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56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其包括第一移动座和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移动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第一位置位于端子机的出料端,第二位置位于线缆下道工序的进料端,第一移动座上固定有第一转接夹具,第一转接夹具的一端部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整个第一转接夹具的穿线孔,第一转接夹具的端面上开设有将穿线孔间隔分成两段的卡线槽,卡线槽内设置有用于夹住卡线槽内线缆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连接有驱动其沿卡线槽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装置。上述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而且运行稳定可靠,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端子线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端子线的自动加工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线缆端子机与下道工序自动衔接的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市场上各种线缆端子机迅速发展,而且不断的在提高效率,从以前的单线到三线,到目前的五线的端子机的出现,裁线到打端子的效率,已经非常的高。但是同时也暴露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打好端子的线缆,基本上需要人工来进行与下道工序的衔接。比如装入模具的支架,以便快速的注塑和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端子线的加工效率,也浪费了一定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打好端子的线缆通过人工与下道工序衔接存在工作效率低和浪费人力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其包括第一移动座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移动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端子机的出料端,所述第二位置位于线缆下道工序的进料端,所述第一移动座上固定有第一转接夹具,所述第一转接夹具的一端部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整个第一转接夹具的穿线孔,且所述第一转接夹具的端面上开设有将穿线孔间隔分成两段的卡线槽,所述卡线槽内设置有用于夹住卡线槽内线缆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连接有驱动其沿卡线槽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装置。特别地,所述第二位置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座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移动座往复移动,所述第二移动座的移动方向与第一移动座的移动方向互相垂直,且所述第二移动座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移动座上的线缆取下的第二转接夹具。特别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采用电缸模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二位置的一端,且两个电缸模组互相垂直设置。特别地,所述穿线孔包括导向孔和内部定位孔,所述导向孔位于内部定位孔的外端,且所述导向孔为外大内小的锥形孔,所述内部定位孔配合线缆的外径设置。特别地,所述第一转接夹具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装配整个夹具的安装孔,且其一侧面上开设有定位销孔。特别地,所述线缆的端部安装的端子为中空结构,对应于所述第二转接夹具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根转接杆,所述转接杆包括导向段和固定夹紧段,所述导向段位于固定夹紧段的外侧,所述转接杆通过导向段的引导插入线缆的端子中并通过固定夹紧段对端子进行固定。特别地,所述线缆的端部安装的端子为硬质实心结构,对应于所述第二转接夹具的一侧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第二转接夹具通过端子插入卡槽对端子进行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能够将打好端子的线缆,自动转运至线缆的下一道加工工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而且运行稳定可靠,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端子线的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的第一转接夹具的夹线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的第一转接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的第一转接夹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的第二转接夹具的转接固定线缆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部件。当一个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包括第一移动座1和第一驱动电缸2,第一移动座1能沿第一驱动电缸2往复移动地设置于第一驱动电缸2上,第一驱动电缸2驱动第一移动座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第一位置位于端子机的出料端,第二位置位于线缆下道工序的进料端,第一移动座1上固定有第一转接夹具3,第一转接夹具3的一端部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整个第一转接夹具3的穿线孔30,穿线孔30包括导向孔31和内部定位孔32,导向孔31位于内部定位孔32的外端,且导向孔31为外大内小的锥形孔,内部定位孔31配合线缆4的外径设置,线缆4的端部装配有中空的端子5,第一转接夹具3的端面上开设有将穿线孔30间隔分成两段的卡线槽33,卡线槽33内设置有用于夹住卡线槽33内线缆4的压紧板6,压紧板6连接有驱动其沿卡线槽33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气缸7,升降驱动气缸7固定于第一移动座1上,第一转接夹具3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装配整个夹具的安装孔34,且其一侧面上开设有定位销孔35。第一驱动电缸2位于第二位置的一端设置第二驱动电缸8,第二驱动电缸8与第一驱动电缸2互相垂直设置,第二驱动电缸8上能往复移动地装配有第二移动座9,第二移动座9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移动座1上的线缆取下的第二转接夹具10,第二转接夹具1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根转接杆11,转接杆11包括导向段12和固定夹紧段13,导向段12位于固定夹紧段13的外侧,转接杆11通过导向段12的引导插入线缆4的端子5中并通过固定夹紧段13对端子5进行固定。当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用的驱动源还可以采用除电缸以外的其他常规驱动模组,比如滑台模组或轨道等机械传动方式。工作时,当端子机的最好一道取线夹爪完成工作时,第一驱动电缸2驱动第一移动座1移动到第一位置,即线缆4的端子5前,利用导向孔31部分,将端子5导入到穿线孔30内,第一移动座1继续朝着线缆方向前进,将线缆部分装入,当达到足够的长度后,升降驱动气缸7驱动压紧板6下降将卡线槽33内的线缆4压紧固定于第一转接夹具3上,然后端子机的取线夹爪松开,第二驱动电缸8驱动第二转接夹具10移动到与第一转接夹具3相对应的位置,第一驱动电缸2驱动第一移动座1朝相反方向移动,通过转接杆11将端子5固定于第二转接夹具10上,升降驱动气缸7驱动压紧板6上升,第一驱动电缸2驱动第一移动座1回位,即将线缆4转接固定于第二转接夹具10上,最后第二驱动电缸8驱动第二转接夹具10将线缆4转运至指定位置。注意,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移动座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移动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端子机的出料端,所述第二位置位于线缆下道工序的进料端,所述第一移动座上固定有第一转接夹具,所述第一转接夹具的一端部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整个第一转接夹具的穿线孔,且所述第一转接夹具的端面上开设有将穿线孔间隔分成两段的卡线槽,所述卡线槽内设置有用于夹住卡线槽内线缆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连接有驱动其沿卡线槽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移动座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移动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端子机的出料端,所述第二位置位于线缆下道工序的进料端,所述第一移动座上固定有第一转接夹具,所述第一转接夹具的一端部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整个第一转接夹具的穿线孔,且所述第一转接夹具的端面上开设有将穿线孔间隔分成两段的卡线槽,所述卡线槽内设置有用于夹住卡线槽内线缆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连接有驱动其沿卡线槽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座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移动座往复移动,所述第二移动座的移动方向与第一移动座的移动方向互相垂直,且所述第二移动座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移动座上的线缆取下的第二转接夹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线自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采用电缸模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二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欧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