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池模组及梯次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034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模组及梯次利用系统,该储能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储能电池模块,所述储能电池模块由若干储能电池单体串并联构成;正极汇流排,与多个所述储能电池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负极汇流排,与多个所述储能电池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如此设置,通过将储能电池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正极汇流排连接,负极输出端与负极汇流排连接,使得多个储能电池模块之间无需通过软导线连接。在多个储能电池模块均通过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连接后,由于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不会发生短路情况,从而解决了储能电池模块正负极之间的短路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电池模组及梯次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电池模组及梯次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兆瓦级的大型储能领域中,所应用的储能电池模块通常安装在电池插箱中,并且储能电池模块会被紧凑化集成在电池插箱的封闭外壳中。在此种电池插箱中,储能电池模块通常利用连接电缆将相邻电池单体的正负极端子顺次对接串并联之后,最后将储能电池模块的正负极通过电缆接至接线端子。由于在大型储能领域中,需要很多装有储能电池模块的电池插箱,并且为节省空间和操作方便,多个电池插箱通常会相邻布置。当多个电池插箱需要并联汇流时,技术人员一般会采用软导线将多个电池插箱的正输出端子接在一起,负输出端子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多个电池插箱的汇流。但是,如图1所示,采用软导线引接时,势必会造成导线间的相互交叠。该种汇流形式下,正输出端子与负输出端子之间的安全距离较小,当引出的软导线流过大电流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软导线之间的绝缘性能降低,很容易发生正负极之间的短路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所述储能电池模块(2)由若干储能电池单体(1)串并联构成;/n正极汇流排(4),与多个所述储能电池模块(2)的正极输出端连接;/n负极汇流排(5),与多个所述储能电池模块(2)的负极输出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所述储能电池模块(2)由若干储能电池单体(1)串并联构成;
正极汇流排(4),与多个所述储能电池模块(2)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负极汇流排(5),与多个所述储能电池模块(2)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输出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相对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池模块(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护器(3),设置于所述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正极汇流排(4)之间,和/或设置于所述负极输出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排(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3)为断路器和/或熔断器。


5.一种梯次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
电池架(7),所述电池架(7)适于放置所述储能电池模块(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希萌刘军红李艳红王兴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中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