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成组揭取和等距贴付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31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标签成组揭取和等距贴付的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标签成组贴附和揭取效率低下和贴附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定位框架、联动控制机构、圆珠锁定机构、圆珠、刀片和弹簧,弹簧与刀片交错串联在定位框架上,联动控制机构通过联动杆控制各刀片伸缩运动,圆珠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圆珠下方的定位柱,定位柱的一端设有与圆珠相配合的定位孔,定位柱的另一端连接操作杆,操作杆带动定位柱旋转,定位柱通过两侧的定位块连接到两端的刀片,操作杆带动定位柱旋转,各刀片通过联动杆移动,圆珠进入定位孔实现刀片位置的锁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标签贴付装置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签成组揭取和等距贴付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标签贴付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标签成组揭取和等距贴付的装置。
技术介绍
标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用于标识产品目标和分类或内容,按存在形式可分为:实物标签、网络标签、电子标签,实物标签,按是否带胶分一般标签和不干胶标签,本技术所指的标签为实物标签中的不干胶标签。不干胶标签在实际贴付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批量贴付;而批量贴付的产品其间距一般相同,对于较小批量产品的标签贴付,通常没有专门的自动标签贴付机,需要手动贴付,而手动操作单个标签揭取、单个产品贴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产生底胶黏连造成的标签废弃及贴付位置不一致的结果,贴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标签成组贴附和揭取效率低下和贴附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效率较高和贴附效果较好的标签成组揭取和等距贴付的装置。为此,本技术包括定位框架、联动控制机构、圆珠锁定机构、圆珠、刀片和弹簧,弹簧与刀片交错串联在定位框架上,联动控制机构通过联动杆控制各刀片伸缩运动,圆珠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圆珠下方的定位柱,定位柱的一端设有与圆珠相配合的定位孔,定位柱的另一端连接操作杆,操作杆带动定位柱旋转,定位柱通过两侧的定位块连接到两端的刀片,各刀片通过联动杆移动,圆珠进入定位孔实现刀片位置的锁定。优选的,联动控制机构包括联动杆和导向块,联动杆为活动设置的多段联动杆,导向块设置在每两段联动杆的节点处,导向块与联动杆铰接,联动杆通过导向块与刀片连接,联动杆带动导向块运动,从而控制各刀片伸缩运动。优选的,联动杆和导向块交错设置2组。优选的,定位框架通过定位轴连接刀片和弹簧。优选的,定位柱上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通过定位块连接到两端的刀片。优选的,定位框架中心处设置圆珠槽,圆珠通过锁定弹簧设于圆珠槽内。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标签成组揭取和等距贴付的装置,使用联动控制机构与圆珠锁定机构相配合,实现对成组刀片的移动和定位控制,实现标签成组揭取并等距贴付;联动控制机构,通过导向块与刀片相连,通过定位块和联动杆与圆珠锁定装置相连,当联动杆移动时,导向块移动,刀片随之移动;联动控制机构,通过对操作杆的施力以及弹簧的收缩,实现圆珠与定位柱上的定位孔对应出入孔操作;实现了成组刀片快速移动及定位,解决了标签成组揭取问题,达到了标签等距贴付的目标,避免了成组产品标签贴付位置不一致的状况,提高标签贴付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展开时圆珠定位的正面示图;图4为本技术收缩时圆珠定位的侧面示图;图5为成组标签的组合样式示意图;图6为标签在产品上的贴付效果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定位框架;101.定位轴;201.联动杆;202.导向块;301.定位柱;302.定位孔;303.操作杆;304.连接块;305.定位杆;306.定位块;4.圆珠;5.刀片;6.弹簧;7.圆珠槽;8.锁定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定位框架1、联动控制机构2、圆珠锁定机构3、圆珠4、刀片5和弹簧6,定位框架1中心处设置圆珠槽7,圆珠4通过锁定弹簧8设于圆珠槽7内;弹簧6与刀片5交错串联在定位框架1上,定位框架1通过定位轴101连接各个刀片5和弹簧6,刀片5用于揭取标签,弹簧6将各个刀片5分隔开,便于刀片5收缩与弹开的距离控制。