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陶瓷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460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陶瓷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特别涉及陶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盘、提升机、进料斗、第一固定支架、进料口、原料预处理仓、第二下料口、送料筒、第三下料口、分料筒、分料转轮、第四下料口,所述进料斗的第一下料口延伸至所述提升机的进料端上方,所述提升机一侧设有所述原料预处理仓,所述原料预处理仓通过所述第二下料口与所述送料筒相连通,所述送料筒上端底部设有所述第三下料口,所述送料筒通过所述第三下料口与所述分料筒顶部相连通,所述分料筒底部设有所述第四下料口,所述分料筒内转动安装有所述分料转轮。实现了原料的前处理,保证了原料的均匀下料,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陶瓷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陶瓷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于一种用于陶瓷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以前人们把用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称作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在陶瓷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上料装置来实现原料的输送,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提升机来实现对陶瓷原料的上料,这种通过提升机来实现上料无法实现对原料的预处理,当原料放置一段时间时容易出现结块,不仅影响下料的均匀性,而且所以需要人们额外对原料进行前处理,费时费力,影响陶瓷的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陶瓷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克服了通过提升机来实现上料无法实现对原料的预处理,当原料放置一段时间时容易出现结块,不仅影响下料的均匀性,而且所以需要人们额外对原料进行前处理,费时费力,影响陶瓷的生产加工效率的缺点。(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陶瓷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盘、提升机、进料斗、第一固定支架、进料口、原料预处理仓、第二下料口、送料筒、第三下料口、分料筒、分料转轮、第四下料口,所述底盘正上方倾斜向上设有所述提升机,所述进料斗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进料斗的第一下料口延伸至所述提升机的进料端上方,所述提升机一侧设有所述原料预处理仓,所述原料预处理仓顶部设有所述进料口,所述原料预处理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内竖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打散叶片和研磨辊,所述原料预处理仓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面与所述打散叶片的底部相适配,所述固定块的底面与所述研磨辊的两侧相适配,所述原料预处理仓底部设有所述第二下料口,所述提升机的下料端延伸至所述进料口内,所述底盘正上方倾斜向上设有所述送料筒,所述原料预处理仓通过所述第二下料口与所述送料筒相连通,所述送料筒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送料叶片,所述送料筒上端底部设有所述第三下料口,所述送料筒通过所述第三下料口与所述分料筒顶部相连通,所述分料筒底部设有所述第四下料口,所述分料筒内转动安装有所述分料转轮。优选地,所述打散叶片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有第一打散齿,所述固定块顶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打散齿呈交错间隔设置的第二打散齿。优选地,所述研磨辊的两侧上均设有第二研磨齿,所述固定块底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研磨齿呈交错间隔设置的第一研磨齿。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下端设有送料叶片且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下料口内。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座固定于所述仓体的顶部内壁,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穿过所述仓体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优选地,所述分料筒一侧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送料筒底部通过第三支架固定于所述底盘上。优选地,所述分料转轮包括第三转轴及位于所述第三转轴上的分料隔板,所述分料隔板呈L状且所述分料隔板呈环形分布在所述第三转轴上。(3)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陶瓷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克服了通过提升机来实现上料无法实现对原料的预处理,当原料放置一段时间时容易出现结块,不仅影响下料的均匀性,而且所以需要人们额外对原料进行前处理,费时费力,影响陶瓷的生产加工效率的缺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原料预处理仓内的第一转轴的转动一次实现了原料打散及研磨的前处理,无需额外对原料进行前处理,省时省力,提高陶瓷的生产加工效率。2、通过打散叶片上的第一打散齿实现对原料的打散,第一打散齿的动打散配合固定块上第二打散齿的静打散,动静结合,打散效率高,避免原料结块而影响下料的均匀性。3、通过分料转轮的转动实现了原料前处理后均匀地落入到相邻两个分料隔板之间,最后从第四下料口排出,实现原料的均匀下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原料预处理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分料转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底盘、2-提升机、3-进料斗、31-第一下料口、4-第一固定支架、5-进料口、6-原料预处理仓、61-仓体、62-第一电机、63-第一转轴、64-联轴器、65-轴承座、66-打散叶片、661-第一打散齿、67-固定块、671-第二打散齿、672-第一研磨齿、68-研磨辊、681-第二研磨齿、69-排料叶片、7-第二下料口、8-送料筒、9-第二转轴、10-第二电机、11-送料叶片、12-第三下料口、13-分料筒、14-分料转轮、141-第三转轴、142-分料隔板、15-第四下料口、16-第二支架、17-第三支架。