为了方便说明,仅简化示出构成实施方式的构件中的主要构件。因此,钻头能够具备未被本说明书所参照的各图示出的任意的构成构件。另外,各图中的构件的尺寸并不如实地表示实际的构成构件的尺寸及各构件的尺寸比率等。实施方式的钻头1在图1所示的一例中是从第一端1a延伸到第二端1b的圆柱形状。本公开的钻头1具有切削部3,该切削部3位于第一端1a侧,并能够以旋转轴X为中心旋转。圆柱形状的钻头1在用于制造切削加工物的被切削件的切削加工时,如图1所示能够以旋转轴X为中心沿箭头Y的方向旋转。在图1所示的钻头1中,左上侧的端部是第一端1a、右下侧的端部是第二端1b。一般来说,第一端1a也被称作前端,第二端1b也被称作后端。因此,将第一端1a作为前端1a、将第二端1b作为后端1b而进行说明。实施方式的钻头1例如外径能够设定为4mm~25mm。另外,在将沿着旋转轴X的方向的长度设为L,将外径设为D时,实施方式的钻头1例如能够设定为L=4D~15D。在图1所示的一例中,钻头1具有:切削部3,其位于前端1a侧;以及刀架5,其是圆柱形状,且在整体上位于比切削部3更靠后端1b侧的位置。刀架5可以具备刀柄部7、以及位于比刀柄部7更靠前端1a侧的位置的刀身9。切削部3以及刀身9包含与被切削件接触的部位,这些部位能够在被切削件的切削加工中起到主要的作用。刀柄部7是由机床的旋转的主轴把持的部位,是根据机床中的主轴的形状设计的部位。作为刀柄部7的形状例如可列举直柄、长柄、长颈以及锥形柄等。在图1所示的一例中,切削部3具有位于前端1a侧的切削刃11、以及从切削刃11朝向后端1b延伸的第一槽13。在图1~图3所示的一例中,切削部3的外侧面具有距旋转轴X的距离大致恒定的第一外周面3p。以下,有时将第一外周面3p记载为外周3p。在如图2所示那样朝向前端1a观察的情况下,切削刃11可以具有包含旋转轴X的横刃11a、以及主切削刃11b。图2所示的一例的横刃11a以包含前端1a的方式配置。图2所示的一例的主切削刃11b从横刃11a朝向切削部3的外周3p延伸。第一槽13从切削刃11朝向后端1b可以呈直线延伸,也可以扭转地延伸。在图1以及图3所示的一例中,第一槽13从切削刃11朝向后端1b扭转地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扭转地延伸是指第一槽13从切削刃11朝向后端1b侧大致扭转地延伸。因此,第一槽13也可以局部具有不扭转的部位。在第一槽13扭转地延伸的情况下,第一槽13的扭转角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值,能够设定为例如3~45°程度。图1以及图3所示的一例中的切削部3具有位于比第一槽13更靠后端1b侧的位置的端面15、以及位于第一槽13与端面15之间并且连接于第一槽13以及端面15的连接面17。连接面17相对于第一槽13以及端面15倾斜。在切削加工时,在连接面17不位于第一槽13与端面15之间且第一槽13与端面15直接相连的情况下,应力集中于第一槽13与端面15所成的棱线部分,切削部3有可能缺损。本公开中的切削部3具有位于第一槽13与端面15之间并且连接于第一槽13以及端面15的连接面17。因此,在切削加工时,容易避免应力集中于第一槽13与端面15的边界附近的特定的部分,且具有高耐缺损性。图4是从B方向观察图2中的切削部3时的图。另外,图5是将图4中的连接面17局部放大而得到的图。图5所示的一例中的连接面17具有第一部位19以及第二部位21。第一部位19是在连接面17中沿着旋转轴X的方向上的长度最长的部位。第二部位21位于比第一部位19更靠切削部3的外周3p侧的位置。而且,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使连接面17中的第一部位19与旋转轴X重合,且从与旋转轴X正交的方向观察切削部3的情况下,连接面17的第二部位21在沿着旋转轴X的方向上的长度L2比连接面17的第一部位19在沿着旋转轴X的方向上的长度L1短。在图5所示的一例中,第一部位19以及第二部位21是由线表示的区域。在图5所示的一例中,第一部位19作为与旋转轴X重叠的线区域而存在。第二部位21位于比第一部位19更靠切削部3的外周3p侧(在图5中为左侧)的位置,且作为线区域而存在。一般来说,在切削刃11中的位于中心侧的横刃11a中以挤压被切削件的方式进行切削加工。另外,在切削刃11中的位于外周3p侧的主切削刃11b中,以切削被切削件的方式进行切削加工。因此,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头,其为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圆柱形状,并具有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切削部,其中,/n所述切削部具有:/n切削刃,其位于所述第一端侧;/n槽,其从所述切削刃朝向所述第二端延伸;/n端面,其位于比所述槽更靠所述第二端侧的位置;以及/n连接面,其位于所述槽与所述端面之间,并连接于所述槽以及所述端面,/n所述连接面具有:/n第一部位;以及/n第二部位,其位于比所述第一部位更靠所述切削部的外周侧的位置,/n在以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旋转轴重合的方式,从与所述旋转轴正交的第一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部位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一部位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12 JP 2018-0032011.一种钻头,其为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圆柱形状,并具有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切削部,其中,
所述切削部具有:
切削刃,其位于所述第一端侧;
槽,其从所述切削刃朝向所述第二端延伸;
端面,其位于比所述槽更靠所述第二端侧的位置;以及
连接面,其位于所述槽与所述端面之间,并连接于所述槽以及所述端面,
所述连接面具有:
第一部位;以及
第二部位,其位于比所述第一部位更靠所述切削部的外周侧的位置,
在以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旋转轴重合的方式,从与所述旋转轴正交的第一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部位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一部位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中,
所述连接面具有位于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第二部位之间的第三部位,
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部位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一部位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长,且比所述第二部位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头,其中,
所述连接面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的长度从所述第一部位起随着趋向所述第二部位而变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钻头,其中,
所述槽具有:
第一部,其位于所述切削部的所述旋转轴侧,并且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波多野弘和河岛宏司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