联动控制机构2包括联动杆201和导向块202,联动杆201和导向块202交错设置2组,联动杆201为活动设置的多段联动杆,导向块202设置在每两段联动杆的节点处,导向块202与联动杆201铰接,联动杆201通过导向块202与刀片5连接,联动杆201带动导向块202运动,从而控制各刀片5成组伸缩运动,联动控制机构对刀片5的配置,以中间刀片为基准,两边刀片成对排列,通过对外层刀片的控制,其内层刀片随之联动,可有效控制各刀片之间的间隔距离,将刀片的间隔距离拉开或收缩,以实现标签的揭取或贴付动作。圆珠锁定机构3包括设置在圆珠4下方的定位柱301,定位柱301的一端设有与圆珠4相配合的定位孔302,定位孔302设置为2个,分别设置在定位柱301一端的两侧,用于刀片5延展的锁定和收缩的锁定,定位柱301的另一端连接操作杆303,操作杆303带动定位柱301旋转,定位柱301上设有连接块304,连接块304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定位杆305,定位杆305通过定位块306连接到两端的刀片5,操作杆303带动定位柱301旋转,各刀片通过联动杆201移动,待定位柱301上的定位孔302旋转至圆珠4所在位置,圆珠4进入定位孔302实现刀片5位置的锁定;圆珠锁定机构通过锁定弹簧8与定位杆305的联合作用控制圆珠4与定位孔302的相对位置,实现圆珠4的入孔锁定和出孔移动操作;圆珠锁定机构对联动控制机构的锁定,通过圆珠4在相应位置的入孔操作,实现对联动控制机构的锁定,可以在四分之一的圆周内实现不同动作的锁定状态。使用时,通过操作圆珠锁定机构的操作杆303带动定位柱301顺时针旋转,定位柱301通过定位杆305带动与定位块306相连的刀片5向中心位置移动,外层刀片的移动通过联动杆201带动内层刀片成组移动,当定位杆305与操作杆303成90度角时,定位柱301上的第一个定位孔302旋转至圆珠4的位置,圆珠4落入定位孔302中,刀片5收缩至等距最小状态并锁定,此时实现刀片5成组揭取标签,当标签揭取完毕后,通过操作圆珠锁定机构的操作杆303带动定位柱301逆时针旋转,圆珠4脱离第一个定位孔302,定位杆305带动与定位块306相连的刀片5向两边移动,同理外层刀片的移动会通过联动杆201带动内层刀片成组移动,已揭取标签随之分开,待定位杆305与操作杆303平行时,圆珠4进入第二个定位孔302中,刀片5间隔至等距最大状态并锁定,此时可以对应产品等距贴付,完成一次成组揭取标签并等距贴付的动作。如图5所示为成组标签的组合样式,本技术中标签和刀片数量不局限于图示所示。如图6所示为标签在产品上的贴付效果,不局限于图示所示产品数量及标签贴付位置。本技术所涉及的标签成组揭取和等距贴付的装置通过圆珠锁定机构对刀片位置的锁定,可以实现成组揭取标签状态和等距贴付位置的锁定,通过联动控制机构对成组刀片的移动控制,可以实现刀片成组快速移动和标签成组等距隔开的动作,有效的降低了标签贴付的废弃率,并达到统一贴付位置和提高贴付效率的效果。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签成组揭取和等距贴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框架、联动控制机构、圆珠锁定机构、圆珠、刀片和弹簧,所述弹簧与刀片交错串联在定位框架上,所述联动控制机构通过联动杆控制各刀片伸缩运动,所述圆珠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圆珠下方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设有与圆珠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连接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带动定位柱旋转,所述定位柱通过两侧的定位块连接到两端的刀片,所述各刀片通过联动杆移动,所述圆珠进入定位孔实现刀片位置的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签成组揭取和等距贴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框架、联动控制机构、圆珠锁定机构、圆珠、刀片和弹簧,所述弹簧与刀片交错串联在定位框架上,所述联动控制机构通过联动杆控制各刀片伸缩运动,所述圆珠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圆珠下方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设有与圆珠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连接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带动定位柱旋转,所述定位柱通过两侧的定位块连接到两端的刀片,所述各刀片通过联动杆移动,所述圆珠进入定位孔实现刀片位置的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成组揭取和等距贴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控制机构包括联动杆和导向块,所述联动杆为活动设置的多段联动杆,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每两段联动杆的节点处,所述导向块与联动杆铰接,所述联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佳萍王昭许明辉曲海明葛银锁杨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