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陶瓷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盘1、提升机2、进料斗3、第一固定支架4、进料口5、原料预处理仓6、第二下料口7、送料筒8、第三下料口12、分料筒13、分料转轮14、第四下料口15,所述底盘1正上方倾斜向上设有所述提升机2,所述进料斗3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支架4固定在所述底盘1上,所述进料斗3的第一下料口31延伸至所述提升机2的进料端上方,所述提升机2一侧设有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顶部设有所述进料口5,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包括仓体61,所述仓体61内竖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63,所述第一转轴63通过第一电机62进行驱动,所述第一转轴63上设有打散叶片66和研磨辊68,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固定块67,所述固定块67的顶面与所述打散叶片66的底部相适配,所述固定块67的底面与所述研磨辊68的两侧相适配,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底部设有所述第二下料口7,所述提升机2的下料端延伸至所述进料口5内,所述底盘1正上方倾斜向上设有所述送料筒8,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通过所述第二下料口7与所述送料筒8相连通,所述送料筒8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通过第二电机10进行驱动,所述第二转轴9上设有送料叶片11,所述送料筒8上端底部设有所述第三下料口12,所述送料筒8通过所述第三下料口12与所述分料筒13顶部相连通,所述分料筒13底部设有所述第四下料口15,所述分料筒13内转动安装有所述分料转轮14。所述打散叶片66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有第一打散齿661,所述固定块67顶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打散齿661呈交错间隔设置的第二打散齿671,所述研磨辊68的两侧上均设有第二研磨齿681,所述固定块67底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研磨齿681呈交错间隔设置的第一研磨齿672,所述第一转轴63下端设有送料叶片11且所述第一转轴63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下料口7内,所述第一转轴63通过轴承座65固定于所述仓体61的顶部内壁,所述第一转轴63的上端穿过所述仓体61并通过联轴器64与所述第一电机62相连,所述分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陶瓷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提升机(2)、进料斗(3)、第一固定支架(4)、进料口(5)、原料预处理仓(6)、第二下料口(7)、送料筒(8)、第三下料口(12)、分料筒(13)、分料转轮(14)、第四下料口(15),所述底盘(1)正上方倾斜向上设有所述提升机(2),所述进料斗(3)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支架(4)固定在所述底盘(1)上,所述进料斗(3)的第一下料口(31)延伸至所述提升机(2)的进料端上方,所述提升机(2)一侧设有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顶部设有所述进料口(5),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包括仓体(61),所述仓体(61)内竖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63),所述第一转轴(63)通过第一电机(62)进行驱动,所述第一转轴(63)上设有打散叶片(66)和研磨辊(68),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固定块(67),所述固定块(67)的顶面与所述打散叶片(66)的底部相适配,所述固定块(67)的底面与所述研磨辊(68)的两侧相适配,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底部设有所述第二下料口(7),所述提升机(2)的下料端延伸至所述进料口(5)内,所述底盘(1)正上方倾斜向上设有所述送料筒(8),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通过所述第二下料口(7)与所述送料筒(8)相连通,所述送料筒(8)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通过第二电机(10)进行驱动,所述第二转轴(9)上设有送料叶片(11),所述送料筒(8)上端底部设有所述第三下料口(12),所述送料筒(8)通过所述第三下料口(12)与所述分料筒(13)顶部相连通,所述分料筒(13)底部设有所述第四下料口(15),所述分料筒(13)内转动安装有所述分料转轮(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陶瓷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提升机(2)、进料斗(3)、第一固定支架(4)、进料口(5)、原料预处理仓(6)、第二下料口(7)、送料筒(8)、第三下料口(12)、分料筒(13)、分料转轮(14)、第四下料口(15),所述底盘(1)正上方倾斜向上设有所述提升机(2),所述进料斗(3)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支架(4)固定在所述底盘(1)上,所述进料斗(3)的第一下料口(31)延伸至所述提升机(2)的进料端上方,所述提升机(2)一侧设有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顶部设有所述进料口(5),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包括仓体(61),所述仓体(61)内竖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63),所述第一转轴(63)通过第一电机(62)进行驱动,所述第一转轴(63)上设有打散叶片(66)和研磨辊(68),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固定块(67),所述固定块(67)的顶面与所述打散叶片(66)的底部相适配,所述固定块(67)的底面与所述研磨辊(68)的两侧相适配,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底部设有所述第二下料口(7),所述提升机(2)的下料端延伸至所述进料口(5)内,所述底盘(1)正上方倾斜向上设有所述送料筒(8),所述原料预处理仓(6)通过所述第二下料口(7)与所述送料筒(8)相连通,所述送料筒(8)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通过第二电机(10)进行驱动,所述第二转轴(9)上设有送料叶片(11),所述送料筒(8)上端底部设有所述第三下料口(12),所述送料筒(8)通过所述第三下料口(12)与所述分料筒(13)顶部相连通,所述分料筒(13)底部设有所述第四下料口(15),所述分料筒(13)内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华禹陈福安李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上古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