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母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97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0
本申请公开了连接母线,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所述连接母线包括:铜排、绝缘层、第一绝缘帽、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铜排的硬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硬度,铜排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铜排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通孔;绝缘层包裹在铜排中位于铜排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部位上;第一绝缘帽包括第一卡接片和第一保护套,第一卡接片卡在绝缘层中靠近铜排的第一端的部位上,第一保护套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一螺栓的头部位于第三通孔内,第一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与第一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第二螺栓的螺杆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二电池模组的负极连接。如此,两个电池模组串联后,第一螺栓不会暴露在外,从而可以避免因螺栓搭接而导致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母线
本申请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母线。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是一种能够进行充放电的储能装置,普遍应用于电动汽车中。其中,为了满足电压、电流的动力要求,电动汽车中通常设置有多个电池模组,这多个电池模组之间通过连接母线进行串联。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母线,该连接母线包括硬铜排和浸塑在硬铜排表面的环氧树脂绝缘胶,该连接母线的两端均设置有通孔。在采用该连接母线对两个电池模组进行串联时,将一个螺栓穿过该连接母线的一端的通孔后与一个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将另一个螺栓穿过该连接母线的另一端的通孔后与另一个电池模组的负极连接。但是,采用上述连接母线对两个电池模组进行串联后,螺栓会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从而可能会因螺栓搭接而导致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母线,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可能存在短路风险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线包括:铜排、绝缘层、第一绝缘帽、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铜排的硬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硬度,所述铜排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线包括:铜排(1)、绝缘层(2)、第一绝缘帽(3)、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n所述铜排(1)的硬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硬度,所述铜排(1)的第一端(11)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铜排(1)的第二端(12)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绝缘层(2)包裹在所述铜排(1)中位于所述铜排(1)的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之间的部位上;/n所述第一绝缘帽(3)包括第一卡接片(31)和第一保护套(32),所述第一卡接片(31)卡在所述绝缘层(2)中靠近所述铜排(1)的第一端(11)的部位上,所述第一保护套(32)上设置有第三通孔;/n所述第一螺栓(4)的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线包括:铜排(1)、绝缘层(2)、第一绝缘帽(3)、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
所述铜排(1)的硬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硬度,所述铜排(1)的第一端(11)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铜排(1)的第二端(12)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绝缘层(2)包裹在所述铜排(1)中位于所述铜排(1)的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之间的部位上;
所述第一绝缘帽(3)包括第一卡接片(31)和第一保护套(32),所述第一卡接片(31)卡在所述绝缘层(2)中靠近所述铜排(1)的第一端(11)的部位上,所述第一保护套(32)上设置有第三通孔;
所述第一螺栓(4)的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栓(4)的头部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第一螺栓(4)的螺杆用于与第一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二螺栓(5)的螺杆(5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螺栓(5)的螺杆(51)用于与第二电池模组的负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线还包括第二绝缘帽(6);
所述第二绝缘帽(6)包括第二卡接片(61)和第二保护套(62),所述第二卡接片(61)卡在所述绝缘层(2)中靠近所述铜排(1)的第二端(12)的部位上,所述第二保护套(62)上设置有第四通孔;
所述第二螺栓(5)的螺杆(51)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螺栓(5)的头部位于所述第四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帽(3)还包括第一限位片(33);
所述第一保护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